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仔猪价格飙升:春季补栏的火热与隐忧

来源: 现代畜牧网   2025-02-12 15:10:50   查看:  次

  2月5日,蛇年首个交易日,金融市场迎来别样惊喜,生猪期货一马当先,2503合约早盘高开高走,强势上扬,盘中一度触及两个月高点13425元,尾盘稳稳收于1338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50元,涨幅达2.69%。这一涨势瞬间吸引市场目光,给新一年的生猪市场开了个热场。新年伊始,生猪期货为何能走出如此强劲的走势?这是昙花一现的短期波动,还是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新变革?今天,咱们就深入聊聊生猪市场背后的故事。

 

  春节前后猪价起伏:震荡背后的供需博弈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消费火热的时段,按常理猪价格应迎来一波涨势,可今年春节期间,生猪市场却陷入价格震荡的僵局。本周河南生猪价格每公斤16.7元,在全国范围里,每50kg二元母猪价格为1640元/头。再看2月5日浙江某食品加工厂,标猪主流采购价格参考17.2元/公斤,体重130—135公斤,日宰量在1800头左右。从全国更大范围的市场数据来看,各地猪价在春节期间如同坐过山车,涨跌不定,市场弥漫着一股捉摸不透的气息。

 

  这一震荡局面背后,实则是一场激烈的供需博弈。中信期货高级研究员程也分析认为,前期市场弥漫着过度悲观的情绪,春节前养殖户们担心年后猪价暴跌,于是纷纷积极出售大猪。这就导致供应前置,本该在春节期间及节后上市的生猪,提前涌入市场,使得春节前市场供应大幅增加。而随着春节前集中出栏的完成,近期市场供应压力反而得到了缓解,价格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止跌企稳,陷入震荡。

 

  从出栏节奏来看,养殖户们的决策受市场预期的影响极大。当大家普遍预期猪价下跌时,就会加快出栏速度,造成短期内市场供应过剩;而当市场预期稍有好转,又会出现惜售情绪,供应减少。这种追涨杀跌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波动。再加上二育和冻品商的操作,在现货大跌预期被证伪、标肥价差持续偏高的情况下,他们信心有所增强。节前二育环节零星提早启动,这部分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价格,让价格在震荡中多了一些变数。

 

仔猪

 

  猪价格飙升:春季补栏的火热与隐忧

 

  猪价格上涨现状呈现

 

  在生猪市场的众多环节中,猪价格的变化向来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春季这个补栏旺季。今年的仔猪市场更是热闹非凡,早在节前,猪价格就已开启上涨通道,一路“高歌猛进”。到了节日期间,这一涨势不但没有停歇,反而愈发强劲。据调研反馈,2月4日,7kg三元仔猪全国均价较节前(1月14日)上涨23元/头。从地域来看,各地涨幅差异明显,河北以40元/头的涨幅一马当先,成为涨幅最高的地区;而湖南的涨幅相对最低,也有10元/头。这种价格上的大幅上涨,让不少养殖户既心动又担忧,心动的是猪价格的上升或许预示着未来养殖收益的增加,担忧的是过高的仔猪成本会压缩后续的利润空间。

 

  价格上涨原因深度挖掘

 

  猪价格的这波上涨,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从养殖周期来看,春季作为传统的仔猪补栏旺季,有着天然的优势。春季气温逐渐回暖,各种病菌滋生相对较少,仔猪在这样的环境中,成活率更高。而且按照养殖周期推算,春季补栏的仔猪在未来出栏时,正好能赶上消费旺季,市场需求有保障,这就使得养殖户们对春季补栏充满热情,大量的需求自然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部分企业的市场预判和提前布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企业提前预期到年后猪价格的上涨行情,于是纷纷提前行动,开启“抢跑”模式。他们在市场上大量采购仔猪,造成短期内仔猪需求激增,而供应却无法及时跟上,价格也就随之被抬高。就像一场激烈的抢购大战,大家都想在这场“仔猪盛宴”中抢占先机,却没想到会让价格一路飙升。

 

  能繁母猪的基数也是影响猪价格的关键因素。虽然当前能繁母猪基数并不低,但由于养殖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疫病的影响、养殖技术的差异等,导致仔猪的实际供应量并没有达到预期。在需求旺盛而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猪价格上涨也就成了必然趋势。不过,在能繁母猪基数不低的背景下,猪价格的过快上涨也引发了业内的担忧。有专家指出,这种上涨或许存在提前透支后期上涨幅度的可能。一旦后续仔猪供应量随着能繁母猪产能的释放而大幅增加,而市场需求又没有同步跟上,那么猪价格很可能会出现大幅回调,让养殖户们面临巨大的损失。

 

生猪行情

 

  2025年生猪供需格局:迷雾中的市场走向

 

  供需格局的整体判断

 

  在生猪市场的长期发展脉络中,2025年的供需格局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诸多业内专家和分析师普遍认为,2025年生猪格局将与2023年有着相似之处,依旧笼罩在供大于求的阴影之下。从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一关键指标来看,2024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稳中有升,且维持在相对高位。这意味着,按照生猪的生长周期,2025年生猪的供应量将持续增加。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头部上市猪企为例,它们在2024年凭借前期的大规模投入和产能扩张,出栏量大幅增长,并且在2025年的产能规划上,依旧保持着扩张态势,预计将新增可观的出栏量。中小养殖户在2024年猪价阶段性回暖的刺激下,也纷纷重拾补栏信心,据各地畜牧部门不完全统计,2024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养殖户仔猪补栏量同比增长约15%,这无疑也将为2025年的市场供应增添新的力量。

 

  不过,2025年与2023年相比,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不同。在成本方面,2024年以来,全球粮食市场供应格局改善,玉米、大豆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走低。国内玉米市场受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升以及进口量稳定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同比下降10%-15%,2024年末部分产区玉米现货价格跌至每吨2200元左右,创近年来新低。大豆方面,国际市场供应充足,进口大豆到岸价较2023年均价下滑约20%。饲料企业得以采购低价原料,大幅降低了饲料生产成本。以普通育肥猪饲料为例,2024年平均价格较上一年降低150-200元/吨,这使得生猪养殖成本每公斤降低1-1.5元左右。养殖技术的进步与行业规模化效应的叠加,也进一步压缩了养殖成本。大型猪企通过智能化养殖设备应用、精细化管理流程优化,养殖死亡率降低、料肉比持续优化,单位养殖成本显著下降。在出栏总量上,虽然整体供应仍处于过剩状态,但由于部分养殖户在2024年对市场前景的谨慎态度,使得出栏总量相较于2023年有了略微减少。

 

  上半年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上半年生猪价格走势犹如一场复杂的棋局,其中存栏量和出栏节奏成为影响价格走向的关键棋子。从存栏量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根据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以及产能效率的数据推算,上半年存栏量将呈现逐月增加的态势。因为能繁母猪从受孕到仔猪出生,再到仔猪育肥出栏,有着相对固定的周期,所以前期的母猪存栏情况基本决定了后续一段时间内的生猪存栏量。这就意味着,市场上可供出售的生猪数量在不断增多,对价格形成了一定的下行压力。

 

  而出栏节奏则充满了变数,成为左右价格走势的重要驱动因素。压栏和二育现象在上半年尤为关键。压栏是指养殖户在生猪达到正常出栏体重后,却选择继续饲养,期待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卖价;二育则是养殖户在猪价上涨时,购买尚未达到正常体重的生猪,进一步饲养后再出栏。当市场预期猪价上涨时,养殖户往往会选择压栏或者进行二育操作,这就导致短期内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减少,价格随之上涨。反之,当市场预期悲观时,养殖户会加快出栏速度,造成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下跌。在2025年上半年,这种压栏和二育行为的变化,将时刻牵动着生猪价格的走势,成为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的焦点。

 

  投资策略与行业展望: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投资策略建议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生猪市场中,投资策略的制定显得尤为关键。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市场走势充满不确定性,目前的价格建议以观望为主。从市场驱动因素来看,供需进一步走向宽松的大趋势对价格形成利空,虽然以成本为锚,价格向下仍有一定空间,但较为有限。从估值角度分析,前期期货价格的大跌已在盘面充分兑现,当下生猪期货价格大幅低于现货价格,基差处于历史低位,此时做空估值并不具备性价比。投资者应耐心等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等待短期反弹后逢高沽空的机会,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取更为可观的收益。

 

  对于生猪养殖上市公司来说,从套保角度出发,目前盘面估值偏低,套保性价比不高。同样建议待盘面进一步反弹后,给到一定安全垫,再逐步逢高入场套保。套保是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过早入场套保可能会使企业面临不必要的损失。企业需要精准把握市场节奏,在盘面价格反弹到合理区间后,再进行套保操作,从而有效锁定未来的销售价格,保障企业的稳定收益。

 

  行业长期发展方向

 

  从长远来看,生猪市场或将进入持续高负债的时代,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降本增效”成为企业最需要思考和攻克的永恒论题。降本,意味着企业要从各个环节入手,降低养殖成本。在饲料采购方面,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优化饲料配方,在保证生猪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在疫病防控上,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降低疫病发生率,减少因疫病带来的损失。在养殖技术上,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精准养殖,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增效,则要求企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合理安排养殖密度,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出栏率。加强种猪选育,提高种猪品质,从而提升生猪的整体品质。企业还应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只有坚定不移地走“降本增效”之路,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