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关税看玉米,玉米市场一片模糊;抛开关税看玉米,玉米反而一片清晰。
很多人还陷在玉米的迷糊阵里,原因就是还在分析关税给玉米带来的影响,但其实关税对于玉米来说更像一个障眼法,只是遮挡住了玉米的真实行情,让人看不清,但其实玉米的真实行情一点儿没变。
我们来回顾下玉米的脉络就明白了:
首先是今年年后,玉米开始涨价。
为什么涨价?
政策支撑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年都没过完呢,中储粮就开始发布增储的消息了,这信号还不明显吗?
其次,另一个原因就是市场预期今年进口玉米数量大幅回落。
请注意,这时候美国还没发起关税战呢,但是从进口玉米的情况来看,就已经是一个全面回落的状态了。
当时就已经有机构预计,今年进口玉米可能会回落到配额以内,也就是720万吨以内。
第三,就是国内玉米供需偏紧。
受去年玉米减产以及质量下降影响,国内玉米供需呈现偏紧格局,尤其是后期养殖端旺季发力,就会有利于玉米上涨。
这是之前玉米看涨的主要逻辑,那我们现在再来看,现在这个逻辑变了吗?
并没有。
关税影响的只是第二个因素,即进口玉米。
但是影响有限。
因为本来即便美国不发动关税战,我们今年的进口玉米预期也是大幅回落的,关税战只不过是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而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最新的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里显示,考虑到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以后,美玉米进口数量减少,于是将本年度玉米进口数量预测值下调至700万吨。
这和之前市场预期的720万吨以下正好相符,所以关税战只是进一步确定了进口玉米数量的回落,而并没有增加新的看涨因素。
所以,之前玉米市场的反应显然是情绪化的。
而这时候,还有一件事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那就是近期玉米拍卖升温,而采购明显缩量。
说明什么?
说明中储粮也在借势走货。
随着关税扰动,玉米看涨情绪上升,玉米拍卖成交较好,且出现小幅溢价,这时候当然是抓紧时间增加拍卖啊。
而相反采购就要缩量,所以从这波操作也可以看出,这也是在借关税的东风。
采购缩量也说明并不看好这波玉米的上涨,不会为这波情绪买单。这同时也说明政策对玉米的态度很明显,即托底意图很明显,玉米有危险的时候,会马上出手。
但不会主动去拉升玉米,尤其是当玉米市场情绪快速升温的时候,政策可能还有些回撤。
所以,在明了了政策的态度,以及进口玉米情况以后,就会明白,国内玉米行情依然要回归到国内的供需层面上。
这就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养殖业现在没有明显起色,之所以不着急采购玉米,一方面是在等定向稻谷的拍卖,另一方面也是小麦收获近在眼前,替代几率大增,所以根本不着急。
而深加工呢,利润缩水后,开机率明显下降。
这一点从山东玉米的表现上就可以看出来。
最近山东深加工门前的到货车数量并不算多,也就是三四百辆,但是依然有下跌的。
说明啥?
说明深加工采购意愿并不高。
别看现在又涨了,但是原因大家都知道,因为大风。
这波大风可以说是袭卷大江南北,山东自然也不例外,在大风天气影响下,上量必然下降,那么玉米涨价也就是必然的了。
但是不出意外,过两天风停天暖,上量稍一增加,玉米价格还得跌回去。玉米虽然长期看涨,但显然现在还不是时候呢。
所以说,玉米市场并不乱,只要抛开关税再看玉米行情,就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