业内人士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玉米市场整体供应仍将偏紧,未来价格有望稳步走高。
据期货日报11月11日消息,作为主要的养殖饲料,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同猪肉价格走势保持 高度一致,9月份至今生猪价格涌现持续下滑,玉米价格也同样弱势,全国玉米平均批发价已持续6周下行,且该弱势格局相伴 着后期新玉米近期的大量上市有望延续。不过,从中长期来看,玉米市场整体供应仍将偏紧,未来价格有望稳步走高。
短期玉米弱势或延续
新玉米上市之际,国内玉米的季节性弱势逐步 显现,自9月末开始,全国玉米价格一改以往的单边“爬坡”走势,持续涌现下行。根据中华粮网数据,至11月6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268.57元/吨,较9月末2389.81元/吨的历史新高归落了5%。
中华粮网高级估量 师焦善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玉米价格属于季节性归落,今年玉米丰收,新玉米逐步 上市,但目前收购主体还比较有限,以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为主,且由于新玉米不易储备 ,各方对于收购相对比较慎重。短期的供需不均衡是导致玉米价格弱势的主要因素。
由于种植面积增加 以及单产提高等因素,今年新玉米丰收已成定局。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此前的猜测 ,分析今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845亿吨,较上年增加 3.93%,产量创出历史记录,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短期国内玉米价格走势。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玉米市场近80%用作饲料,因而饲料的需求形势也极大影响着玉米价格。今年二季度以来,包括生猪在内的畜禽产品市场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养殖纯利高企,猪粮比、猪料比等都迅速攀升,也刺激了畜禽补栏主动性以及对饲料用玉米的需求,因此带动了玉米价格连续走高,至今年9月末甚至创出历史新高。不过,近一个多月以来,生猪行情,由于出栏增加 等因素,生猪市场迅速调整,生猪价格4个多月以来首次跌破18元/公斤大关,养猪纯利迅速缩水,养殖效益的下行一定程度上也压制了饲料需求和玉米价格。
焦善伟表示,11月底至12月份,分析东北玉米将会大量上市,而目前国家暂时收储政策尚未出台,各收购主体都在等待政策面的消息,也导致收购市场以观望为主。未来玉米市场弱势氛围仍旧 较为浓重,价格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另据最新消息,国家粮食局定于11月16日在黑龙江召开部分省区玉米购销工作座谈会,研究估量 今年玉米产需、收购形势、价格走势及相关工作措施,安排部署玉米收购工作。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也认为,玉米价格或将延续弱势行情直至国储保护价出台,一旦国储价出台,市场收购主体增加 ,价格或将会从底部逐步反弹。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