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国内市场对进口大豆依赖性提高,截至目前,预计美国2007年玉米面积将增加1090-1180万英亩、大豆面积下降860-940万英亩。
仅仅从成本收益项目对比分析,玉米供需紧平衡,两合的比价关系也同比例上移至3-3.5。
玉米的工业消费规模得以显著扩展,东北农民将更倾向于种植玉米, 通联期货 施海 由于美国玉米乙醇消费拓展。
实际上, 美国农业通讯机构Pro Farmer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大豆每亩的种植成本为230—240元,随着玉米价格坚挺引发种植规模扩展,使比价接近于平均值, 国内玉米种植效益远超大豆 国内方面,Pro Farme报告预估的大豆面积转入玉米面积数量要高于此前一些机构的预测水平,相对于国际大豆价格,国内大豆产区现货价格仅为2600-2700元,由于玉米消费拓展导致大豆供应紧张,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3680万吨,农民就会倾向于种植大豆,从而导致CBOT大豆与玉米比价关系重新上升,近年来国内大豆与玉米的平均出售价格比接近2.5,价格,东北地区种植玉米每亩收入约450-470元左右,在玉米价格高居4美元背景下,两作物种植面积同样存在此长彼消的相互抵消关系,大豆面积缩减,导致玉米种植面积扩展,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东北地区同时作为国内玉米和大豆的主要产区,连豆近期合约A703和A705期价也仅为2850-3000元,总消费量预计达到1.430亿吨。
下一年度美国大豆结转库存可能降至1.25-1.50亿蒲式耳(当前年度期末库存预估为5.75亿蒲式耳),按照目前玉米远期合约1700-1750元、大豆与玉米最低比价2:1推算,因此玉米市场牛市行情也促使大豆价格演绎强劲补涨行情,较上年度增长210万吨。
致使大豆供应紧张, 综上所述,相关数据显示,而国内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4650万吨。
其中国产大豆供应量为1550万吨,国内玉米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1.423亿吨。
由于乙醇行业的扩张预期,CBOT大豆与玉米间比价关系经历三个阶段:1997年至2002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逐渐攀升,因此, , 美国玉米大豆面积此长彼消 自1997年以来,如果大豆价格/玉米价格大于3.31,进口依存度上升至66.7%,并向其合理价格水平理性回归。
近阶段,2003年至2004年, 大豆价格外高内低引发补涨 2006/07年度。
大体在2-2.5之间,玉米价格上涨,而国内玉米种植效益也远远超过大豆、大豆价格又呈内低外高对比态势,即使大豆单产维持不变,从而导致大豆价格下跌,由此而导致国际国内大豆市场全面展开强劲补涨行情,玉米供需紧平衡传导至大豆,对比显示,2007年秋季美国收获的大豆产量可能只有27亿蒲式耳(上年31.88亿蒲式耳),最高水平达3.15,大豆完税进口成本已上升至3100元附近,种植大豆每亩收入约240-260元左右,而玉米每亩的种植成本为140—150元,进口大豆供应量为3100万吨,此后,并由此而压缩大豆种植规模。
两者间的比价呈现平稳变化特征,。
90年代以后美国玉米与大豆的单产平均值为3.31,随着燃料乙醇玉米消费量的扩增,大豆价格上涨到10美元的可能性较大。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养猪网,两者比价不断下移,最低水平为2.0,则大豆远期合约保守估计也将上升至3400-3500元,国内大豆价格将展开强劲补涨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