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2月生猪产品数据。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66万头,较1月的4062万头再度上涨4万头!同时散养头均盈利已降至2位数……近期猪价低迷,推动养殖盈利水平降低,在产能持续高位的情况下,后续猪价上涨空间或依然有限。
能繁母猪数再次抬头
数据显示,2025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66万头,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0.6%。这也是自去年6月以来,能繁母猪数连续9个月处在4000万头以上高位,已接近105%的产能调控绿色区间上限。
实际上,自能繁母猪数在2024年11月涨到年内4080万头的最高点后,12月-2025年1月,能繁母猪数已连续下降2个月。但如今,涨势再起,表明仍存在“产能去化难”,或将长期影响猪价和盈利情况。
2-3月头均盈利已降至2位数
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散养生猪每头净利润75元,环比-60.1%;规模养殖生猪每头净利润131元,环比-38.9%。
而进入3月,盈利还在走低。据国家发改委数据,3月第2周对养殖户的预期盈利估值为45.86元/头、第3周为68.29元。
如今猪价承压,正对应全国能繁母猪数从2024年5月起开始上涨,而高位仍在持续。此外,农业农村部3月中旬相关会议曾透露,2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同比增加8%左右,中大猪出栏同比增幅在7.5%左右,新生仔猪数也同比上涨。可以看出,市场供应压力还在持续加大——预计未来猪价保持偏弱震荡,养猪长期“微利”或已成定局。
不过,从3月来看,预期中的大跌并没有到来,猪价整体稳定。据监测,从3月1日到3月28日猪价几乎持平。有业内指出这是市场供需在持续博弈,也有人认为可能与集团控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