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康富加猪场的分娩舍内,灯光柔和地洒在整洁的过道上。24岁的杜吉扎西正俯身检查一头临产母猪,身后跟着34岁的伍永华。这对年龄相差十岁的师徒,默契地配合着,一个细致讲解,一个认真记录。
杜吉扎西(左)伍永华(右)师徒
场长在安排这对师徒时经过深思熟虑——他看中的不仅是杜吉扎西过硬的专业能力,更是这个年轻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担当。
01 年轻的师父:专业与温度并重的带教人
2021年,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杜吉扎西通过校招加入德康公司。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多岗位锻炼,他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扎实、责任心强的生产技术骨干。场长回忆当时的决定:“杜吉扎西虽然年轻,但专业基础扎实,更重要的是他责任心强、善于沟通,这些特质让他能够胜任带教工作。他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需求,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传递知识,这种能力很难得。”
杜吉扎西的带教方法科学而系统:先讲解理论知识,再实际操作,让徒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由徒弟操作并纠正错误,最后独立操作并给予表扬。如今在仁寿德康富加猪场,杜吉扎西继续从事分娩相关工作,凭借持续积累的专业经验和不断总结的技术方法,不仅将分娩产仔成绩显著提升。
场长表示:“安排杜吉扎西带年长的徒弟,正是看中他不仅技术过硬,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他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完美地诠释了‘师父’这个角色。”
02 年长的徒弟:虚心好学的“大龄”新人
伍永华至今记得去年3月加入德康的情景。在此之前,他从事个体生意,经营一些小买卖。“选择养猪行业有几个原因:家庭背景中有兽医相关的经验,父辈曾是兽医;同时他也觉得自己比较适应猪场生活,能够存下钱。”
被分配到一线工作后,场长指派杜吉扎西作为他的师父。这个决定起初让一些人感到意外,但场长有自己的考量:“永华虽然年长,但虚心好学,而杜吉扎西专业能力强又善于沟通,这样的组合最能发挥各自优势。”
面对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师父,伍永华没有任何不适:“杜吉扎西虽然年轻,但成熟度超出了他的年龄。他对我的关心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问题,他都会主动了解并提供帮助。”
杜吉扎西的教学方式让伍永华受益匪浅:“他不仅会现场指导,还会在事后进行复盘,尤其是在处理一个批次的工作后,他会单独与我讨论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这种师徒之间的互动很快结出硕果——伍永华在加入公司两个月后就能独立操作一个批次,5月正式转正,成长速度相比其他科班出身的同事更快。
03
师徒相长:跨越年龄的专业传承
随着时间推移,这对师徒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师徒,到现在更多以兄弟相称,团队氛围融洽无比。
杜吉扎西评价伍永华:“他为人憨厚、勤快、善于思考且不懂就问。责任心强,思维活跃,能够将所学传承下去。”最让杜吉扎西感动的是,伍永华会主动关注夜班产猪情况,提前上班帮忙,“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对生命的重视。”
如今,伍永华也开始带新人,角色转换后,他更加理解杜吉扎西当时的处境和做法。“我会像他一样,帮助徒弟熟悉环境和生产流程,讲解理论知识,并在工作之余为他们复盘,指出工作中的不足。”伍永华说。
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技能上,更体现在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上。正如杜吉扎西所言:“分娩工作的关键在于责任心,技能是次要的,责任心强的人会主动学习技能。”
在德康富加猪场,杜吉扎西和伍永华用实践证明了:好的师徒关系不受年龄限制,专业与用心的带教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而一颗负责任的心,才是成长最快的捷径。
夜幕降临,猪舍内的灯光再次亮起。杜吉扎西和伍永华一起检查着新一批母猪的健康状况,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交织,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传承与成长的故事——在这里,师父不老,徒弟不嫩,只有共同成长的伙伴,和对生命同样的敬畏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