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创历史新高,刺激市场开始觅 求替代能源乙醇和生物柴油,而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最终原料都是农产品。面对居高不下的油价,市场投机力量对此展开疯狂炒作,并通过投机心理的作用得来 进一步的放大,马上 演变成为推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价格快速飙升的主要力量。然而目前的市场已较前期发生较大的变化,市场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已经耗尽,农产品的全线归调将不可避免。
第一 我们来看全球农产品的供给。全球小麦由于价格的上涨,其种植收益出现 大幅增加 ,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 ,产量涌现了恢复性的增长。由于价格上涨,激起了农场主的种植主动性,全球玉米产量增加 幅度将远超过小麦的增产幅度。目前正处在收成 期,南半球各国的玉米产量都较去年出现 大幅增加 。即将进入播种期的美国玉米的播种面积,据目前的猜测 将会较去年的7800万英亩增加 1000万英亩左右,其产量将会来 达120亿蒲式耳,比去年增加 近20%。我国也同样出现 一定幅度的增加 。
大豆方面的供应压力就越发显然。第一 就是美国大豆高库存,据美国农业部的分析2006/2007年度的结转库存为5.95亿蒲式耳,而南美大豆丰收又已基本成为定局。根据目前市场多家估量 机构的猜测 ,巴西大豆产量基本坚持在5700万吨,较去年5300万吨增加 400万吨左右。阿根廷目前猜测 在4400万吨,生猪行情,较去年4050万吨增加 350万吨。可见大豆的供应压力远超过玉米和小麦。当然我们也不能归避目前市场正在炒作的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的下行,而促使大豆价格上涨的事实。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目前大豆价格经过炒作后已经上涨,后期实际种植面积能否像预期一样出现 下行将打上大问号。而全球大豆产量随着南美产量逐年递增,其产量已经远超过美国,那么倘若美国面积下行,南美面积增加 ,全球的大豆供应仍旧不会涌现供应紧张的局面。
我们再归回看多头一直炒作生物能源概念。我国考虑来 粮食安全问题,不再鼓励 玉米生产乙醇,而是大力支持利用非粮生物质能源作为原料生产乙醇。还有今年全球甜蔗产量增加 ,利用甜蔗生产乙醇,其成本相对低廉,玉米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可见前期一直对玉米构强劲支撑,并促成整个农产品上涨的玉米乙醇工业需求将临时告一段落。
综上可晓 ,目前农产品市场供应面的压力在逐步 凝聚,生物能源题材对农产品的支撑也将逐步 弱化,农产品已具备归调条件。(新纪元期货 车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