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世界各地都有, 甚至是健康的猪群当中也能发现。近年来,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报道很多,但对此病留下的后遗症报道很少。笔者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过程中, 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留下的后遗症,因其治疗难度大、持续时间长和高死淘率令基层兽医及养猪业主望病兴叹,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征
1.1 病原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为嗜血杆菌属的副猪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菌(G-),通常有荚膜。
目前知有15 个血清型, 其中 1、5、10、12、13、14 型毒力最强,感染后,患猪多死亡;2、4、8、15 型为中等毒力,死亡率低,但可以出现败血症,致生长停滞;血清3、6、7、9、11 型,猪感染后无明临床症状。HP·S 具有明显的地方特性。
1.2 流行特点
该病只感染猪。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病菌通过飞沫随呼吸或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侵入体内, 在机体抗病力降低的情况下,繁殖、产毒和致病。
本病是一种严格的条件性致病菌,多种应激(运输、天气骤变、更换饲料、创伤等)是发病诱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变化较大的早春和深秋发生较多;本病与流感、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等许多疾病共同发病;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以 2~17 周龄猪最易感, 其中以 5~10 周龄最多见。发病率一般为40%~50%,病死率可达 50%以上。
1.3 临床症状及后遗症
1.3.1 临床症状
20~60 kg 体重的猪发病最多。初次发病的猪场,接触病原后几天内就发病,出现体温高(患病猪的体温与原发病关系密切,有的高达 41~42 ℃), 有些猪由于发生脑膜炎而表现肌肉震颤、麻痹、惊厥。食欲减退直至废绝,呼吸困难,有的病猪表现出声低而沉的咳嗽、四肢关节及关节囊下沿肿大、跛行和行走不协调、弓背,皮肤和可视黏膜发绀,颤抖、共济失调,常于发病后 2~3 d 死亡。
该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或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同时发病, 病程多在 6~10 h 呈急性死亡;多数病猪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病猪精神沉 郁 、食欲 不振、中度发热(39.6~40 ℃)、呼吸浅表,有的病猪可见咳嗽、喘息、四肢末端及耳尖蓝紫。部分病猪由于胸腔疼痛,伏卧时双前肢跪地,长时间难于睡下。当病菌经过皮肤的创伤侵入或随血液侵及皮肤时, 引起局部的皮肤发炎或坏死,部分病猪皮肤出现划痕伤,耳壳坏死。
60kg 体重以上的病猪临床表现以跛行、关节囊下沿肿大、弓背和行走不协调、生长速度减慢为主要症状。
1.3.2 后遗症
该病发生急性期未死亡或耐过的病猪呈现多种后遗症状。
典型的症状是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停滞,病程长达数月,病猪因死淘而告终。耐过本病的公猪呈现慢性跛行,妊娠母猪流产,哺乳母猪因跛行、疼痛导致母性行为丧失,部分母猪发生顽固性子宫内膜炎;生长肥育猪食欲时好时坏,渐进性减食,对喂料反应迟缓。有的病猪粪便干燥、有的腹泻、有的病猪胃肠道出血导致粪便中带血;部分病猪反应迟钝、共济失调。时而呆立一隅、时而双耳紧贴颈部、时而一耳朝前一耳朝后。有的病猪走路摇摆、步态不稳,容易被撞倒地;部分病猪咳嗽声音低而沉、有的病猪明显喘气,有的卧地可见明显的腹式呼吸。
1.4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因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而异。
内脏器官的浆膜面发生纤维蛋白渗出是该病的特征性病变。病死猪体表常有大面积的淤血和淤斑,病情严重的四肢末端、耳朵和胸背发绀。
急性死亡的病猪,仅见胸腔、腹腔浆膜相连部位可见“蜘蛛网”丝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淤血、水肿。
病程稍长的胸腔淡黄色或黄色积液,肺表面浆膜、心外膜形成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蛋白绒毛,当病情缓解时可发生心包粘连、肺与胸膜腔粘连。 随病程延长,胸腔积液逐渐变为黄褐色;心、肺、肝、脾、胰、肠系膜、腹膜等浆膜面白色的纤维蛋白绒毛形成一层纤维素性假膜。
当病情恶化时, 胸腔器官浆膜面上的纤维素性假膜被积液溶解,胸腔积液变为酱油色、混有类似“豆腐渣”样残渣,味恶臭;若继发化脓性细菌感染时可见心包膜、肺与胸膜粘连部位形成的脓球。腹腔器官之间发生粘连,浆膜面上黄色的纤维素性假膜变腐。关节周围组织(常在关节囊下部)发炎和水肿,关节囊肿大,关节液增多、浑浊,内含呈黄绿色的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
当病情好转时,关节囊下部肿大的部位被机化形成“肉瘤”。发生纤维素性化脓性脑膜炎时,见蛛网膜腔内积蓄有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而致脑髓液变为浑浊。脑软膜充血、淤血和轻度出血。其他眼观病变表现为肺、肝、脾、肾充血与局灶性出血和淋巴结肿胀等。
剖检后遗症的病死猪可见机体消瘦。脑回扁平,脑膜与头骨的内膜以及脑实质之间粘连;内脏器官浆膜面与邻近的组织发生粘连;胃黏膜大面积溃疡、十二指肠和小肠充血并盛有带血或酱油色液体,盲肠、结肠和直肠表面充血消肿。
2 形成后遗症的原因
(1) 临床症状多样化, 给诊断和治疗增加了难度。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症状不明显,多数情况下以继发或并发病出现。容易与猪链球菌、慢性猪丹毒、猪支原体浆膜炎-关节炎混淆,导致养殖场业主和兽医误治在所难免;许多兽医只发现原发病,经药物治疗后原发病症状消失,病猪刚有食欲就停止了治疗,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是引起该病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2)阉割伤口感染的误治。
笔者发现,新购仔猪阉割后相继发病,约经 7~10 d 全群发病,许多猪场因误治导致的后遗症随处可见。剖检可见输卵管、创口周围组织被覆一层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并相邻组织粘连,依病程不同可见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全群几乎以死亡告终,病程长达 1~3 月。
(3)药物选择不当。
盲目用药加剧病情恶化。大多数猪场在病情不清楚、未经过药敏试验的情况下,使用林可霉素或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大剂量用药、不断更换药物,导致病猪肝肾功能损害。
不同地域的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致。仅笔者所在地区、甚至一个县市,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致的情况下,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养殖场效果不一致,表明发病菌株和抗药程度不一致。
3 防治对策
(1)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方法。
副猪嗜血杆菌具有血清型众多和地域性流行的特点, 菌苗的选择应与当地流行的血清型相符。先给母猪接种,通过初乳可使 4 周龄以内的仔猪获得保护力, 仔猪 4周龄时,再接种一次,可获得较高的保护率。种猪每半年预防 1 次。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防寒防暑, 尽量减少其他呼吸道病原的入侵,杜绝不同生产期的猪混养于一栏,减少猪的流动和运输,提高猪的抗病力。
(3)早期诊断,正确治疗。
急性发病的猪场,不难根据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合理的使用药物效果理想且不留后遗症。有报道称本病对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敏感,但敏感程度与发病的地域性和菌株的耐药性而不同。因此,当猪群发现疑似本病病猪,在做好药敏试验的基础上,正确选用药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1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征
1.1 病原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为嗜血杆菌属的副猪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菌(G-),通常有荚膜。
目前知有15 个血清型, 其中 1、5、10、12、13、14 型毒力最强,感染后,患猪多死亡;2、4、8、15 型为中等毒力,死亡率低,但可以出现败血症,致生长停滞;血清3、6、7、9、11 型,猪感染后无明临床症状。HP·S 具有明显的地方特性。
1.2 流行特点
该病只感染猪。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病菌通过飞沫随呼吸或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侵入体内, 在机体抗病力降低的情况下,繁殖、产毒和致病。
本病是一种严格的条件性致病菌,多种应激(运输、天气骤变、更换饲料、创伤等)是发病诱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变化较大的早春和深秋发生较多;本病与流感、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等许多疾病共同发病;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以 2~17 周龄猪最易感, 其中以 5~10 周龄最多见。发病率一般为40%~50%,病死率可达 50%以上。
1.3 临床症状及后遗症
1.3.1 临床症状
20~60 kg 体重的猪发病最多。初次发病的猪场,接触病原后几天内就发病,出现体温高(患病猪的体温与原发病关系密切,有的高达 41~42 ℃), 有些猪由于发生脑膜炎而表现肌肉震颤、麻痹、惊厥。食欲减退直至废绝,呼吸困难,有的病猪表现出声低而沉的咳嗽、四肢关节及关节囊下沿肿大、跛行和行走不协调、弓背,皮肤和可视黏膜发绀,颤抖、共济失调,常于发病后 2~3 d 死亡。
该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或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同时发病, 病程多在 6~10 h 呈急性死亡;多数病猪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病猪精神沉 郁 、食欲 不振、中度发热(39.6~40 ℃)、呼吸浅表,有的病猪可见咳嗽、喘息、四肢末端及耳尖蓝紫。部分病猪由于胸腔疼痛,伏卧时双前肢跪地,长时间难于睡下。当病菌经过皮肤的创伤侵入或随血液侵及皮肤时, 引起局部的皮肤发炎或坏死,部分病猪皮肤出现划痕伤,耳壳坏死。
60kg 体重以上的病猪临床表现以跛行、关节囊下沿肿大、弓背和行走不协调、生长速度减慢为主要症状。
1.3.2 后遗症
该病发生急性期未死亡或耐过的病猪呈现多种后遗症状。
典型的症状是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停滞,病程长达数月,病猪因死淘而告终。耐过本病的公猪呈现慢性跛行,妊娠母猪流产,哺乳母猪因跛行、疼痛导致母性行为丧失,部分母猪发生顽固性子宫内膜炎;生长肥育猪食欲时好时坏,渐进性减食,对喂料反应迟缓。有的病猪粪便干燥、有的腹泻、有的病猪胃肠道出血导致粪便中带血;部分病猪反应迟钝、共济失调。时而呆立一隅、时而双耳紧贴颈部、时而一耳朝前一耳朝后。有的病猪走路摇摆、步态不稳,容易被撞倒地;部分病猪咳嗽声音低而沉、有的病猪明显喘气,有的卧地可见明显的腹式呼吸。
1.4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因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而异。
内脏器官的浆膜面发生纤维蛋白渗出是该病的特征性病变。病死猪体表常有大面积的淤血和淤斑,病情严重的四肢末端、耳朵和胸背发绀。
急性死亡的病猪,仅见胸腔、腹腔浆膜相连部位可见“蜘蛛网”丝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淤血、水肿。
病程稍长的胸腔淡黄色或黄色积液,肺表面浆膜、心外膜形成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蛋白绒毛,当病情缓解时可发生心包粘连、肺与胸膜腔粘连。 随病程延长,胸腔积液逐渐变为黄褐色;心、肺、肝、脾、胰、肠系膜、腹膜等浆膜面白色的纤维蛋白绒毛形成一层纤维素性假膜。
当病情恶化时, 胸腔器官浆膜面上的纤维素性假膜被积液溶解,胸腔积液变为酱油色、混有类似“豆腐渣”样残渣,味恶臭;若继发化脓性细菌感染时可见心包膜、肺与胸膜粘连部位形成的脓球。腹腔器官之间发生粘连,浆膜面上黄色的纤维素性假膜变腐。关节周围组织(常在关节囊下部)发炎和水肿,关节囊肿大,关节液增多、浑浊,内含呈黄绿色的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
当病情好转时,关节囊下部肿大的部位被机化形成“肉瘤”。发生纤维素性化脓性脑膜炎时,见蛛网膜腔内积蓄有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而致脑髓液变为浑浊。脑软膜充血、淤血和轻度出血。其他眼观病变表现为肺、肝、脾、肾充血与局灶性出血和淋巴结肿胀等。
剖检后遗症的病死猪可见机体消瘦。脑回扁平,脑膜与头骨的内膜以及脑实质之间粘连;内脏器官浆膜面与邻近的组织发生粘连;胃黏膜大面积溃疡、十二指肠和小肠充血并盛有带血或酱油色液体,盲肠、结肠和直肠表面充血消肿。
2 形成后遗症的原因
(1) 临床症状多样化, 给诊断和治疗增加了难度。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症状不明显,多数情况下以继发或并发病出现。容易与猪链球菌、慢性猪丹毒、猪支原体浆膜炎-关节炎混淆,导致养殖场业主和兽医误治在所难免;许多兽医只发现原发病,经药物治疗后原发病症状消失,病猪刚有食欲就停止了治疗,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是引起该病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2)阉割伤口感染的误治。
笔者发现,新购仔猪阉割后相继发病,约经 7~10 d 全群发病,许多猪场因误治导致的后遗症随处可见。剖检可见输卵管、创口周围组织被覆一层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并相邻组织粘连,依病程不同可见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全群几乎以死亡告终,病程长达 1~3 月。
(3)药物选择不当。
盲目用药加剧病情恶化。大多数猪场在病情不清楚、未经过药敏试验的情况下,使用林可霉素或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大剂量用药、不断更换药物,导致病猪肝肾功能损害。
不同地域的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致。仅笔者所在地区、甚至一个县市,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致的情况下,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养殖场效果不一致,表明发病菌株和抗药程度不一致。
3 防治对策
(1)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方法。
副猪嗜血杆菌具有血清型众多和地域性流行的特点, 菌苗的选择应与当地流行的血清型相符。先给母猪接种,通过初乳可使 4 周龄以内的仔猪获得保护力, 仔猪 4周龄时,再接种一次,可获得较高的保护率。种猪每半年预防 1 次。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防寒防暑, 尽量减少其他呼吸道病原的入侵,杜绝不同生产期的猪混养于一栏,减少猪的流动和运输,提高猪的抗病力。
(3)早期诊断,正确治疗。
急性发病的猪场,不难根据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合理的使用药物效果理想且不留后遗症。有报道称本病对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敏感,但敏感程度与发病的地域性和菌株的耐药性而不同。因此,当猪群发现疑似本病病猪,在做好药敏试验的基础上,正确选用药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