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以来,国内豆粕市场呈现“现货价格攀升、基差快速拉涨”。
现货价格与基差同步走强
近期国内连粕主力M09围绕3000点上方震荡,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基差也同步走强。据Mysteel数据跟踪,截至4月22日,豆粕现货均价达到3684元/吨,较月初的3131元/吨上涨了17.66%;东北地区豆粕基差从月初300元/吨飙升至1000元/吨以上,华北也涨至800元/吨以上,创年内新高。综合考量,此轮行情主要由供应紧张、需求回暖及政策扰动共同驱动。
油厂低开机率且库存骤降
据Mysteel数据跟踪,4月上旬全国油厂平均开机率不足30%,为年内最低水平。部分油厂因原料衔接不畅(如东北、华北等地区)被迫停机或限量开单,导致豆粕产量锐减。近段时间大多油厂开机持续低位,尽管近期陆续恢复,但前期积压合同导致提货压力缓解仍待时日。
据Mysteel对国内主要油厂调查数据显示:2025年第16周,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大幅下滑,全国豆粕库存仅29.05万吨,较3月底下降49.84%,较去年同期减少35.6%,全国油厂豆粕库存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多数地区部分油厂出现“零库存”现象,下游饲料厂持续处于库存消化状态,开机难以保障,工厂限量提货加剧市场抢购情绪。
需求有所回暖及贸易局势扰动
清明节后,生猪二次育肥及禽类存栏回升,饲料厂刚性采购增加,养殖补库需求释放,国内豆粕市场需求回暖。据Mysteel数据跟踪,豆粕日度成交量从3月底的10多万吨跃升至4月下旬的20-30万吨,需求环比增长明显。另外,菜粕进口受加拿大100%关税限制,价格优势消失,饲料企业回调豆粕添加比例,一定程度上也支撑着豆粕消费。市场刚性需求支撑,豆粕行情上涨。
此外,进口大豆到港延迟以及关税扰动也有一些影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3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1710.9万吨,同比减少7.9%,进口量阶段性收缩。4月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美豆进口基本停滞,转向巴西采购的船期衔接存在空档期,预计4月到港量仅800多万吨,难以满足压榨需求。巴西大豆收割进度虽已达92.5%,但中北部降雨阻碍装运,且升贴水报价上涨,推升进口成本,部分油厂因采购成本高企选择延迟压榨,进一步加剧供应缺口。同时中美关税博弈若升级,美豆进口完全停滞将迫使中国依赖南美,但巴西仓储及物流瓶颈或可能引发新一轮供应危机。
短期而言,受港口通关问题影响,油厂开机恢复节奏缓慢,下游饲料企业豆粕物理库存较低,各地区工厂压车现象严重,导致下游提货困难,推动豆粕现货价格走强。库存重建仍需时日,供应紧张局面短期难改,五一节前备货对价格暂有支撑。而5-6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2300万吨,油厂开机率将持续恢复至50%以上,叠加国储大豆投放,供应压力将显现,中期供需逆转,价格或将承压。尽管当前通关政策或将供应释放延迟,但若市场情绪转向,需关注供需节奏转换,警惕现货价格快速回调风险。
总而言之,25年4月豆粕现货与基差走强是“低库存+低开机+强预期”的共振结果,但需警惕5月后南美到港压力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市场博弈重心已从短期供需转向中长期进口成本与贸易局势,持续跟踪油厂开停机数据及巴西升贴水报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