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规模化保育育肥场出现猪只苍白,死亡率增加的案例,给猪场的健康管理和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挑战。
最近在南方区域某规模化猪场巡访中,再次碰到同样的问题。该场为存栏10000头左右的保育育肥场,近3个月以来,猪群月度死亡率1.5%,其中保育阶段月度死亡率低于0.5%,而育肥阶段月度死亡率却高达1.8%。根据死亡日龄统计分析,该场高峰死亡主要集中在85日龄后,保育阶段死亡猪只中因苍白死亡的占比27%;育肥死亡高峰则出现在145-185日龄,其中苍白死亡的猪只占比41%。临床巡视时发现,现阶段该猪场死亡主要集中在育肥阶段,不同日龄阶段单元猪群中约有5%-20%不等的猪只临床表现为苍白,猪群病弱猪占比也高达2%-3%。目前正在通过临床诊断、剖检诊断及实验室诊断等对造成猪群苍白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置。
本篇文章先就造成保育育肥猪苍白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现场防治措施供养猪同行们参考,后续根据该案例的处置过程及结果再给大家进行分享。
01造成保育育肥猪苍白的原因分析
➤红细胞生成缺陷因素
1.营养性因素
营养缺乏导致猪群或猪只苍白。营养性因素通常会造成猪群大面积表现为苍白,其主要原因是饲料中一些营养成分的缺失,尤其是铁、铜、钴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2、叶酸等,这些营养成分缺乏会影响猪只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
营养缺乏可能是配方问题,也可能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导致营养元素发生破坏。该因素导致的猪只苍白情况通常在使用全价饲料的规模化猪场很少出现,可根据大群苍白发生比例进行诊断。
2.蓝耳及圆环病毒2型
第11版猪病学中提到,感染蓝耳病和圆环病毒2型会导致免疫抑制,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猪只红细胞的生成,进而造成猪只临床表现为苍白。Halbur等报道称,对实验猪感染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可以诱发猪的贫血。
圆环病毒2型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血液系统的破坏,从而导致猪只出现苍白症状。
3.慢性消耗性疾病
(1)慢性回肠炎:这种肠道感染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及慢性出血,长期可导致猪只出现贫血、苍白;
(2)寄生虫感染:胃肠道寄生虫感染,如:球虫、蛔虫、鞭虫等,均可能导致慢性胃肠道出血,进而引起贫血和皮肤苍白;
(3)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铁及B族维生素的缺乏,也可能导致猪只皮肤苍白;
➤溶血性因素
常见的就是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体细胞体是一种血液寄生虫,它能够吸附和感染猪的红细胞,引起猪只在临床上表现发热、贫血和黄疸等症状,该病常以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大部分猪呈隐性感染。
育肥猪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较少见;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39.5℃-42℃,病猪出现便秘或拉稀,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有些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部分病猪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慢性型患猪体温在39.5℃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
主要病理变化为贫血及黄疸。皮肤及黏膜苍白,血液稀薄、色淡、不易凝固,全身性黄疸,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有的脾脏有针头大至米粒大灰白(黄)色坏死结节。肾脏肿大,有微细出血点或黄色斑点,有时淋巴结水肿。
➤出血性因素
造成保育育肥猪苍白的出血性因素常见的有急性胃溃疡及其他胃出血、急性回肠炎、猪痢疾等。
1.急性胃溃疡及胃出血
导致胃溃疡的因素很多,“曲博士猪群健康管理公众号”中有多篇关于胃溃疡文章的诊断与防控,可搜索。通常在饲养过程中的一些应激因素,饲料硬度太大、颗粒过细,霉菌毒素超标,慢性疾病因素等都会造成猪群胃溃疡的发生率增加,如果胃溃疡时间较长或损害到较大血管则会演变成胃急性出血,造成猪群苍白及突然死亡。
胃慢性出血猪只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猝死前往往出现采食低下、呕吐等现象,有时也会看到粪便颜色变成黑色,如果没有合并其它消化道病一般较少发生血样腹泻,剖检也会发现胃及其它消化道充盈血凝块或煤焦油样血液。
图1.胃出血
2.急性回肠炎
回肠炎,主要病原是胞内劳森菌,在低胎次、应激或某些加药引导等系列性因素下会导致急性感染,在出现典型血便前往往会有个别猪突然发生皮肤苍白和猝死,2-3天后出现煤焦油样或相对鲜红色的血样便并伴有猝死。
病猪临床表现为渐进性消瘦、皮肤苍白和沥青样血便,剖检特征为回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胃、十二指肠、空肠正常,但回肠、盲肠甚至结肠内常充满血样便、肠腔凝血块等。
回肠炎的确诊,需要结合临床变化、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实验室通过PCR确诊细菌载量很关键。博维特下属的维特康检测,可提供有效的回肠炎感染压力评估服务。
图2.回肠炎
3.猪痢疾
猪痢疾也会造成消化道出血和皮肤苍白,该病可感染各年龄阶段的猪,主要侵害2-3月龄的猪,临床可通过查看稀便中是否有鲜红色的血丝来临床判断,剖检时主要在盲肠、结肠粘膜形成弥漫性出血。
临床上,需要跟猪急性回肠炎急性鉴别诊断。
图3.粪便带血及结肠粘膜出血
02保育育肥猪苍白的防治措施
➤营养性因素导致猪群或猪只苍白的防治措施
(1)如果大群出现普遍苍白现象,可与营养师进行沟通在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等,或查找饲料中是否存在某种营养素的缺乏;
(2)如果个体出现营养性贫血,可肌注右旋糖酐铁进行治疗;
➤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和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治疗: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金霉素进行群体治疗;
➤胃溃疡的防治
胃溃疡的造成主要和一些应激因素及饲料硬度粒度等有关,所以防治猪胃溃疡和胃出血,主要从减少以上应激因素着手。
(1)避免饲料硬度太大,降低饲料含粉率;
(2)保持猪舍环境稳定,避免温度、湿度剧烈变化和猪群被过度惊吓;
(3)对健康状态不佳的猪群定期药物保健,减少因其他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造成的猪群采食量急剧下降对胃粘膜的损伤;
(4)对发病猪群饮水添加小苏打及多维;
遇到急性胃溃疡,最简单而直接的方案是:更换饲料。
➤回肠炎
临床上使用药物控制回肠炎效果较好。
(1)群体预防治疗:泰妙菌素(如elanco枝原净:85%泰妙菌素)100ppm拌料或50ppm饮水,建议临床治疗时药物添加14天以上,然后低剂量维持用药。
(2)个体治疗:泰乐菌素、林可霉素等肌肉注射;
➤猪痢疾
病猪及时使用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群体预防加药可选择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个体治疗可选择痢菌净。
03小结
临床上造成保育育肥猪皮肤苍白及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上几种,但对于不同的猪场而言,造成猪群苍白的原因不尽相同,要想找到真正的原因需要结合猪场的生产数据、猪群的临床表现、病死猪的剖检变化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等方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