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刚说到玉米的上涨不能太激动,因为大概率不会持续太久,可能很快就要变脸,结果刚说完,今天山东玉米果然就再次下跌了,并且是哗哗落价。
为啥又跌了呢?
原因无他,上量又增加了。
玉米上量为什么增加?主要有3个原因:
一是价格达到了预期。
虽然说市场都看涨玉米,但其实没有那么贪心,随着近期山东华北玉米持续上涨,再次登上了2400元/吨以后,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部分贸易主体的心理预期了。
所以,上量自然要增加。
二是东北玉米入关。
前段时间是东北涨,山东也涨,但是山东涨幅较快,再次与东北价差拉大,于是东北玉米入关再次有利。
这也不是啥新鲜事,之前也已经上演过多次,只不过是历史重演而已。
所以,随着东北玉米再次进入华北市场,玉米上量也随之增加。
三是转战小麦的贸易商增加。
现在小麦行情是一片大好,遍地开花,原因就是几波极端天气过后,市场对于小麦的看涨情绪大增,而小麦呢,更是硬气上涨。
这也使得部分贸易主体腾仓转战小麦的意愿增加,所以玉米的上量也就多了。
不过不用担心,玉米不会大落,因为玉米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变,充其量只是震荡波动,发生大风险的几率很小。
那我们为什么说玉米下跌未必是坏事,可能还是好事呢?
因为玉米下跌,也就相当于释放了部分供应压力。
现在玉米市场情绪也是绷得很紧,当前玉米上涨并不是因为缺粮,而是因为惜售。
虽然说今年进口玉米大幅折腰,但是就算是一点儿不进口了,也不至于说国内就缺玉米了。
基层卖粮速度快,提前见底,这是事实,但是并不是说没粮了,而是都集中到了贸易环节,而自从年后玉米持续上涨以后,贸易主体对玉米的看涨情绪也水涨船高,惜售情绪比较明显,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但是过度惜售并不是什么好事,前期惜售涨价,但很可能会加大后续市场的供应压力,反而可能会扰乱后续市场的节奏。
而现在玉米上量增加,价格下跌,也相当于给后续市场减压。
另一方面,也会调整市场的情绪节奏。
如果从供需来说,进口玉米大幅减少,以及生猪产能反弹,这意味着玉米供需即便是没的缺口也是呈偏紧状态的。
这对玉米是有利的,但是玉米要真正涨起来,还要看市场的情绪节奏。
而事实经验证明,如果市场情绪过度一致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动作过于一致,结果反而可能事得其反,这一点在生猪市场中就已经上演过多次了。
所以,现在玉米这么一跌,反而也能给市场情绪降降温。
那么,玉米还能涨吗?
我们认为,玉米依然是向上的趋势,但能涨多高则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小麦的行情及替代情况。
小麦与玉米互为顶底,小麦上涨必然也会拉升玉米向上的空间,而小麦流入饲用的量级也会影响玉米的走势。
第二,玉米市场的情绪,包括供需双方对玉米行情的预判等。
第三,生猪行情节奏,尤其是二次育肥的节奏,会影响对饲料的需求,进而影响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
所以别着急,让玉米再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