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中东局势间接影响震荡或偏强)
上周五,BMD毛棕上涨0.32%,报收4115林吉特/吨,短期日线价格重心逐渐上移。基本面看,6月马棕库存预计增速放缓、印度短期频频洗船、国内中短期库存预计增加,短期并无明显利多。周末美国下场攻击了伊朗核武设施,伊朗表示可能展开报复,中东局势逐渐升级,今晨国际原油高开低走。美盘方面,上周五,CBOT大豆及豆油小幅走弱,今日开盘CBOT豆油高开几乎平开,周末事件暂时对国际植物油的影响不大。后期继续关注中东局势,国际原油价格的中长期走势将对植物油价格有一定影响。美豆新作播种即将结束,短期关注6月底公布的美豆新作种植面积报告。美国生柴政策暂时平静,由于美豆油全球出口量很少且供需预期近弱远强,短期国际豆棕现货价差并未走强,EPA政策对国际棕榈油需求暂无明显影响。中长期美豆油生柴原料的供给,需要美豆油价格走高给出美豆更好的压榨利润来实现。国内方面,上周五国内油脂震荡,近期外资等席位仍在积极参与做多油脂。基本面看,短期国内大豆压榨量维持在峰值水平,中期国内豆油仍趋季节性增库。国内棕榈油中短期库存预计继续回升,因5-6月船期采购量较为充足。国内菜油近端库存压力仍在,中加关系背景下菜油供需仍是近弱远强预期。中短期,美豆油生柴政策及国际原油可能继续给与油脂支撑。操作上,短多持有,踏空者谨慎追多。
花生:(关注新作震荡持续)
上周五,国内花生盘面弱势震荡。基本面看,8月中旬河南春花生上市之前,国内旧作花生是消耗库存阶段,国内将是供需双弱、库存低位、价格抗跌。另外,河南春花生播种延后、收获预计偏晚,持货商有挺价的意愿。新作方面,国内新作花生预期增面积,河南山东花生播种几乎结束。前期局部干旱,短期河南山东出现明显降雨,新作增产预期仍在。后期关注产区天气,若新作增产兑现,走势继续偏空,10-11价差仍有走强可能。
豆粕:(逢低做多,注意止盈)
周五美豆11月收于1060.5,跌0.59%。主要原因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天气有利于作物生长,周末前多头获利平仓抛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12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净销量为539,500吨,显著高于上周以及四周均值。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75,200吨,一周前为58,100吨。5月下旬以来连粕反弹的逻辑是现货供需转宽松的预期在盘面上迅速体现,而美豆围绕中枢波动无明显趋势,暂时难以压制连粕盘面跌向更低的位置,此外油脂中短期基本面转宽松、预期利多的生柴题材频繁生变、难以把握,趋势交易主力资方的目光可能阶段性转向双粕(当前市场关注点再度转向油脂)。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现货基差的分析逻辑直接套用到盘面上,目前国内豆粕现货的继续转宽松是毋庸置疑的,但期货盘面则叠加着很多溢价(油粕跷跷板、天气溢价、贸易战溢价、巴西贴水溢价等等)。盘面的逻辑跟现货不一样,或者说盘面是远期的现货,跟即期的现货比自然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盘面跌下来之后就存在做多的机会。另外,盘面猪价的下跌与盘面豆粕的上涨也是可以对应上的。近期盘面猪价向下突破,已经印证生猪远期供应量大,蛋白消费将保持旺盛。操作上,此轮连粕的反弹对于溢价的反映相对充分,但前提是美豆维持平稳运行,而今美豆中枢上移,意味着连粕的波动区间也将上移,建议多单谨慎持有,关注美豆回调风险。
生猪:(供应充足,震荡偏空)
近期盘面走势震荡略偏强,短期受降雨天气、局部供应收紧影响,现货价格小幅反弹养殖端挺价情绪相对支撑近月合约价格走势,远月合约受调减100万头左右能繁母猪政策提振为主,部分高成本养殖主体存在去产能意愿,但中期供应仍显宽松,生猪降重周期预计仍较长,6月份日均出栏压力预计环比增加,现货供应压力陆续释放,气温升高需求支撑乏力,均拖累盘面走势。且行业头部企业养殖成本在12.5-12.7元/斤附近,仍有较好的养殖利润,产能去化节奏短期并不乐观。且钢联数据显示,五月份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均有小幅增加,而五月份新出生仔猪数环比明显增加,对应今年四季度育肥猪出栏压力仍较大,生猪价格中长线预期仍是下行趋势,反弹空间受限。盘面可持续关注布局空单机会,反套建议谨慎持有。
玉米:(小麦托市再增一省,支撑玉米价格走势)
上一交易日隔夜美玉米基准合约收低1.1%,美玉米主产区天气良好拖累美玉米市场价格。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12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玉米净销量为903,800吨,较上周高出14%,但较四周均值减少6%。2025/26年度美国玉米净销售量为155,000吨,一周前是减少了29,600吨。交易商称,陈作玉米和新作玉米销售量均符合贸易预期,总销量较一周前创下的六个半月低点高出39%。国内方面,河南启动小麦托市收购政策后,上周五安徽省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提振市场看涨心态,玉米现货价格走势持续偏强,销区玉米价格推升高位后下游采购意愿相对受限,且目前销区小麦入场价优于玉米,近期小麦饲用替代量进一步提升,亦降低下游对玉米采购的热度。连盘方面,上周初期盘面在进口储备玉米投放的消息扰动下有所走弱,随后反弹延续震荡行情。上周进口玉米拍卖尚未落地,且消息传闻数量较少,仅短暂扰动盘面走势。在小麦托市价格支撑及玉米市场库存同比偏低供应趋紧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在三季度走势预期仍偏乐观,价格上方主要受到小麦饲料替代及政策性粮源投放供应的压力,盘面建议延续逢低布局多单操作,若出现政策粮投放相关传闻则盘面将面临回调风险,因而盘面操作建议仍以短多为主,持续关注市场相关消息。
白糖:(长线逢高沽空不变,短期关注美原糖和欧白糖方向)
无论是国际原糖还是国内郑糖,近期都到了非常关键的位置。对于国际原糖来说,四年来最低点的支撑力度仍需要测试,短期关注巴西糖成本价格上沿的支撑,但长线来看,国际原糖或仍将持续偏弱,只要不出现明显恶劣天气变化,国际食糖供需格局将继续趋向宽松,原糖的短期反弹可能性存在,但论转折点太早。对于国内郑糖来说,目前已经处于国内24/25榨季成本区间,三次测试5600元/吨一线支撑力,目前来看,确实存在一定支撑,但长线来看,若如预期进口,全年国内食糖供需几乎不存在紧张的情况,目前,对比沿海加工糖价格,进口糖(配额外)已经给出了不错的利润,配额内进口糖利润空间更大,预计今年加工糖厂的进口配额或物尽其用,长线将对国内糖价形成一定压力,长线维持逢高沽空看法不变,预期郑糖短期反弹空间不大,可以继续关注原糖反弹力度,若原糖反弹乏力,郑糖上方空间关注整数位压力关口。
棉花:(基本面矛盾仍在酝酿,随宏观波动为主)
基本面而言,随着临近年度末期,旧作库存紧张现象越发凸显,BCO5月棉花商业库存数据所示,月环比去化69万吨,同比减少31.5万吨,主要系进口配额紧张预期下进口量较少和纱厂产能扩增后刚需采购所致。据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5月我国棉花进口量4万吨,环比(6万吨)减少2万吨,减幅33.9%;同比(26万吨)减少22万吨,减幅86.3%。前期现货销售基差和91正套因此相对偏强,不过目前由于下游承接有限,基差逐步滞涨。新作由于今年种植面积环比增加,天气扰动有限下,年度产量维持高位甚至可能再创新高,对于棉价上方造成较强压制。此外,需要关注的是不同于前期轧花厂后点价资源较多,当下形势主要是纱厂后点价较多,需要考虑纱厂大量点价催化上涨的可能性,不过纱厂还是有别于轧花厂的处境,毕竟后者成本端固定,而前者有纱价的价格变量传导。需求侧,下游目前进入传统淡季,现货方面,棉花交投略有好转,纺企多以阶段性采购为主,棉纱价格走弱交投走淡,下游纱厂亏损增加,布厂多以小单散单为主,成交清淡。开机方面,纱厂和布厂小幅下降开机率。工业库存方面,下游企业维持原料情况,产品累库的态势。综合而言,基本面矛盾仍在酝酿,旧作库存偏低是目前不可避免的话题和驱动,但新作丰产亦是事实且当下需求较弱,因此盘面多以宏观为主驱动而展开波动,周末以伊冲突升级,美国入场轰炸伊朗核设施,作为反击伊朗议会批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原油或因此高开而带动商品情绪,提振棉价。中期,随着交易逻辑往新作和需求疲软靠拢,棉价或承压为主。
上周五,BMD毛棕上涨0.32%,报收4115林吉特/吨,短期日线价格重心逐渐上移。基本面看,6月马棕库存预计增速放缓、印度短期频频洗船、国内中短期库存预计增加,短期并无明显利多。周末美国下场攻击了伊朗核武设施,伊朗表示可能展开报复,中东局势逐渐升级,今晨国际原油高开低走。美盘方面,上周五,CBOT大豆及豆油小幅走弱,今日开盘CBOT豆油高开几乎平开,周末事件暂时对国际植物油的影响不大。后期继续关注中东局势,国际原油价格的中长期走势将对植物油价格有一定影响。美豆新作播种即将结束,短期关注6月底公布的美豆新作种植面积报告。美国生柴政策暂时平静,由于美豆油全球出口量很少且供需预期近弱远强,短期国际豆棕现货价差并未走强,EPA政策对国际棕榈油需求暂无明显影响。中长期美豆油生柴原料的供给,需要美豆油价格走高给出美豆更好的压榨利润来实现。国内方面,上周五国内油脂震荡,近期外资等席位仍在积极参与做多油脂。基本面看,短期国内大豆压榨量维持在峰值水平,中期国内豆油仍趋季节性增库。国内棕榈油中短期库存预计继续回升,因5-6月船期采购量较为充足。国内菜油近端库存压力仍在,中加关系背景下菜油供需仍是近弱远强预期。中短期,美豆油生柴政策及国际原油可能继续给与油脂支撑。操作上,短多持有,踏空者谨慎追多。
花生:(关注新作震荡持续)
上周五,国内花生盘面弱势震荡。基本面看,8月中旬河南春花生上市之前,国内旧作花生是消耗库存阶段,国内将是供需双弱、库存低位、价格抗跌。另外,河南春花生播种延后、收获预计偏晚,持货商有挺价的意愿。新作方面,国内新作花生预期增面积,河南山东花生播种几乎结束。前期局部干旱,短期河南山东出现明显降雨,新作增产预期仍在。后期关注产区天气,若新作增产兑现,走势继续偏空,10-11价差仍有走强可能。
豆粕:(逢低做多,注意止盈)
周五美豆11月收于1060.5,跌0.59%。主要原因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天气有利于作物生长,周末前多头获利平仓抛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12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净销量为539,500吨,显著高于上周以及四周均值。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75,200吨,一周前为58,100吨。5月下旬以来连粕反弹的逻辑是现货供需转宽松的预期在盘面上迅速体现,而美豆围绕中枢波动无明显趋势,暂时难以压制连粕盘面跌向更低的位置,此外油脂中短期基本面转宽松、预期利多的生柴题材频繁生变、难以把握,趋势交易主力资方的目光可能阶段性转向双粕(当前市场关注点再度转向油脂)。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现货基差的分析逻辑直接套用到盘面上,目前国内豆粕现货的继续转宽松是毋庸置疑的,但期货盘面则叠加着很多溢价(油粕跷跷板、天气溢价、贸易战溢价、巴西贴水溢价等等)。盘面的逻辑跟现货不一样,或者说盘面是远期的现货,跟即期的现货比自然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盘面跌下来之后就存在做多的机会。另外,盘面猪价的下跌与盘面豆粕的上涨也是可以对应上的。近期盘面猪价向下突破,已经印证生猪远期供应量大,蛋白消费将保持旺盛。操作上,此轮连粕的反弹对于溢价的反映相对充分,但前提是美豆维持平稳运行,而今美豆中枢上移,意味着连粕的波动区间也将上移,建议多单谨慎持有,关注美豆回调风险。
生猪:(供应充足,震荡偏空)
近期盘面走势震荡略偏强,短期受降雨天气、局部供应收紧影响,现货价格小幅反弹养殖端挺价情绪相对支撑近月合约价格走势,远月合约受调减100万头左右能繁母猪政策提振为主,部分高成本养殖主体存在去产能意愿,但中期供应仍显宽松,生猪降重周期预计仍较长,6月份日均出栏压力预计环比增加,现货供应压力陆续释放,气温升高需求支撑乏力,均拖累盘面走势。且行业头部企业养殖成本在12.5-12.7元/斤附近,仍有较好的养殖利润,产能去化节奏短期并不乐观。且钢联数据显示,五月份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均有小幅增加,而五月份新出生仔猪数环比明显增加,对应今年四季度育肥猪出栏压力仍较大,生猪价格中长线预期仍是下行趋势,反弹空间受限。盘面可持续关注布局空单机会,反套建议谨慎持有。
玉米:(小麦托市再增一省,支撑玉米价格走势)
上一交易日隔夜美玉米基准合约收低1.1%,美玉米主产区天气良好拖累美玉米市场价格。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12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玉米净销量为903,800吨,较上周高出14%,但较四周均值减少6%。2025/26年度美国玉米净销售量为155,000吨,一周前是减少了29,600吨。交易商称,陈作玉米和新作玉米销售量均符合贸易预期,总销量较一周前创下的六个半月低点高出39%。国内方面,河南启动小麦托市收购政策后,上周五安徽省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提振市场看涨心态,玉米现货价格走势持续偏强,销区玉米价格推升高位后下游采购意愿相对受限,且目前销区小麦入场价优于玉米,近期小麦饲用替代量进一步提升,亦降低下游对玉米采购的热度。连盘方面,上周初期盘面在进口储备玉米投放的消息扰动下有所走弱,随后反弹延续震荡行情。上周进口玉米拍卖尚未落地,且消息传闻数量较少,仅短暂扰动盘面走势。在小麦托市价格支撑及玉米市场库存同比偏低供应趋紧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在三季度走势预期仍偏乐观,价格上方主要受到小麦饲料替代及政策性粮源投放供应的压力,盘面建议延续逢低布局多单操作,若出现政策粮投放相关传闻则盘面将面临回调风险,因而盘面操作建议仍以短多为主,持续关注市场相关消息。
白糖:(长线逢高沽空不变,短期关注美原糖和欧白糖方向)
无论是国际原糖还是国内郑糖,近期都到了非常关键的位置。对于国际原糖来说,四年来最低点的支撑力度仍需要测试,短期关注巴西糖成本价格上沿的支撑,但长线来看,国际原糖或仍将持续偏弱,只要不出现明显恶劣天气变化,国际食糖供需格局将继续趋向宽松,原糖的短期反弹可能性存在,但论转折点太早。对于国内郑糖来说,目前已经处于国内24/25榨季成本区间,三次测试5600元/吨一线支撑力,目前来看,确实存在一定支撑,但长线来看,若如预期进口,全年国内食糖供需几乎不存在紧张的情况,目前,对比沿海加工糖价格,进口糖(配额外)已经给出了不错的利润,配额内进口糖利润空间更大,预计今年加工糖厂的进口配额或物尽其用,长线将对国内糖价形成一定压力,长线维持逢高沽空看法不变,预期郑糖短期反弹空间不大,可以继续关注原糖反弹力度,若原糖反弹乏力,郑糖上方空间关注整数位压力关口。
棉花:(基本面矛盾仍在酝酿,随宏观波动为主)
基本面而言,随着临近年度末期,旧作库存紧张现象越发凸显,BCO5月棉花商业库存数据所示,月环比去化69万吨,同比减少31.5万吨,主要系进口配额紧张预期下进口量较少和纱厂产能扩增后刚需采购所致。据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5月我国棉花进口量4万吨,环比(6万吨)减少2万吨,减幅33.9%;同比(26万吨)减少22万吨,减幅86.3%。前期现货销售基差和91正套因此相对偏强,不过目前由于下游承接有限,基差逐步滞涨。新作由于今年种植面积环比增加,天气扰动有限下,年度产量维持高位甚至可能再创新高,对于棉价上方造成较强压制。此外,需要关注的是不同于前期轧花厂后点价资源较多,当下形势主要是纱厂后点价较多,需要考虑纱厂大量点价催化上涨的可能性,不过纱厂还是有别于轧花厂的处境,毕竟后者成本端固定,而前者有纱价的价格变量传导。需求侧,下游目前进入传统淡季,现货方面,棉花交投略有好转,纺企多以阶段性采购为主,棉纱价格走弱交投走淡,下游纱厂亏损增加,布厂多以小单散单为主,成交清淡。开机方面,纱厂和布厂小幅下降开机率。工业库存方面,下游企业维持原料情况,产品累库的态势。综合而言,基本面矛盾仍在酝酿,旧作库存偏低是目前不可避免的话题和驱动,但新作丰产亦是事实且当下需求较弱,因此盘面多以宏观为主驱动而展开波动,周末以伊冲突升级,美国入场轰炸伊朗核设施,作为反击伊朗议会批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原油或因此高开而带动商品情绪,提振棉价。中期,随着交易逻辑往新作和需求疲软靠拢,棉价或承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