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洋种猪占据 制高点 本土猪求生夹缝中

来源: 互联网   2013-09-07 07:18:44   查看:  次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短跑冲刺、打篮球、练游泳、听音乐、食 绿色食物、睡席梦思,山东省章丘市绿涧生态产业园的小猪们每天过着运动员式的生活。

  7月28日,走进这家占地200亩的产业园,并没有想象中的刺鼻气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缕缕幽香 。立刻,旅途的劳累被吹散了,因炎热导致的气闷也畅快了很多。

  大门的正前方是一座假山,山上种满了三叶草和小红花。沿着盘山小路登上山顶,向北遥望就能看来 该产业园最具特色的窑洞放牧区。

  在窑洞放牧区,小猪们并没有被限制于猪舍内,它们每天都可以通过一个个小窑洞,跑来 放牧区的草地上玩耍。饿了有鲜美的牧草充饥,运气好则还可以从梨树上拱下一个黄金梨解解渴;热了可以在院子东侧的专用游泳池中洗上一个凉水澡;累了可以归家躺在锯末做的“席梦思”大床上,听着音乐美美地睡一觉。“席梦思”上还布满了对小猪生长有益的微生物,以增强其免疫力和抗击力。

  绿涧产业园的董事长叫李少清,是一名大学生。在她眼里,她的小猪不再是好食 懒做的代名词,而是智慧、可爱的宠物,又或者是自己的孩子。

  “它们晓 道掉在地上的哪个梨最甘。也认识同一个猪舍的猪友,有生疏猪进来会一起把它赶跑。”丈夫王元虎发觉,李少清抱着小猪的表情和几年前第一次抱儿子时的表情一模一样。

  李少清之所以这么喜爱她的小猪,还有一个因素,他们喂养的并不是洋品种三元猪,而是本土猪,是通过连续尝试杂交而成的优质本土猪。“土猪肉比普通猪肉肉质、风味、口感都要好,价格也要更高。”李少清如此叙述起初筛选土猪的因素。

  猪种不同,饲料当然也不一样。李少清家的猪饲料不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全价饲料,而是由玉米面、豆子、麸皮、青草和玉米秸秆打碎混合发酵而成的饲料。“无激素、无药残、无重金属”。而让小猪们运动的目的就是把脂肪消耗掉,增加 瘦肉率。

  也正是这种尤其 的养殖方式让绿涧产业园在上一轮的猪肉大降价中免受缺失 ,价格一直保持 在了80元每公斤左右。

  令人奇异的是,李少清的成功并没有引来更多的“学步者”,仿佛人们越发乐意养“洋品种”的大白猪。“不仅是章丘,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养土猪的人少之又少。在本就不多的养殖场中还有不少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李少清说。

  “一头普通母猪出栏大致需要半年时间,而一头本土猪需要一年左右。而且,一样 三元猪的料肉比约为2.4∶1,本土猪则来 达了3∶1,有的甚至高达4∶1。养殖成本要高出很多。”山东省巨野县牧兴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修胜一语揭破了其中的机密。在巨野牧兴养猪专业合作的80多养殖户中,没有一个是养土猪的。

  “本土猪和普通猪的生活习性也不尽相同,用普通猪的喂养方式很可能会遇来 麻烦。”归想起自己起初花6万元购置的10头小黑猪,因喂养不当一下子死了5头,李少清的眼圈又红了起来。

  6月份在广州市举办的养猪产业博览会上,拍卖的种猪均是行业称为“杜长大”的纯种洋种公猪。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养猪网,据此不远的海南省临高县发布了另外一个数据:该县的海南临高原种猪仅剩4头纯种公猪,该种群濒临灭绝。

  尽管从1996年起,国家类似的针对本土猪种群保护的相关政策连续出台,但其作用也仅限于保护濒危物种层面。在种猪市场上,土猪节节败退。如广东的大花白猪和蓝塘猪,列入了国家级保种名单,但在广东市场上,大花白几乎绝迹。

  反观进口猪种,在近几年可谓风生水起。除2009年五六月因甲型H1N1流感暂停从国外进口种猪外,每年国内种猪企业都从国外引进大量种猪。据中国海关据统计,2008年中国进口种猪1.2万头,较2007年上涨363.41%。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信息显示,2010年我国种猪进口计划申报数量较往年增长幅度较大。“现在,土猪肉在猪肉市场上已经谈不上什么市场占有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畜牧室主任王济民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摘 访时无奈地表示。

  在中国养猪网首席估量 师冯永辉看来,国家大力引进种猪也是无奈之举。“在来 达全面小康之前,社会经济和人民收入的增加 对猪肉需求量的刚性增长。地方品种猪生长性能方面的劣势使得其逐步 退出市场。”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摘 访时表示。

  没能在培养新品种上取得进展的猪企,在坚持进口猪种性能上也没有取得突破。如今的状况也只能是: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

  “造成今天这个窘状的因素主要有3个:最初我国本土猪的市场化程度太低;我国科研体制存在问题;与植物育种相比动物育种难度更大。”王济民说。他还表示,我国土猪养殖企业还很小,自己没有科研人员,可供科研的经费很少。与此同时,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投入也过少,动物育种所需要的资金又十分巨大,周期也非常长。在英国一个家族猪场,为培养一个品系足足花了25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所追求的生活品质也会越来越高。10年之后,土猪市场肯定 会迎来一个春天。不过,令人担忧的是,春天来了,‘种子’还在否。”冯永辉说。

  所幸的是,一些企业已经看来 了猪种的尴尬。尝试各种方法来培养一些土猪新品种。山东荣昌集团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与美国华特希尔育种集团合作组建了青岛华特希尔种猪育种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斥巨资打造豪华猪场,就是想把华特希尔的核心技术学过来,然后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然后,把这些技术应用来 本土猪种的培养上。”青岛华特希尔种猪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竞如此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青岛华特希尔甚至不惜将计划中的房地产项目暂停,全力建造一家民间的科研育种研究机构。“我们会从外国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建立国内首个民办的大型种猪育种多功能科研基地,无偿为各大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科研场地、专业设备及试验基地,并设立专家楼,为行业专家提供更好的科研工作环境,为中国种猪的品种改良及地方特色猪的育种研究做出奉献。5年之后,我们就能赶上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了。但要想跟上他们的步伐,恐怕时间会要延长很多。”胡竞说。

  还让胡竞感来 着急的事情是,政府对于科研机构的行文一直没有批下来。“今年还批不下来,我们就在厂子里小规模的搞。这件事不能再耽误了。”胡竞说。

  与此同时,绿涧生态产业园也在连续地尝试培养新品种。在小两口各自的母校山东省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治理 干部学院老师的帮助下,已经先后3次改良了土猪品种。“今年一头能繁母猪的产仔量为16头,明年争取能突破18头,后年20头,再过两年,也许就能赶上国际平均水平了。”主挠 技术的王元虎说。

  “现在好几个土猪养殖场确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但是我们不能归避的一点是,现在的土猪肉的消费还仅限于高收入人群。如果无法让它进入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土猪肉的辉煌会一直挈 延下去。而且培养一个新品种,一种新商品猪是极其困难的,全世界的商品猪也就三四种。现在更多的猪企要做的是如何能够保持 进口猪种的优质性能。保持 住之后,再谈下一步。”王济民说。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