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种猪 > 种猪资讯 > 种猪企业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扬翔千万猪精雪中送炭行动”,防非抗非保供给 共创共享抗非瘟

来源: 扬翔股份   2019-07-01 15:41:12   查看:  次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入侵以来,中国养猪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猪存栏大幅下降,市场供给阶段性趋紧。
  
  猪粮安天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猪肉消费量占世界一半比例,其它禽类或者进口很难补上如此大的消费缺口,“中国人盘里的猪肉必须靠中国人自己生产”,只有通过恢复生产保供给才是唯一出路。
  
  防非,中国养猪业是头一回,虽然有一定的挑战,但不少经历大难而不死的猪场也在实践中证明:通过科学的方法是可以防控的!非瘟也是动物疫病中的一种,中国养猪业也曾经历过高热病、蓝耳病的“难关”坚挺下来,同样的,中国人民也一定有办法有能力去重振养猪业。
  
  但非瘟常态化的环境下,养猪人想成功复产需要做哪些准备?
 
中国养猪网
  
  一、中国未来的猪场,防非能力不能缺失
  
  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影响,中国养猪业在硬件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上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猪舍多以简易的搭棚或者传统的平地聚落式猪场为主,生物安全水平较低,并不具备很好的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正因如此,2018年8月非洲猪瘟进入中国之后,便给整个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根除非洲猪瘟是一个长期的挑战,未来想要继续养猪,首先要具备的就是防控非洲猪瘟的能力,拥有这样的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做系统的构建,涉及到多个环节。
  
  扬翔在摸索出一个科学的、可行的防非方法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总结,最后通过梳理,构建成四层生物安全圈,并通过多环节联动,打造了结构化、立体化、智能化的防非系统,通过这样一个系统,以及依靠公司全员发挥出的组织力、现场力、执行力,扬翔在中国养猪业的防非挑战中,成为了“排头兵”之一。目前,扬翔正在联合国内知名农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举办“华农·扬翔复产防非特训营”,通过开班授课的方式,将防非的方法输出给更多养猪人
  
  二、恢复生产“保供给”势在必行,企业肩负重责
  
  企业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都有更多的优势,近些年也为推动国内养殖水平的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非瘟的考验之下,各地政府也鼓励当地猪企当好“排头兵”、以大助小,在自身做好防非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助条件有限的中小猪场挺过难关,由此可见,未来恢复生产以及猪肉“保供给”,将是行业所有人最大的责任。
  
  拥有公猪是复产的必要条件,然而自我国2018年8月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许多猪场自养的公猪以及生物安全等级不够高的中小规模公猪站,都没能逃过非洲猪瘟的“魔掌”,因感染不得不选择清场,而公猪站重建与恢复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给未来的市场猪肉供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国内不少地方都面临猪精极度短缺的形势,这样的情况之下,保证稳定的产能、猪精品质的安全可靠与及时的配送,给猪精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扬翔,拥有与国际合作的大型规模化现先进公猪站。非瘟之下,扬翔公猪站因为高规格的生物安全防控系统设计,以及建立了结构化防非系统,5000多头公猪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并且经过多年的高投入与创新,让扬翔秀博猪精的产能如今做到了超1000万袋。
  
  6月29日,“扬翔千万袋猪精雪中送炭行动”——扬翔秀博猪精产能超1000万袋发布会在广西贵港市扬翔公司总部召开。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扬翔股份副总裁高飞主持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是扬翔基于新形势提出的要求,继续深入做好服务养猪事业的新起点。
 
中国养猪网
扬翔股份总裁施亮
 
  会上,扬翔股份总裁施亮表示:1000万袋猪精表面上看是非常大的体量,实际上这个量也只能够满足200万头母猪的配种工作,与中国几千万头生产母猪的需求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
  
  扬翔作为行业中的一员,深知凭一己之力也不能带来多大的改变,只想通过供应可靠的高端商品猪精,让养猪人去安心复产,为行业做绵薄贡献,与行业所有人共同努力,应对非瘟,恢复正常生产,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供给问题。
  
  但是,如何通过这1000万袋猪精助力养猪人“东山再起”?扬翔在新的形势之下,在做新的思考,也有新的行动。
  
  三、结构决定功能,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猪场或将引领猪业新风向
  
  目前在非瘟的考验之下,扬翔能保障5000多头公猪“毫发无损”,并且逆势而上,产能做到超1000万袋,防非能力得到了验证,那么扬翔的公猪站又有哪些“硬核”,能够让它有这样的突破呢?
  
  据悉,扬翔公猪站采用先进的楼房饲养模式,相比于传统的猪舍,全封闭式(配备有空气过滤系统)的楼房饲养环境能够降低疾病感染风险;
  
  其次,在猪精的生产上,同样配备了从德国引进的仪器设备,实现采精、稀释、包装等过程自动化,避免人工带来的污染;
  
  至于物流配送方面,扬翔则建立了成熟的物流配送系统,目前能够覆盖到全国23个省份共241个地级市。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本次发布会上,扬翔公猪站内的智能选配系统装置成了最大的“焦点”,这是“智能化”最大的体现,据悉,该系统能够利用大数据对基因进行分析,实现智能配对,充分发挥基因优势,对产仔数、仔猪成活率以及后代猪生长速度等指标的提升,产生极大的好处,从长远来看,则促进了猪场整体效益的提升。
 
中国养猪网
扬翔秀博科技总经理石广霄
 
  什么样的结构就会决定什么样的功能,正如饭勺拿来盛饭勺子拿来盛汤一般,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结构就无法发挥出对应的功能,对于未来的猪舍而言,防非的结构以及集中饲养的结构是必须的。
  
  扬翔楼房公猪站之所以能够经受住非瘟的考验,正是因为采用的集群式楼房养猪模式具备的高强度的防非功能。
  
  据了解,扬翔自2013年就开始探索楼房养猪,经过多年探索,开养猪新模式之先河——集群式楼房智能化养猪新模式,在非瘟肆虐中经受住了考验,目前运营良好。
  
  与传统敞开的猪舍不同的是,楼房猪场是全封闭式的,采用分层独立饲养的模式,每层楼房就是一个独立的集约化养殖猪场,每层间具有独立性与封闭性,可避免人员、物资、猪只在高楼内各层间的交叉流动,通过闭锁繁育、空气过滤、全周期全进全出、结构化生物安全系统实现全方位立体的猪场生物安全,走健康高效稳定之路。
  
  楼房猪场饲养量是传统平房猪场的数倍,一栋7层的楼房猪场可饲养1万头生猪,出栏量大大增加,这对于未来因为非瘟影响而造成的猪肉市场“保供给”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的利好方面,楼房猪场的粪污利用系统以及无臭、无噪音生产,实现了“生态养殖”。
  
  楼房猪场是中国养殖水平大幅度提升的体现,未来在防非的基本要求上,这一模式或将为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提供参考,引领新风向。
  
  四、共创共享抗非瘟:三大承诺,竭力为行业“雪中送炭”
  
  行动决定未来。
 
中国养猪网
  
  安全纵深的大环境猪场选址、高标准公猪性能的保障、高强度生物安全保障的楼房猪场、高要求的生产环境保障以及成熟的社会大物流体系是扬翔实现千万袋秀博猪精安全生产与及时配送的自信来源。
  
  正如本次发布会主题“雪中送炭”所言,扬翔基于新形势提出的要求,在秀博猪精的供应、质量、配送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承诺,以消除客户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放心用猪精、安心复产。
  
  “共济、奋进、分享”是扬翔的核心价值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扬翔服务养猪的立场,中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在不同的时期扬翔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从分享《扬翔防非实战纲要》到举办“华农·扬翔复产防非特训营”再到如今的“扬翔千万袋猪精雪中送炭行动”,扬翔竭尽所能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扬翔表示,在危急存亡之际,必将与广大养猪人同呼吸,共命运,共创共享,共抗非瘟,共渡难关!
  
  扬翔公司坚信:只有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公司,才有机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五、结语
  
  长期以来,猪肉一直是中国肉食消费结构中的“主角”,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直接关乎民生与经济发展,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防控非洲猪瘟保护养猪产业是国家头等大事,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猪场复产,不难预见,未来复产将会成为行业重点工作,猪精事关配种安全,是复产的关键,扬翔超1000万袋的商品猪精生产能力,或许在下一阶段,能够为我国养猪业“东山再起”,贡献力量,但如何让整个中国的养猪业恢复“生机”,中国的所有养猪人们仍然还要努力,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养猪业必将战胜非洲猪瘟,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