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二育成本已低于自繁自养,行业数智化趋势已明

来源:证券时报 2024-09-14 10:11:00| 查看: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走出周期低谷,猪价上涨叠加成本下降,使得养殖企业从全面亏损转为普遍盈利。

  不同于上一轮景气周期“大干快上”的行业氛围,近月来虽然猪价冲至高位,但养殖端产能布局趋于谨慎,二次育肥群体不断扩容,市场格局也正发生深刻转变。

  在齐聚了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唐人神等众多龙头企业负责人,及全国范围千余名中小散户、产业链人士的2024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降本”仍是当下养殖端深入探讨的话题。而为了推动成本下移,作为传统行业的养殖业,产业数智化升级正不断推进。



  降本仍是长期命题

  上一轮周期低谷,受猪价持续低迷影响,生猪行业降本增效呼声高过以往。如今周期反转,企业普遍盈利,行业对降本的关注依然持续。

  “2018年8月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六年。这六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主要表现成本竞争激烈,企业分化加剧,产业格局演变等。”中国畜牧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希荣在发言中即指出了生猪养殖行业发生的变化,他提出,历经六年洗礼,目前行业已经意识到,努力保持适度合理产能规模、防控好重大疫病发生、管控成本最大限度降低死亡和资产折旧摊销是何等重要。

  齐聚了资源和产能优势的龙头企业,正引领着生猪养殖成本下移。今年牧原股份目标成本降至13元/公斤下方,温氏股份成本均值也已来到14元/公斤以下。但降本的目标远未止步于此。

  “今年8月份牧原的养殖平均成本在13.7元/公斤,这一数值和欧洲国家相比差异很大。行业未来要继续对标国际优秀养猪水平,牧原阶段性设立的是11元/公斤的成本目标。”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提出,在基因层面,目前技术已经可以达到胎产活仔数17头至18头,日增重1400克。但国内的实际生产中,胎产活仔数大概只有13头,日增重800克左右。这背后是环境影响了基因的表达,行业去环境偏差的空间很大。因此牧原围绕环境偏差进行优化。例如智能饲喂系统来管理和优化猪只饲养过程,减少人猪接触,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预防疾病传播、精准闭环管理等。

  除了在养殖技术层面的投入,秦英林还认为,要想达到11块的成本,不仅要把猪养好,还要把地种好,缩小中国的饲料成本和欧洲国家的成本差异。

  除了此前已与西湖大学合作成功推动的低豆日粮技术等外,秦英林透露,牧原已尝试种植1200亩高产大豆,产量远远超过了我国亩产平均数150公斤。

  对于降本,温氏股份总裁黎少松也认为,“是行业热门话题,也是永恒话题。”

  他表示,对比国际上一些优秀生猪养殖企业,目前我国企业的成本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不过对于如何降本,他认为此前行业普遍推崇的规模降本,并不一定能起到实际作用。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头部20家企业的产量已经逼近两亿头,大家都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但这背后还应该有一个适度规模的概念。规模应该和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匹配。过度追求规模,并不一定能降本。”他说。

  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也在发言中提及,因为老百姓追求的是更安全的食品和更低的价格,所以降成本永远是行业的一个方向。除此之外,他认为行业应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做好高端育种,生产出更优质的肉产品。

  行业数智化趋势已明

  推动降本的过程中,生猪养殖行业已清晰认识到:想把猪养好已步步离不开智能化,避不开数字化。近年来,以牧原股份为代表的养殖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了一系列适用于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

  黎少松在谈话中提及,就像养殖企业育种需要较长周期和足够的战略耐心一样,数智化是养殖行业的未来,但也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和耐心。相信在行业不断投入下,未来中国猪企的养殖成绩,也可以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委副总裁张从林也表示,智能化养殖模式在行业铺开后,对人力的依赖程度将大幅降低。同时通过运用智能化设备改善养殖环境,未来生猪养殖成本有望获得显著优化。科技助力下,龙头企业未来三至五年便有望实现11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疾病是影响基因表达的最大障碍。牧原建设的天网工程,就是为了抵御151种病毒、181种细菌和27种寄生虫,构建高健康猪群。”秦英林称,目前牧原已实现利用智能巡检设备进行环境检查监测、体温管理、猪群咳嗽管家、腹泻和猪只姿态等。利用智能化手段,养殖人员可以提前探知猪群状况,对病情提前干预治疗,大大降低疫病带来的成本损失。

  举例而言,牧原股份研发的生猪疾病预警设备,能够在猪群最初产生喷嚏声开始实现感知和预警,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饲养人员,及时大病化小,小病化了。而对于发生腹泻的猪群,养殖人员也可通过拍照上传现场情况,运用后台系统精准诊断病情和用药。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起牧原股份已向行业销售自研的养殖设备,如测温计、无针注射枪等。在本次大会上,牧原也和产业链上其他饲料、设备企业一起,专门设有自研产品的展销区域。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牧原结合自身养殖经验生产出的温度计,能够快速测出猪的体温,然后记录到关联手机,把温度纳入到饲养员的线上业务管理端口,实现精准监测,有序管理。而该公司近期最热销的无针注射器,可以有效减少因针头反复使用产生的猪病交叉感染,并精准控制打药量,有效降低用药成本等。

  “这些设备是牧原作为养殖者历经多年实践研发出来的,对比专业从事设备生产的企业而言,产品更适用于养殖环境,因此受到同行青睐。”牧原股份人士表示。

  牧原股份当前在数智化方面的投入完善,已覆盖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

  秦英林在大会上表示,牧原股份基于多年养殖过程中积累的原始生态数据,正在发力搭建产业互联平台,对行业实现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资源。

  未来牧原希望能够依靠数字物联网达成人与机器交互。例如饲料厂从加工到饲喂均通过机器实现,人力在其中仅起到维护作用。

  二育成本已低于自繁自养

  大型养殖集团在科技、环境、规模方面不断投入,成本优势与中小养殖企业不断拉大。

  本次大会上记者与中小养殖户沟通也了解到,在防疫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散户自繁自养成本已高于二次育肥,这也成为本轮景气周期下母猪存栏量一直未有大规模扩充的原因。

  “2024年以来,养殖盈利恢复,大型规模场对后市行情信心充足,且在饲料价格相对低位的情况下,补产能速度较快;而从中型养殖场角度来讲,考虑到养殖设施及人力成本、猪病零星散发或导致存栏受损,以及对长线行情的不确定性,2024年中型养殖场减少了长线预期操作——补栏能繁母猪,多选择二次育肥及仔猪补栏等短线操作。”卓创资讯生猪行业高级分析师容志发称,一方面,二次育肥可以减少养殖周期过长带来的高成本,另一方面,短线补栏对应的出栏时段更加灵活,同时亦可以避免长期育肥过程中猪病复发带来的风险。因此,2024年中型养殖企业能繁母猪存栏变化不大,较去年同期甚至下滑。

  容志发认为,由于2023年猪价长期低位运行,中小规模场及散户退市现象明显,不过受益于养殖技术的提升,大场产能去化程度不大。进入2024年,随着养殖盈利提升,大型养殖场产能陆续恢复,且增速较快;而由于中小散户前期亏损严重,长线补栏心态减弱,多进行短线操作,由此来看,后续产能或逐渐向规模养殖集团高度集中。

  从短线来看,当前中小养殖场及散户多进行仔猪补栏及二次育肥操作,养殖模式也在不断调整,由长周期二育过多到短周期二育(在猪价上行时段,补栏100—120公斤的生猪猪源,育肥0.5—2个月后出栏),投机性更强,对市场短时供应或造成一定冲击,尤其是节假日及需求旺季时段,或导致猪源供应短时增量明显,反而影响常规猪价涨幅

  针对目前中小散户积极布局二育市场的情况,牧原股份也在本次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宣布,将对旗下仔猪销售采取全年固定价格的新模式。

  具体而言,牧原股份或将对旗下仔猪采取三种新的定价方案,一是今年9月到明年2月期间,所有区域6kg仔猪销售价格统一为370元/头。二是把全国分成两个大区分别定价。两广江西等11个省份划归为大区一,猪价格按照400元/头销售;云贵川等8个省份划归为大区二,猪价格按照380元/头销售。三是按照上、下半年来定价。2025年1—6月份,大区一和大区二价格分别为470元/头、450元/头,2025年下半年大区一大区二各降100元/头。除了以上方案之外,牧原股份还承诺有保价服务,并且针对全年预定量给予不同优惠。

  “如此一来,客户就可以提前预知猪价格,并根据自己的养殖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模式。”秦英林表示。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