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涨了,并且涨得轰轰烈烈,并且是国内国外齐涨。
不过,先别激动,因为这回的上涨和前几年不一样,虽然也是国内外齐涨,但是驱动不一样。
前几年是全球供需错配引发的供应链中断以后,市场恐慌性囤粮,但现在不是,近期国际玉米虽然也出现了上涨,但是是源于一份报告。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供需报告显示,全球玉米供需紧张超过市场预期,于是玉米价格应声上涨。
但是最近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称玉米供需紧张可能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因为真正供需紧张的是美玉米自己。
怎么回事呢?
因为从报告情况来看,美玉米的库存用量比低于近10年来的均值,表明美玉米供需趋紧,而美国更需要通过玉米价格上涨来鼓励农民去播种更多的玉米。
于是,就有了全球玉米上涨的结果。
这个质疑一出,市场的目光也开始从南美转到了北美。
因为之前全球市场对于玉米的预期都停留在南美国家上,比如巴西和阿根廷,但是现在显然,美玉米的情况就不乐观。
根据报告显示,2024/25年度美玉米产量预期为148.67亿蒲,同比下降了3.1%。
而出口预期则为24.50亿蒲,同比则增长了6.9%。
而消费方面,饲料消费小幅下降,但是乙醇用量则有所增加,所以在产量下降,而消量增长的情况下,美玉米的库存用量比就下降到了10.19%,不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也低于近10年以来的均值。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受天气影响,美玉米产量不断被调低,减产几乎已不可避免。
而另一方面,消费却在增加,尤其是乙醇消费。
比如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截至2月第一周,乙醇日均产量就达到了108.2万桶,已高于实现美国农业部目标所需水平。
而预计本年度乙醇使用的玉米用量将达到55.88亿蒲,也高于美国农业部的预期目标。
于是,受此影响,全球玉米应声上涨,其中美玉米价格被上调至4.35美元/蒲,但市场认为还不止,还得继续上涨。
那事实是否真如此呢?或者说抛开美玉米,全球玉米真实供需情况又是如何呢?
其中主要关注3个地区的玉米产量情况就可以了解大概了。
第一个南美的巴西。
提到玉米实在不能不提巴西,也更不能忽视巴西,因为巴西这两年的风头正盛,尤其是全球玉米出口上,更是超过了美国,坐上了全球玉米出口的头把交椅。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巴西玉米的供应情况对全球玉米市场有直接影响。
而目前来看,市场最担忧的就是巴西二季玉米因为大豆收获延迟的原因出现了延播的现象。
从目前进度看,巴西二季玉米播种面积为36%,而去年同期为59%,确实出现了延播现象。
但是延播并不意味着一定减产,具体还要看后续玉米生长情况。
而此前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曾预计,2025年巴西玉米出口量大概率会增加,或将达到4200万吨,虽然相比2023年创纪录的5556万吨要少,但是相比去年的3781万吨要高。
这也让全球玉米市场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再看乌克兰呢,从目前情况来看,乌克兰本年度玉米出口量为1347.2万吨,同比去年减少了约8.1%,而考虑到俄乌冲突还在持续,所以对后续乌克兰玉米的出口并不持乐观态度。
而欧盟方面玉米产量变化不大,但进口量依旧维持高位,可能在2000万吨左右。
由此看来,全球玉米供需确实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背后也必然有炒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