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食品通胀的做法值得印度借鉴。对印中而言,最近一轮食品通胀主要是水果蔬菜价格上涨所致。但两国在该问题上的共性仅此而已。
就在印度决策者因一项食品安全方案而纠结、忙着修复漏洞百出的公共分配体系之际,北京已开始实施一系列促进食品供给的政策。以供给为目标的政策并不一定能消除中国的通胀,但它将成功缓解供应紧张,避免农产品价格破坏性飙升,防止囤积居奇等严重影响市场的行为。
中国确保猪肉供给的做法就是个良好例证。在前几年猪肉价格猛涨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后,北京将政策转向确保充分供应。上月我参观华中产粮区一个养猪场时,有机会研究了这些政策的影响。该养猪场位于河南,是中国最大的百家养猪场之一,饲料主要是粮食,不许喂激素。卫生控制也很严格,不准参观者靠近猪栏。
据场主介绍,他从政府部门领取的补助几乎占到总成本的7%。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来自农业银行,养户只需支付部分利息。
这些政策是政府大力促进从家庭养殖向大规模养猪场发展的一部分。为保护养户利润,政府还允许他们转嫁饲料价格上涨部分并为猪肉限定最低价。例如,尽管2010年粮食价格上涨25%,但该养户能将这部分转嫁给买家———上海一家向当地政府出售猪肉的加工商。而当猪肉价格降到一定程度,政府会通过国家冻肉储备购买来维持价格。
此外,中国还力保农产品的供给链及运输线路畅通。如河南上海之间长达1000公里的运输线上,允许运生猪的车辆使用“绿色通道”并对其免除收费。
注重供给的不利一面是食品价格继续通胀。中国决策者之所以能这么做是由于国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在未来5年,北京的目标是使国民收入增加25%。这种背景下,4%到5%的整体通胀和低于10%的食品通胀不会成大问题,它只是中国正在享受的快速增长无可避免的一个结果。
对中国而言,一项确保食品供给和减少价格大幅波动的政策就足够了。但对印度可不行,它不具备大幅收入增长,也没制定出保证充分供给的政策,遑论将通胀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了。在治理食品价格通胀的战场上,中国的得分是1,印度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