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10%-15%的关税,但并未涉及豆类,豆粕今日上涨更多为情绪刺激,受到天气炒作与关税预期共振影响,豆粕短期或维持强势运行。
回顾豆粕涨价背景
去年豆粕一直在谷底反复摩擦,在临近春节的前夕,随着美国农业部的一纸报告,使豆粕市场开始蠢蠢欲动。
根据美农报告,美豆的单产被调低,且由于大豆与玉米性价比差距拉大,以及考虑到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中美贸易引发的不确定性增加,于是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降低至少2.4%,这意味着美豆产量将减少。
全球大豆主要主产自于美洲地区,美豆的减少无疑会使市场震荡,而另一边呢,南美的情况也发生了点变化。南美的巴西以及阿根廷受天气影响,大豆的产量预期也出现了许多不确定性。
国内豆粕在这样的背景下便开始有了抬头的迹象,具体表现为豆粕价格开始出现上小幅上涨,从之前的3000元/吨以下开始逐步攀升到3200元/吨上下。
情绪刺激豆粕价格上涨
节后开盘第一天,豆粕(3111, 18.00, 0.58%)高开超2%,日内增仓上行,涨幅超4%。随着中美互加关税,贸易关系紧张化或促使国内外豆系商品表现分化。一方面,作为美国大豆(4521, -21.00, -0.46%)最大的出口市场,国内对美加关税的预期或促使美豆出口下滑,外盘豆系表现承压;另一方面,美国大豆在国内大豆总供给中所占比重在20%附近,加征关税或带来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上行预期,内盘豆系价格随之上涨。
南美方面,巴西大豆收割率10%左右,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本周巴西中西部将迎来暴雨,大豆收割将变得困难,收割进度或将继续偏慢。阿根廷降雨情况同样不佳,或影响市场对阿根廷的产量预期。受到天气炒作与关税预期共振影响,豆粕短期或维持强势运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昨日中方宣布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10%-15%的关税,但并未涉及豆类,豆粕今日上涨更多为情绪刺激,需警惕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带来的回调风险。
虽然中美开始互相加征关税,可能后续会波及到大豆,但是从这两年我国进口大豆的占比来看,巴西大豆早已远超美豆,所以即便受中美贸易影响,美豆到港量大减,但对中国进口大豆的供应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