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只的营养供应是影响其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但生产中常发生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的状况,需要加以重视;如:猪硒缺乏症,人们俗称其“白肌病”,是由于猪体内缺乏微量元素“硒”引起的营养代谢障碍。生猪患上该种病症后,临床上往往表现出病猪的心肌、骨骼肌、肝脏等组织变性或坏死;猪锰缺乏症又被称为“骨短粗症”,患病猪通常表现为骨骼畸形、繁殖机能障碍和新生仔猪运动失调;猪缺硒可引发多种疾病,如仔猪营养性肝坏死、猪桑葚心 、仔猪营养性肌坏死、仔猪水肿病、隔疝等。种猪营养过剩能引起母猪不孕,难产,公猪精液质量下降等;本文主要论述了猪营养缺乏症和营养过剩症的防治要点。
1 猪营养缺乏症和营养过剩症的病因
(1)采食量较少。猪应每日消耗一定量的必需营养素以用于生长发育。因为日粮通常按配方配制,猪摄取低于需要的饲料量就可能导致营养缺乏症。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怀孕母猪和育种公猪, 其原因是此时因控制增重而限制其摄食。对于哺乳母猪而言,则是消耗的饲料低于最适生产性能所需。有时给怀孕母猪和种公猪饲喂超过其最适生产性能所需的日粮, 致使它们消耗太多的能量,导致体重过重和脂肪过剩,出现营养过剩症,从而降低繁殖性能和缩短寿命。
(2)营养素的利用率低。原料中的营养素并非为维持生命、生长和哺乳的猪只所充分利用。原料中,以被猪可利用形式吸收的营养素部分被称作生物可利用营养素。生物可利用营养素的量主要取决于营养素的来源,例如磷酸氢钙中的磷就比谷物和植物蛋白质添加剂中的磷具有高得多的生物可利用性。在后者原料中,磷被结合到肌醇六磷酸盐复合物中,在消化过程中不能充分释放。因此,如果在日粮配方上不考虑生物可利用性的话,就可能发生磷缺乏。另一方面,虽然有些饲料原料中所含营养素的生物可利用性低, 但仍能释放足够量的营养素以满足动物的需要。
(3)营养素配比不恰当。日粮中的所有必需营养素必须被猪只消化和利用,以避免出现缺乏症。为此,保持日粮中营养素的适当平衡是很重要的。许多营养素在小肠有共同的吸收位点。因此,一种营养素在日粮中被吸收利用时,可能损害另一种营养素的吸收,并引起缺乏症。此外,一种营养素的过剩可能形成某种难以吸收的化学复合物。现实中,可能产生问题的营养素间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钙与磷、钙与锌,以及铜、铁与锌之间。不适当的钙磷比例可以减少磷的吸收。
2 猪营养缺乏症和营养过剩症的防治要点
(1)满足猪对营养素的需求。猪只的性别、年龄、生长季节和基因型, 都能够影响猪对营养素的需求。因此,监测猪的生产性能(例如瘦肉率、摄食等)对于养猪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根据观察到的生产情况有针对性地配制日粮, 不能单纯依赖资料信息。随着猪的生长,其对营养素的需求会在达到一个峰值后降低。因此,当猪出栏时应该饲喂营养素含量较低的日粮,也就是采取所谓的“阶段饲养”。在典型的阶段饲养计划中,长到20~122kg 的猪应该饲喂4 种以上不同的日粮。在生长期,公猪消耗的饲料比母猪要多,所以公猪的氨基酸需求比母猪要低一些。公猪和母猪最好分开饲养, 并饲喂含不同氨基酸浓度的日粮。
(2)对质量进行控制。周期性监测原料和配制好的饲料的营养素含量有助于预防营养不当的问题出现。仔细采集样品,保证其具有代表性,然后将其提供给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原料和日粮中猪需求的所有营养素是不现实的,因此,只需分析原料或日粮中的主要营养素即可[3]。一般来说,在完全日粮中,这些营养素包括粗蛋白、钙和磷。
当动物没有按照期望标准生长时,应适当采集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当水中所含矿物盐高于正常值时,可以将猪对该种矿物盐的日常需求与通过水消耗的量进行比较, 然后确定日粮中矿物盐含量是否应调节,以防止产生矿物盐过剩的问题。
(3)饲料使用要规范。在进行日粮配方和配制时可能出现一些错误, 并导致营养缺乏症。这些错误包括:在日粮中使用不正确的量或错误的原料,在批次间没有适时清洁混匀器。此外,当使用没有设计互补的商售饲料产品配制日粮时,也可能发生营养缺乏症。将矿物盐随意加到已适当添加了的日粮中, 可以使一些矿物盐干扰另一些矿物盐的吸收,并导致营养缺乏症。缩短饲料混匀器混匀的时间也可以使最终日粮的营养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并降低猪的生产性能。因此,需要依据饲料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使用产品,正确操作饲料混合器,以及使用可靠的磅秤称重原料。此外,要保证所有的饲料原料标签清楚、配料区清洁。
(4)提高饲料转化率。饲料原料和饲料中的营养素只有部分能够被猪利用。消化和代谢的无效性分别反映在粪便和尿液中的营养素数量上。因此,应尽可能根据可消化性或可利用性营养素含量配制日粮,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