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并未能如预期提振猪市,猪价不涨反跌,让不少养猪人直呼摸不着头脑。9月猪价呈现震荡下行趋势,从最高点8.8元/斤持续回落,到10月初跌至8元/斤以下,降幅接近7%。伴随猪价持续回落,养殖端盈利也出现下行。
同时,仔猪价格暴跌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近日披露: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9月份第3周(采集日为9月15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0.2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7.5%,同比下降72.1%。全国29个监测省份仔猪价格下降。仔猪价格连跌25周,创近两年半新低本轮仔猪价格从2021年3月第3周最高点93.86元/公斤开始下跌,截止9月第3周已连跌25周,30元/公斤整数关口已经岌岌可危。本轮下跌跌破每个整数关口的走势图如下:
猪市再度跌跌不休,养猪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质生产力”,为大家指明了一个方向——新质养猪。
9月26日,由播恩集团主办的双酸系列直播第46期《“新质养猪”的真相和假相》节目如期进行。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研究员/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小红,以及播恩集团广西特区督导/市场部负责人曾绍鹏,主持人凌健莹,围绕主题进行了讨论和分享,本篇带您回顾专家们的精彩观点。
1、如何理解新质养猪?
刘教授:习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养猪业又带来了很多新的思想。结合我们养猪行业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新质养猪”同样必须整合现代的科技创新资源,这是他的核心思想;同时引领我们的养猪产业往设施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的一个方向发展,从而形成高效的生产效率体制,为我们养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曾总:我们提到“新质养猪”,首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新型的高质量养猪”。但高质量养猪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社会的意义,第二个是对养猪人的意义。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四个维度来阐释什么叫“新质养猪”。一是绿色,二是清洁,三是高效,四是健康,这是新的高质量养猪的一个基本特征。
2、养殖规模是否越大越好呢?规模与效益之间有哪些真相跟假象呢
刘教授: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个规模到底大到什么样的程度?是不是无限的大?这几年,随着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行业集中度的上升非常快,形成了多家超大型的养殖企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过度的规模化也确实为企业经营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1、企业负债率的快速提升,出现了80%甚至超过100%的负债,而养猪业是一个微利的行业,很难支撑这种高负债率。
2、对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稍微有一些松懈就有可能造成亏损乃至带来生存压力。
3、规模太大尤其是单点规模过大,也为环保的管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规模和效益并非是成比例的关系,达到拐点之后,它就有下降的可能。企业经营应当从综合效益出发,选择适度规模,更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曾总:规模问题要从两个层面来思考:一是生产力是否具有先进性,在这个微利时代落后的就会被淘汰;二是投入不能太高,高投入就意味着高成本。我们可以看看养猪比较先进的欧洲国家,他们都是适度规模主导的养猪模式。
家庭农场的规模,按照投资跟效益的比率,我认为,应该是200头到500头之间是比较灵活的。一头猪一年赚两三百元,一年就是40~60万,这样就足够维持家庭收入,能够有一定抗周期风险的能力,能够维持长期经营。
家庭农场有一个优势,他是自有资产,不受融资成本的影响,可以不受行情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产节奏,生产更灵活,管理也更精细。我认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更能体现经营的效益,以及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
刘教授:家庭农场有几个核心要素:一是有30亩以上的自由的土地;二是要有自由的劳动力;三是要有一定的规模,年出栏500头以上。
乡村振兴的核心叫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就需要我们的家庭劳动力、家庭的资本资金回归到家乡去,让劳动力和资本在家乡产生价值,然后稳定地在家乡里面产生效益,也为家庭创造收入。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对于乡村振兴的产业回归,是有很大意义的。如果产业回归了,我们的乡村就有烟火气了。
3、推动绿色清洁的生产是不是就意味着成本的上升呢?清洁跟成本之间有哪些真相和假象?
刘教授:新质养猪有科技的驱动力在里面,通过科学技术含量的提升能保障养猪的效率的提升。一方面,通过一些新技术的导入来使我们的生产方式更加的绿色环保;另一方面,从生产管理的模式来讲,我们现在也强调绿色,比如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少打针,尽可能少用一些药物。绿色养殖,在推动高效养猪的同时,通过环境的改善也使环境更加符合猪本身的需要。
所以,我们从设施的改善、环境的提升、技术的一些新应用、管理水平提高……这些方面都会推动我们整个成本结构的优化,使我们的养猪效率更高。所以说,绿色清洁跟成本不是相互矛盾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一致的概念。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研究员/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小红
曾总:要做到清洁的营养跟清洁的环境,是要一定成本的。但这成本又体现在我们的猪的产肉效益上,经过核算,清洁养殖带来的效益更高。这就是清洁与成本的关系。
谈到清洁和成本的关系,我们还要谈到精准营养。大家按照产品的设计的营养需求去使用去应用,减少营养的浪费,同时不会浪费猪的生长潜力或因为浪费增加成本。使用清洁的饲料,对人也是清洁的。
我们的环境被清洁、营养被清洁了,最终成本反而更低。做好了这个东西,就叫“越清洁,越成本”,成本费越低,效益越高。
刘教授:精准营养有几个关键步骤。我们从精准的原料、精准的猪营养需求、精准的生产工艺控制、精准的智能化饲喂这些方面做到精准营养,最终在满足猪的需求的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4、当前行业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来引领产业。科技与生产效率存在哪些真相与假象呢?
刘教授:新质养猪非常强调科技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产业发展方面体现得是淋漓尽致的。一是种业振兴,品种培育的一些关键技术非常需要科技资源的整合;二是健康管理,特别是一些疫病净化的技术。一些防控疫病的技术,比如全进全出,对生产效益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养猪业的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规模的上升,对新技术特别是一些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需求是越来越高的,需要更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等科技资源的整合。这几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因为我们应用的场景比较丰富,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科技资源的整合需求更加迫切。
曾总:新质养猪还是需要科技引领,我们的营养体系也需要科学创新。特别是在生物技术方面,包括发酵技术、酶技术、菌酶协同技术等等,能够让营养体系达到新的高度。大家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还是应该要有新的认识,积极去了解和应用。比如智能化养猪,不是机器把人全部替代了,而是从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数据的分析观察还是需要人来去做的。
播恩集团广西特区督导/市场部负责人曾绍鹏
5、养殖户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贯彻新质养猪的理念,提升自己的经营水平呢?
刘教授:在当前的行业内卷的压力之下,我有以下三个建议:
1、大力提高设施化水平,包括硬件和软件;
2、健康养殖,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养殖者特别是家庭农场,应当加强协同合作,把防疫、营养、供应链等一些环节交给专业的第三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只专心养好猪,把效益进一步提升。
曾总:当前对于猪周期的问题,大家是比较关心的。低猪价要延续多长时间,我认为大家都很难预测,但是从客观的供需层面来讲,高猪价很难出现。大家没必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分析和预测行情,而应该把精力放到养好猪。
我认为现在养猪分为3派:
1、信息派,天天研究行情走势,怎么把控节奏,这种一不小心容易出现踏空;
2、金融派,我们前面说的很多高负债率的养殖企业就是这一类,当然他们对后市有自己的判断,无可厚非;
3、技术派,踏踏实实养好猪,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的就是这一派。
我认为在当前的低迷行情下,真正睡得着觉的,就是这类把技术干好,把事情认真做好的人。
当然卖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要对猪的不同阶段的饲料消耗做到心中有数,什么样的猪价下支持把它养得更大,找准这个平衡点,及时出栏。我认为家庭农场养猪要以技术为底盘,用好信息跟金融两个翅膀,养猪还是能达成高效的。
6、围绕新质养猪,播恩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曾总:我们展开了一个叫效能营养的概念。从动物跟营养两个维度,我们抓住标准、评估和应用3个基本点展开工作。标准包括评价的标准、原料的标准、养殖的标准等等,用产品去应用它,然后收集它的使用效果的数据来进行评估。我们希望通过效能营养,让大家养猪也变得高效。
刘教授:在这里也有一个建议。对于养猪而言,除了饲料的供应链,还有种源、销售等等多个环节的问题需要解决。我希望播恩能有更多机会跟一些同行、一些志同道合的单位一起来合作,围绕着家庭农场的需求,帮他们做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合作共赢。在当前的微利时代,大家完全有合作的基础。
此次直播,中国养猪网、猪兜、猪易传媒、北斗农科、蓄牧思维、播恩live、播恩视频号七大平台进行了同步转播,获得了63.2万+的曝光关注。
↓点击识别二维码,回看直播精彩要点↓
部分网友留言:
播恩双酸直播间
您对于本文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互动!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