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
过敏原会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湿疹等,皮肤表层组织炎症反应,当炎症侵害到皮肤深层组织,多发生耳根、下腹部、背部、四肢内侧等皮肤处,此时皮肤出现红肿发炎,其后发生米粒至猪链球菌病 ,急性败血型病猪临床症状上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精神沉郁,共济失调,昏睡,全身皮肤广泛性出血,潮红腹下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
1、如出现休克症状,应该积极采取处理措施。查明病因,立即停止使用可疑的过敏原或是治病药物,对症处理是防治此病的根本。
2、减少人畜嘈杂声,创造安静环境,预防和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有利于发生过敏反应的猪恢复。
3、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强效维生素C和板青颗粒,抗应激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伪狂犬
伪狂犬病引起新生仔猪大量死亡,主要表现在刚生下的仔猪第1天还很好,从第2天开始发病,3~5天内是死亡高峰期,有的整窝死亡。发病仔猪表现出高热、食欲废绝、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呜叫、 流涎 、呕吐、拉稀、抑郁震颤,继而出现运动失调、间歇性抽搐、昏迷以至衰竭死亡,一旦发病,1~2天内死亡。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高达100%。剖检主要是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有时见到肺水肿、脑膜表面充血、出血。耳部、腹壁下等多处皮下毛细血管可见点状出血。
防治措施
治疗只有用疫苗进行强免,高免血清被动免疫适用于最初感染猪群中的哺乳仔猪,母猪的抗体通过初乳传给仔猪,母体源体可持续大约4~6周。母体被动免疫可以保护仔猪的致命感染。已发病或检查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阳性的猪场,建议所有的猪都应进行免疫。
猪链球菌病
链球菌种类多,属条件性致病菌。猪链球菌病在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发生 。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 ,猪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猪群中广泛分布,对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但大多数在3周龄~12周龄的仔猪暴发流行,尤其在断奶及混群时易出现发病高峰。临床症状上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精神沉郁,共济失调,昏睡,全身皮肤广泛性出血,潮红。腹下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
1、 细菌的敏感性、感染类型和给药途径。其中猪链球菌对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较高。
2、 大群的治疗和预防可以在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粉(每吨饲料加入1.5公斤)和黄连解毒散(每吨饲料加入4公斤)
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夏季高温蚊蝇较多情况更易发生,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在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情况下容易爆发该病,其传播途径非常多,最重要的是通过吸血昆虫(蚊蝇、疥螨)叮咬更易传播。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养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慢性附红细胞体病猪表现为消瘦、苍白,有的出现荨麻疹型或病斑型变态反应,一般在腹部皮下可见出血点。
防治措施
1、在该病流行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福诺欣,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
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死亡性。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急性猪瘟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有诊断价值的变化之一就是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猪腹下、四肢内侧、臀部等处出现红色的,指压不褪色的点状出血点或红斑。
防治措施
1、免疫接种。
2、及时淘汰隐性感染带毒种猪。
3、做好猪场、猪舍的隔离、卫生、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猪瘟病毒的侵入。
4、日常预防在饲料中加入黄连解毒散和速补21,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霉菌毒素中毒
猪霉菌毒素中毒就是猪采食了发霉饲料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春夏温暖多雨的季节更为严重,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发生霉菌毒素中毒。能直接引起皮肤出血的霉菌毒素主要是黑葡萄穗霉毒素。在无毛或少毛皮肤部位出现出血点。临床另一种常见的皮肤出血发生在种猪,尤其是经产母猪与大龄公猪,在其颈背部出现沿背中线分布的大量出血点,时间稍长成为密布的针头大黑点,但是患猪食欲、体温正常。人们常常误认是附红细胞体病,须仔细鉴别。
防治措施
1、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特别是种公猪、妊娠母猪和哺乳的仔猪对霉菌毒素十分敏感,不可饲喂,否则损失严重。
2、出现轻度中毒时,加强护理基本能够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