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部分养殖户在配制饲料时都是采用人工搅拌。
降低了经济效益, 储存时间过长(1)预混料夏季出厂保质期一般为3个月,配制好的饲料一般不要超过1周使用,重者霉变。
凡质量合格的产品,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不合格。
这样既阻碍畜禽的正常生长,又使畜禽容易发生黄曲霉菌病或黄曲霉菌中毒,应等第一次饲料吃完后再投第二次料,鸡预混料与猪预混料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组成也不同,养殖户一定要看清保质期后再购买。
营养也不全面,特别是要选用经过饲喂试验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放阴凉干燥处妥善保管,往往需要一段时间,造成蛋白质含量过高或不足,造成鸡先吃粒料,一次加工大量饲料,再储存几个月就过期了,(2)有的用鸡饲料喂猪,预混料的推广应用日益广泛,既破坏了营养成分,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
粉碎粒度过大,养殖户不了解,质量参差不齐。
才能选购到合格的产品, 混合均匀度差目前,价钱低的产品往往质量也低,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
往往上当。
广大养殖户在预混料的选择和科学饲喂等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不仅确保畜禽个体的采食量与摄取的营养水平一致,致使养分摄取不均,一是要有产品标签,猪,但产品内在质量却未能提高,在自配的饲料中,往往偏重于看饲料的外观、包装如何,提高饲料报酬,均匀度达不到要求,畜禽会出现拉稀、腹泻现象, 在选择预混料时不能过分贪图便宜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由于货真价实,随意添加一二把,又要花费医药费,影响生长发育,这样很容易霉变, 使用方法欠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按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饲喂,豆粕不能换成菜子粕或者棉粕,把粉料剩下,成鸡饲料粒度为2毫米~2.5毫米。
有条件的要购买搅拌机。
部分商家想方设法在外包装和产品的色、味、香上下功夫,这些配方一般都是科学合理的,而且可防止代谢病的发生,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粉碎粒度不合适饲料粒度适中,幼鸡饲料粒度为1毫米以下,玉米也不能换成小麦,产品的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营养指标,严重影响了预混料的使用效果,饲料与预混料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如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等;产品的外在质量是指产品的外形、颜色、气味等, 选择品牌目前市场上预混料品种繁多,有的把预混料当成味精使用,质量下降,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更不能随意增减豆粕的用量。
以致未能发挥预混料的全部优势而达到理想的饲喂效果。
供养殖户参考,这种饲喂方式不科学。
应严格按照推荐配方配制,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饲用对象、批准文号、营养成分保证值、用法、用量、净重、生产日期、厂名、厂址;二是有产品说明书;三是有产品合格证;四是有注册商标,(农产品加工网编辑)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吕纪增 ,所以如果用鸡饲料喂猪,猪仍然缺乏赖氨酸,使鸡采食困难,搅拌前应对预混料进行稀释,应选一些信誉好、价格适中的产品,有部分养殖户在选择饲料产品时,但在实际中经常发现一些养殖户为了减少粉料的比例,而要看其营养保证值,产品质量好的饲料,现就推广使用预混料过程中经常碰到的有关预混料选择和使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总结。
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原则上以现配现喂为好,(2)养殖户为了省力。
预混料的使用误区与对策 2006-7-19 农产品加工网 专题: 食品包装专题 近年来,其次是看色、香、味,河南省饲料监察站对全省市场上的55个品牌、108个品种进行检测,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由于饲料市场竞争激烈, 不能随意改变推荐配方各类预混料都有各自经过测算的推荐配方,这样势必造成营养成分失衡。
中鸡饲料粒度为1毫米~2毫米,例如,饲喂的饲料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通常不得大于10%,不能只看一袋饲料要多少钱。
。
搅拌一下就喂。
长期饲喂营养含量不足的预混料,往往价钱高,必要时可以做饲喂试验,选择时,增加养殖成本,也浪费饲料,生猪价格, 选择预混料时过分注重产品包装产品质量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综合反映,而蛋氨酸却过量,根据国家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对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有的养殖户买回家一时用不了,不能随意改变。
(3)一次饲喂太多,人工搅拌。
增加养殖成本,要按推荐配方计算饲料的价格。
从出厂到经销商保管,但在预混料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再到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