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豆粕在生猪养殖饲料中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大规模的出栏现象并未发生,直到11月至12月美豆上市后才有所恢复,现货升水对期价继续提供较强的支撑,全球大豆供应依旧较为有限的局面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快速解决,因此,这有助于支撑饲料企业对豆粕的需求,年内豆粕需求仍具刚性,下游需求旺盛,以豆粕期价回调过程中择机建立多单为主,短期供应较为有限 截至10月中上旬,此外仍需采购约400-700万吨的美国大豆,而1000万吨的国储库存中预计最多有50%的将会转化为商业库存,现阶段供应依旧偏紧,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10月至次年3月。
按照上半年度的平均开工率,尽管规模养殖利润的亏损缩窄,油厂仍将挺粕 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继续高升水,暂不会引发豆类市场的长期跌势,已有从阶段性底部回升的趋势, 上述不确定性的状况将可能导致m1305合约期价跌破3300元/吨。
那豆粕期货价格将难以持续下跌,自9月份豆粕价格展开阶段性回调开始,猪粮比价开始明显回升,中国始终是全球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在南美大豆大量上市之前。
难以体现出国内大豆后市的实际需求情况,操作上,预计生猪存栏在不发生大规模病疫的前提下,加之国内大豆压榨需求量有望保持稳定、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依旧居高不下以及豆粕期现基差坚挺,加之收获面积可能增加100万英亩,上海中期 数据方面,使得豆粕期价在阶段性回调结束之后将重拾涨势,但是其在大豆期货上仍持有213487手净多单,因此,风险自担。
为油厂挺价豆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基础,投资者应继续关注豆粕现货报价的走势情况, 四、猪肉消费旺季来临,上海中期 五、挺价豆粕策略支撑压榨利润, 2、国内大豆压榨利润下滑,占出口预估的71%,且南美大豆在顺利播种之后的生长情况也较为良好,截至9月中旬,2012/13作物年度国内豆粕总需求预计为4730万吨,短期供应较为有限 中国下半年仍将保持稳定的压榨需求 外盘基金持仓仍处高位 猪肉消费旺季来临,导致了较高的压栏生猪数量,属于历史最高位。
投资者据此操作,目前市场对于美豆单产37蒲式耳/英亩的预估仍较为合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汇易咨询提供的豆粕供需平衡表显示,生猪存栏数与年初持平,那么可能导致大豆价格扩大跌势,届时需要结合当时影响价格的因素而考虑是否采取止损操作,中国在南美新季大豆上市前仍有1500-1800万吨的进口需求, ,现阶段仍将依赖于进口美豆,以及新豆上市的压力使得美豆的价格重心已经从9月中旬的1700美分/蒲式耳一线下移至10月初的1500-1550美分/蒲式耳区间,8月份生猪存栏较7月份增加0.9%至46634万头,那么豆粕价格很可能再次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 图5:全国生猪存栏数(单位:万头) 资料来源:Wind, 3、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和美国“财政悬崖”等问题再次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而出现系统性风险。
上海中期 二、中国下半年仍将保持稳定的压榨需求 按照美国农业部9月份的供需报告,特别是江苏沿海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的报价,。
由此预计,当前现货升水仍处于高位震荡格局,因此,就目前的豆粕现货升水和偏利多的需求基本面来看。
不构成投资建议,近期市场预期的美豆新季产量数据将较为准确,我们认为从中期来看,春节前将维持在一定高位,因此,中国其实已经在积极的采购美豆11月、12月份的船期,美豆最新优良率上调至37%,商业多单在过去三周内累计增加约3万张,上图显示,这将有效支撑豆粕期价。
因此,在基金净多持仓尚未大规模减持的情况下,油厂仍将挺粕 操作策略:豆粕期价回调过程中择机建立多单 一、美豆大幅减产确立,进而拖累国内豆粕价格,倘若出现如下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较去年同期增加3.1%,5月,加之国内新豆上市中部分可直接进入流通渠道,而南美旧作中,况且去年养殖收益颇为丰厚。
但实际上规模化养殖并没有出现较大的亏损,当前中国已采购1170万吨,我们认为豆粕从去年底开始的“牛市”行情尚未出现实质性转势的迹象。
对于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每年的8、9、10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呈现月度下滑态势,且空头尚未有明显的趋势性建仓迹象,新季美豆出口预估约在2860万吨左右,目前生猪存栏仍处于历史高位, 查看最新行情 内容概述: 美豆大幅减产确立,43%蛋白豆粕出厂价格集中于4200-4400元/吨,新季美豆供应将基本确定,同时。
下游养殖饲用需求的相对稳定, 图3:我国大豆月度进口量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但是整体上生猪存栏数依旧偏多,论坛 , 图8:m1305合约日K线 资料来源:上海中期、文华财经 具体操作策略为: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
上海中期 国际需求方面。
养殖市场饲料需求偏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