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饲料行业迎来一波“涨价潮”。
大北农、新希望、通威股份、海大集团、金新农、唐人神等公司陆续发布涨价通知,价格涨幅在50元/吨至200元/吨之间,涉及猪浓缩料、乳猪料、鸡料、牛料等多个产品线。
有接受采访的饲料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豆粕大幅涨价,带动饲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部分饲料企业和畜禽养殖企业经营存在一定压力。
涨价函密集发布
近日,新希望、大北农、通威股份、金新农、海大集团、傲农生物等多家饲料企业陆续发布涨价通知,宣布饲料价格上涨50元/吨至200元/吨,最高调价为300元/吨。
记者梳理发现,从品种看,涨价主要集中在猪饲料领域,其中教槽料(也被称为人工乳,是主要供给仔猪的饲料)涨幅最高至300元/吨;从区域看,这一波涨价主要集中黑龙江、福建、山东、湖南等省份。
什么原因导致饲料企业集体涨价?
北方某饲料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原材料中豆粕价格的大幅上涨推高了饲料价格。
据统计,截至2月9日,饲料用43%蛋白豆粕价格为3508元/吨,较上周的3222元/吨大幅上涨286元/吨。拉长时间线来看,豆粕现货价格一个月内累计上涨632元/吨,涨幅超过20%。
从供应端来看,2025年1月赶上春节假期,原料进口大豆到港量下滑,一定程度支撑豆粕行情上扬。生意社统计数据显示,2024全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已突破1亿吨,达到10503.2万吨,同比增长6.5%。
需求方面,节后养殖行业需求有所增加,饲料厂采购热情较高,豆粕现货求购量增加,市场成交好转,看涨心态占据主导,豆粕期货行情持续走高。
“2月中旬,原料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少,大豆油厂开机率低,供应持续趋紧,豆粕现货行情后市仍将居高不下。”生意社分析认为。
下游企业承压
豆粕、玉米是饲料的主要成分,豆粕占饲料蛋白的比重较大,二者的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到下游饲料、养殖企业的利润。
生猪价格近期小幅下跌。生意社数据显示,2月9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5.92元/公斤,较去年11月上旬下跌6%。
“随着饲料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成本增加,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生猪养殖行业资深人士分析称,如果豆粕持续上涨,豆粕需求将出现减少。对于部分养殖企业来说,在确保饲料基本指标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进行饲料配方调整,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用麦麸、米糠等便宜原料予以补充,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东北一大型饲料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持续开发升级新产品,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原料替代方向,公司围绕豆粕减量替代开展研究,助力养殖业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