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专业化。核心竞争力是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希望的猪料、通威和海大的水产料、铁骑力士的鸭料、六和的肉鸡料、成农的教槽料都是专业化的代表。
第六,国际化。原料、人才、市场、管理都需全球整合资源。
笔者: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饲料行业粗放经营的还是占大多数,除了一些龙头企业之外,其他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十分低下,您认为,饲料企业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未来该如何去纠正?
张利庠:饲料企业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链的管理不能形成真正的一体化,缺乏核心竞争力。二是成本管理缺乏对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控制。理想的话,全价畜禽料每吨的制粒成本不能超过50元,全价水产料每吨的制粒成本不能超过70元;全价料的销售费用率不能超过6%,预混料的销售费用率不能超过10%,这就要看成本管理的功夫。三是饲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堪忧,主要是激励约束机制、素质模型为主的招聘任用机制和权利边界横向沟通的治理结构问题。四是信息化管理也有问题,主要是物流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和资源共享管理。
建议饲料企业在管理上追求适用原则,不求最好,只求最适合。学习大工业的先进管理手段;结合农业产业链的实际推广;人力资源管理从素质模型上强调“人适其事、事适其人”;信息管理上结合企业实际实施软件管理。
有序竞争是发展之门
笔者:随着今年猪价的升高,饲料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也大幅提高,对于企业来讲,该如何应对呢?
张利庠:农产品的涨价是全球性的,过去农产品的价格远远脱离其价值,现在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应该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今年年初,北京有一个高层论坛,主题就是企业如何应对高成本?饲料原料不但大幅上涨,而且有效供应不足,导致部分小厂家只好“关门待料”。
应对的措施主要有:第一,产业链一体化,尽量通过高价的猪价消化原料成本;第二,资本运营,实施高效率的有节奏的原料贸易组合,所谓“发展靠营销、赚钱靠采购”是也;第三,高成本时代更应该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防止粗放经营;第四,营销定位要准确,高质高价是定位、是常态,高质低价是无序竞争、是不正常的;第五,注意时间差,很多企业靠原料的储存抢夺市场最后是“撑不住”的,该提价时就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