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重点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和基因库
选项条件:重点支持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38个畜禽品种资源(农业部公告第662号),适当兼顾国家公布的新发现资源(农业部公告第1325号)和部分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濒危品种,优先支持农业部公告第1058号和1587号公布的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
主要建设内容:改扩建标准畜禽保种舍,购置必备的仪器设备,更新畜禽品种保存设施设备等。
投资规模:每个保护场和保护区中央投资控制规模200万元。国家级家畜基因库改扩建中央投资控制规模为600万元。
(二)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和遗传评估中心
选项条件:选择基础较好、种畜禽产业优势明显的区域建设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具体包括省部级生猪、肉牛、家禽等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奶牛DHI测定中心,以及国家级奶牛、肉牛等遗传评估中心等。建设单位需具有相应的种畜禽测定、品性鉴定等业务能力和基础,配备有相应技术人员,资产和财务状况良好,运转机制灵活,有较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遗传评估中心具有相应收集、分析、整理种畜遗传资料的技术力量。
主要建设内容:种畜禽质量检测实验室和畜禽测定舍建设,质量检验检测必备的仪器设备购置;遗传评估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等。
投资规模:每个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和家畜遗传评估中心中央投资控制规模为300万元。
(三)种公猪站和种公牛站
选项条件:种公猪站存栏种公猪50头以上,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公牛站存栏采精种公牛50头以上(以农业部已公布牛号的公牛头数为准),已开展种公牛后裔测定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以奶牛为主的种公牛站,有后裔测定成绩的采精种公牛头数在15头以上),具有农业部发放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
主要建设内容:种公畜饲养舍、精液等遗传材料生产,以及质量检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等。
投资规模:每个种公猪站中央投资控制规模150万元左右,每个种公牛站中央投资控制规模400万元左右。
(四)畜禽原种场(核心育种场)
畜禽原种场重点支持综合实力强、发展后劲足、运转机制活的种业企业,具有与项目品种对应的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主要建设内容为标准化畜禽圈舍改扩建,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疫病监测净化设备和其他必备仪器设备购置,以及必需的畜禽良种引进(引种不超过总投资的20%,中央投资不用于此项)等。生猪、奶牛、肉牛原种场中央投资控制规模为300万元,羊、家禽和其它畜种中央投资控制规模为200万元。各畜种具体的选项条件如下:
1.生猪。根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年)》的规定,支持已公布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建设,优先考虑其中育种基础条件较好的育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