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A股市场养殖业板块迎来强劲反弹,多只个股表现抢眼,罗牛山、湘佳股份涨停,巨星农牧、晓鸣股份、天康生物等涨幅均超过5%,生猪期货同样迎来大涨行情,盘面价格触及一个月以来的高点,股期联动上涨的态势显示出市场对养殖业未来的乐观预期。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生猪产能的持续去化导致供应减少是此次养殖业板块反弹的重要推手。“从产能周期推算来看,进入7月份,市场供应进入到相对底部区域,生猪出栏量偏低,而同时,基于对后市行情的乐观态度,二次育肥频频入场,支撑现货价格持续走高,生猪期货近月合约跟涨。目前集团场下半年出栏量预计保持增量态势,而中小散户受前期疫情及亏损影响,规模进一步缩小,对应后市相对乐观的行情格局,规模企业整体更为受益,带动整个生猪板块上行。”广发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朱迪表示。
中信期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艺华表示,今年以来,母猪去产能导致生猪出栏持续减少,驱动生猪基本面不断收紧,现货价格6月最高涨至19元/公斤以上。端午节过后,大猪抛压仍在释放,但需求减少,现货止涨回调,市场在供应担忧的情绪影响下,也跟随下跌。但是,随着6月大猪库存陆续释放完成,现货价格并没有跌破17元/公斤,大猪出栏带来的供应压力没有预期高。7月下旬,现货依旧保持强势,供应端在去库后尚未重新累库,年中消费最弱的阶段已经过去,后续消费将逐步增加。“强现货”背景下,对下半年供应后置压力的担忧逐渐消失,在当前较高的基差下,盘面价格向上修复。
“整体来说,驱动生猪板块走势偏强的主要原因是现货市场的超预期表现,其背后逻辑是去年母猪去化导致今年供应减量,以及压栏和二育增重行为支撑现货。”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表示。
此外,上市猪企的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近日,国内上市猪企陆续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在猪价呈现反转和企业成本持续改善的情况下,多数猪企盈利水平在二季度大幅提升。
“从经营状况来看,一季度不少猪企仍深陷亏损泥潭,但伴随二季度猪价上扬,不少企业扭亏为盈,行业利润格局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19家上市猪企中8家企业实现盈利,而其余的企业亏损幅度同比也明显减小。整体来看,资金压力相对较小的企业如牧原、温氏等,在上半年保持了一定幅度增产,但另外一部分上市公司,如新希望等,由于资金链紧张,或此前亏损,导致企业出现产能去化。整体来看,头部企业资产闲置率大概在20%~40%,后续仍有继续扩大产能以摊薄成本的趋势。”朱迪表示。
李艺华同样表示,相较一季度,生猪养殖企业的亏损幅度进一步缩小,一些成本优势强的养殖企业,已经在二季度实现盈利。而且据部分企业披露,今年由于豆粕、玉米价格下跌,生猪养殖成本也有下降,有利于利润改善。
“一二季度上市猪企经营业绩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改善,且季度环比看,二季度盈利呈现加速转好之势,这主要得益于今年以来猪价的不断上涨以及养猪成本下降所带来的养殖效益边际转好。”王俊认为。
展望后市,生猪市场有望进一步走强吗?对此,王俊表示,当前生猪供需格局依旧略偏紧,但正处于由偏紧向平衡的过渡期,市场预期可能加速或者延缓这种偏紧的状态。但由于市场预期偏谨慎,产能后置规模有限,且需求启动后对价格有支撑,基于此,判断目前至三季度后期猪价震荡偏强,四季度前期略有回落但幅度或有限。
“生猪供需紧平衡格局预计将在11月前延续,市场供应虽呈现恢复格局,但由于2023年以来产能持续去化,出栏量出现趋势性下行,进入9月,‘双节’提振叠加天气转冷,对需求存在一定支撑。”朱迪表示,与此同时,风险也在持续累积。二次育肥体量明显增加,或导致供应压力不断后置。另外,集团场产能下半年预计持续释放,一定程度上压制猪价上方高度。此外,腌腊季需求近年被不断平滑至全年,提振较为有限。
分季度来看,李艺华介绍说,三季度商品猪理论出栏量的收缩趋势相对明确,7月出栏下降,主要由2024年初窝均健仔数较低引发,8—9月生猪出栏,对应2023年10—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加速去化。从2022/2023年的二育节奏来看,7—8月养殖户逐步开始为中秋节准备,若今年“第三波二育”开始进场,猪价预计进入加速上行通道,现货有望突破20元/公斤关口,近月合约在当前高基差的情况下,也存在上行驱动。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我国母猪存栏降幅较大,对应生猪供应缺口能够持续至年底,因此,四季度猪价或维持高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以来,由于自繁自养开始持续盈利,全国能繁母猪产能停止去化,开始逐月增长,因此今年产能持续恢复后,明年生猪的出栏压力预计逐步增大,上行周期可能开始向下行切换。”李艺华说。
7月14日,温氏股份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至15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46.89亿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业绩的显著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养殖业板块的信心。
在此背景下,养殖业板块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天弘中证农业主题指数基金经理沙川表示,生猪价格缓慢上涨将拉长猪周期,这与美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后周期变长一致。随着生猪价格上涨以及饲料成本下降,猪企利润改善,加之当前养殖业板块估值较低,后市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生猪产能的持续去化导致供应减少是此次养殖业板块反弹的重要推手。“从产能周期推算来看,进入7月份,市场供应进入到相对底部区域,生猪出栏量偏低,而同时,基于对后市行情的乐观态度,二次育肥频频入场,支撑现货价格持续走高,生猪期货近月合约跟涨。目前集团场下半年出栏量预计保持增量态势,而中小散户受前期疫情及亏损影响,规模进一步缩小,对应后市相对乐观的行情格局,规模企业整体更为受益,带动整个生猪板块上行。”广发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朱迪表示。
中信期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艺华表示,今年以来,母猪去产能导致生猪出栏持续减少,驱动生猪基本面不断收紧,现货价格6月最高涨至19元/公斤以上。端午节过后,大猪抛压仍在释放,但需求减少,现货止涨回调,市场在供应担忧的情绪影响下,也跟随下跌。但是,随着6月大猪库存陆续释放完成,现货价格并没有跌破17元/公斤,大猪出栏带来的供应压力没有预期高。7月下旬,现货依旧保持强势,供应端在去库后尚未重新累库,年中消费最弱的阶段已经过去,后续消费将逐步增加。“强现货”背景下,对下半年供应后置压力的担忧逐渐消失,在当前较高的基差下,盘面价格向上修复。
“整体来说,驱动生猪板块走势偏强的主要原因是现货市场的超预期表现,其背后逻辑是去年母猪去化导致今年供应减量,以及压栏和二育增重行为支撑现货。”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表示。
此外,上市猪企的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近日,国内上市猪企陆续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在猪价呈现反转和企业成本持续改善的情况下,多数猪企盈利水平在二季度大幅提升。
“从经营状况来看,一季度不少猪企仍深陷亏损泥潭,但伴随二季度猪价上扬,不少企业扭亏为盈,行业利润格局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19家上市猪企中8家企业实现盈利,而其余的企业亏损幅度同比也明显减小。整体来看,资金压力相对较小的企业如牧原、温氏等,在上半年保持了一定幅度增产,但另外一部分上市公司,如新希望等,由于资金链紧张,或此前亏损,导致企业出现产能去化。整体来看,头部企业资产闲置率大概在20%~40%,后续仍有继续扩大产能以摊薄成本的趋势。”朱迪表示。
李艺华同样表示,相较一季度,生猪养殖企业的亏损幅度进一步缩小,一些成本优势强的养殖企业,已经在二季度实现盈利。而且据部分企业披露,今年由于豆粕、玉米价格下跌,生猪养殖成本也有下降,有利于利润改善。
“一二季度上市猪企经营业绩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改善,且季度环比看,二季度盈利呈现加速转好之势,这主要得益于今年以来猪价的不断上涨以及养猪成本下降所带来的养殖效益边际转好。”王俊认为。
展望后市,生猪市场有望进一步走强吗?对此,王俊表示,当前生猪供需格局依旧略偏紧,但正处于由偏紧向平衡的过渡期,市场预期可能加速或者延缓这种偏紧的状态。但由于市场预期偏谨慎,产能后置规模有限,且需求启动后对价格有支撑,基于此,判断目前至三季度后期猪价震荡偏强,四季度前期略有回落但幅度或有限。
“生猪供需紧平衡格局预计将在11月前延续,市场供应虽呈现恢复格局,但由于2023年以来产能持续去化,出栏量出现趋势性下行,进入9月,‘双节’提振叠加天气转冷,对需求存在一定支撑。”朱迪表示,与此同时,风险也在持续累积。二次育肥体量明显增加,或导致供应压力不断后置。另外,集团场产能下半年预计持续释放,一定程度上压制猪价上方高度。此外,腌腊季需求近年被不断平滑至全年,提振较为有限。
分季度来看,李艺华介绍说,三季度商品猪理论出栏量的收缩趋势相对明确,7月出栏下降,主要由2024年初窝均健仔数较低引发,8—9月生猪出栏,对应2023年10—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加速去化。从2022/2023年的二育节奏来看,7—8月养殖户逐步开始为中秋节准备,若今年“第三波二育”开始进场,猪价预计进入加速上行通道,现货有望突破20元/公斤关口,近月合约在当前高基差的情况下,也存在上行驱动。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我国母猪存栏降幅较大,对应生猪供应缺口能够持续至年底,因此,四季度猪价或维持高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以来,由于自繁自养开始持续盈利,全国能繁母猪产能停止去化,开始逐月增长,因此今年产能持续恢复后,明年生猪的出栏压力预计逐步增大,上行周期可能开始向下行切换。”李艺华说。
7月14日,温氏股份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至15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46.89亿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业绩的显著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养殖业板块的信心。
在此背景下,养殖业板块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天弘中证农业主题指数基金经理沙川表示,生猪价格缓慢上涨将拉长猪周期,这与美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后周期变长一致。随着生猪价格上涨以及饲料成本下降,猪企利润改善,加之当前养殖业板块估值较低,后市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