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猪肉进一步加征10%关税。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损害多边贸易体制,加剧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负担,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中国迅速反击,对原产于美国的猪肉加征10%关税。
2020年猪肉产量呈下降趋势,产量降至近年来供应低点4113.33万吨,产量急剧下降,以至于对进口需求量增大,2020年中国进口量创新高,高达439.22万吨,导致国内猪肉自给率由高点97.90%下滑至90.40%,区内收缩7.50%。2021-2022年在前期猪市红利翻倍及政策性利好带动的大背景下,生猪行业复产加速,猪肉产量急剧上升,直至2022年中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稳定在非瘟前水平,自给率升至97.00%,同比上涨3.50%。2023年中国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量,带动猪肉产量上涨,全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同比增长4.60%,自给率为97.40%,同比增加0.40%。2024年中国产能供应充足,全年猪肉产量5706万吨,自给率为97.50%。同比增加0.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猪肉猪肉自给率逐年递增,进口需求量或逐年减少。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2024年猪肉进口量逐年递减,2020年猪肉进口量439.22万吨,2024年猪肉进口量107.31万吨,2024年猪肉进口量比2020年下降了331.91万吨,降幅75.80%。进口猪肉是国产猪肉的补充,国产供应充足,进口贸易商维持较低的采购积极性。所以,进口猪肉需求量减退成必然趋势。
增加关税对美猪肉出口的影响
中国对美猪肉加征10%关税,直接提高了美国猪肉的进口成本,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由于价格上升,中国进口商可能会减少从美国进口猪肉,转而从其他国家寻找替代来源;美国猪肉出口商将面临订单减少和利润下降的压力,尤其是依赖中国市场的中小企业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对中国猪肉市场的影响
由于进口减少,短期内中国国内猪肉供应可能趋紧,导致短期内价格上涨;为减少对美国猪肉的依赖,中国可能增加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同时推动国内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以填补供应缺口;价格上涨可能促使消费者转向其他肉类替代品,如禽肉或水产品,从而影响消费结构;加征关税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生猪产业。通过提高进口猪肉的成本,国内猪肉生产商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有助于稳定国内生猪价格,促进国内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这对于近年来受非洲猪瘟影响的国内生猪产业来说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总结:
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会感受到猪肉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对进口猪肉依赖较高的地区;从长期来看,中国猪肉市场的供需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情况,目前我国生猪产能供应充足,因此,加征关税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可能是有限的。所以,这一政策既是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制,也是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