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玉米市场确实“反常”。
一是山东一直作为全国玉米价格的风向标,但今年山东这个风向标却失灵了。都说“涨看山东”,结果山东不仅没涨反而频频下跌。
二是东北产区涨势强劲。通常来说,东北作为玉米的第一大产区,因为粮源多,因此价格一直是全国最底部,而且往往涨势也不高,但今年确实是个例外,其他地区都频频下跌,东北玉米却频频上涨。
三是贸易商集体“缺席”。在粮食购销领域贸易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从玉米上市以来,很少见到贸易商的身影。
种种原因使得年前玉米一直震荡弱行,在没有其他政策层面的动作的前提下,年前玉米基本已成定局。有变现需求的农民基本已出手,而有各企业的年前备货也基本到了尾声,剩下的就是查漏补缺,收收余粮了。

大家的关注点自然也就全集中到了年后。虽然市场上普遍对于年后玉米走势仍然看法不一,但是有3个局面基本已成定局。
一、年后贸易商收购情绪看涨
贸易商年前“缺席”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受去年的影响,很多贸易商吃了亏,不敢再冒进。去年玉米价格大起大落,而今年价格仍然让人看不懂,所以为了稳妥起见,大部分贸易商一直在观望。
二是玉米市场博弈剧烈。一面是种植成本增加的惜售,一面是企业来回调价的试探性磨合,玉米一直震荡不已,没有出手的机会。
三是今年玉米的底部价格已抬高,这大概是贸易商最为迟疑的原因之一。因为一旦出手建库万一后续玉米下跌,势必又将会套牢,所以宁可错失机会也不敢再冒险了。
但是随着年前购销接近尾声,玉米的售粮进度并不慢。再加上玉米质量分化,越往后干粮价格越坚挺。因此年前已有部分贸易商开始出手收购了,而年后的收购情绪会继续增长,毕竟年前没有大动作,那就是把宝全押到了年后了,大概率都是在等年后那一波地趴粮的集中上量。
会不会真的集中上量还不知道,但是至少年后贸易商的收购情绪会明显看涨。
二、年后需求看涨
自玉米秋收上市以来,价格就并不低,企业为了降低风险,也多是保持低库存,随采随用。即便是年前备货,也并不会大量建立库存,大概库存维持在40多天左右,这就意味着大概到了3月份时库存见底,又将开启新一轮的需求。不过大概率仍是会延续低库存的操作。
而从长期来看,玉米的需求也呈上涨之势。
一方面是玉米质量分化后,越到后期优质粮源越来越少,会变得越来越“抢手”;另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生猪养殖到下半年会迎来拐点,养殖盈利好转自然饲用需求增加,对玉米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三、价格长期看涨
阶段性来看,市场普遍认为年后地趴粮的集中上量会导致玉米有一跌,但是如果抛开这一跌往后看,玉米的走势基本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趋势,利涨的因素很多。
一方面是玉米市场流通期较长,后期优质干粮大概率要发力,另一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易涨难跌,因此对国内粮价也有一定的支撑。三是山东作为北方重要的销区,需求有明显缺口,而华北玉米受损后难以支撑山东的需求量,最终还需要东北粮来补充,而根据当前的行情,东北粮想要入关,山东只能提价。
所以虽然阶段性来看,玉米难免会有波动,但是总体来看,玉米的底部已经明显抬高。
文章来源:新农观
一是山东一直作为全国玉米价格的风向标,但今年山东这个风向标却失灵了。都说“涨看山东”,结果山东不仅没涨反而频频下跌。
二是东北产区涨势强劲。通常来说,东北作为玉米的第一大产区,因为粮源多,因此价格一直是全国最底部,而且往往涨势也不高,但今年确实是个例外,其他地区都频频下跌,东北玉米却频频上涨。
三是贸易商集体“缺席”。在粮食购销领域贸易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从玉米上市以来,很少见到贸易商的身影。
种种原因使得年前玉米一直震荡弱行,在没有其他政策层面的动作的前提下,年前玉米基本已成定局。有变现需求的农民基本已出手,而有各企业的年前备货也基本到了尾声,剩下的就是查漏补缺,收收余粮了。

大家的关注点自然也就全集中到了年后。虽然市场上普遍对于年后玉米走势仍然看法不一,但是有3个局面基本已成定局。
一、年后贸易商收购情绪看涨
贸易商年前“缺席”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受去年的影响,很多贸易商吃了亏,不敢再冒进。去年玉米价格大起大落,而今年价格仍然让人看不懂,所以为了稳妥起见,大部分贸易商一直在观望。
二是玉米市场博弈剧烈。一面是种植成本增加的惜售,一面是企业来回调价的试探性磨合,玉米一直震荡不已,没有出手的机会。
三是今年玉米的底部价格已抬高,这大概是贸易商最为迟疑的原因之一。因为一旦出手建库万一后续玉米下跌,势必又将会套牢,所以宁可错失机会也不敢再冒险了。
但是随着年前购销接近尾声,玉米的售粮进度并不慢。再加上玉米质量分化,越往后干粮价格越坚挺。因此年前已有部分贸易商开始出手收购了,而年后的收购情绪会继续增长,毕竟年前没有大动作,那就是把宝全押到了年后了,大概率都是在等年后那一波地趴粮的集中上量。
会不会真的集中上量还不知道,但是至少年后贸易商的收购情绪会明显看涨。
二、年后需求看涨
自玉米秋收上市以来,价格就并不低,企业为了降低风险,也多是保持低库存,随采随用。即便是年前备货,也并不会大量建立库存,大概库存维持在40多天左右,这就意味着大概到了3月份时库存见底,又将开启新一轮的需求。不过大概率仍是会延续低库存的操作。
而从长期来看,玉米的需求也呈上涨之势。
一方面是玉米质量分化后,越到后期优质粮源越来越少,会变得越来越“抢手”;另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生猪养殖到下半年会迎来拐点,养殖盈利好转自然饲用需求增加,对玉米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三、价格长期看涨
阶段性来看,市场普遍认为年后地趴粮的集中上量会导致玉米有一跌,但是如果抛开这一跌往后看,玉米的走势基本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趋势,利涨的因素很多。
一方面是玉米市场流通期较长,后期优质干粮大概率要发力,另一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易涨难跌,因此对国内粮价也有一定的支撑。三是山东作为北方重要的销区,需求有明显缺口,而华北玉米受损后难以支撑山东的需求量,最终还需要东北粮来补充,而根据当前的行情,东北粮想要入关,山东只能提价。
所以虽然阶段性来看,玉米难免会有波动,但是总体来看,玉米的底部已经明显抬高。
文章来源:新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