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生猪价格还是一个字,“跌”!业内期盼的四季度利好,究竟何时到来?
11月猪价下跌原因
这波猪价下跌,最明显的趋势体现在“供给端加速出栏,而需求端无明显支撑”。
一是集团猪企加速出栏压制价格。从猪场动力网统计的18家上市猪企10月出栏量来看,整体环比上涨了14.62%。尽管11月出栏计划可能只是微增,但因上月基数较高,本月出栏量的增加依然会影响到供需关系的调整。
二是散户看跌心态增强,出栏积极性提升。随着疫情开始在北方局部地区零星散发,散户受疫病担忧影响,出栏积极性较高;同时由于二育存栏仍然较多,标肥价差略缩,会存在一些集中处理现象。
三是消费无明显增量。四季度作为传统消费旺季,养殖户都期待需求端能带来利好。而实际上,屠宰企业开工率虽有一定上涨,但近段时间市场走货速度表现仍然较差。尤其是南方多地气温异常偏高,猪肉消费季节性提振乏力。
11月下旬猪价或止跌回升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就在近日表示:“整体来看,生猪行业供给仍将低于上年同期,三季度供需形势改善,但依然呈现略偏紧状态,一定程度上将支撑猪价处于成本线以上,生猪养殖保持较好收益。”
朱增勇认为,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和猪肉消费量均会季节性增加,出栏量增速高于消费量,预计生猪养殖仍然保持较好盈利,但盈利水平会低于三季度。
而在11月8日举行的“第九届生猪健康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大别山生猪产业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的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发表了题为《当前生猪市场供需形势及后市展望》的报告。
王祖力在报告中表示,从行业平均水平来看,全年有望实现盈利。他指出,尽管情绪性因素对今年猪价上涨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主要原因,关键还是生猪供应量的减少。
他认为,近期猪价的下跌趋势已基本结束,当前价格水平下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王祖力还提到,从理论上讲,11月至12月的消费市场将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尤其是11月下旬至12月底,这段时间将迎来消费旺季。尽管预计供应量会有所增长,但消费量的增长可能更为迅速,这可能导致猪价出现止跌回升的趋势。
他预测,春节前后可能是市场行情的真正拐点,猪价可能会呈现下降趋势。春节过后,生猪市场将面临供应增加和消费减少的双重挑战,这可能导致明年上半年的猪价承受一定压力。王祖力强调,后市行情分析仍存在不确定性,包括冬季可能发生的疾病和市场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