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实施2019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计划,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监测计划,改进抽样方式,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增强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据悉,今年的监测计划突出“三个调整”:
一是重点完善随机抽样。抽样城市由原来省会城市固定、另外两个地级市一年内固定,改为省会城市固定、另外两个地级市每季度随机确定。加强生产基地随机抽样,要求每个监测地级市提供比抽样基地数原则上多一倍的基地名单,由抽样人员随机确定;
二是重点加大“三前”抽样比例。生产基地(种植养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产地运输车、暂养池、屠宰场等“三前”(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抽样比例由2018年的27.0%提高到2019年的50%,加强生产指导;
三是重点增加禁用药物参数。在2018年调整监测参数增幅29.8%的基础上,重点增加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中禁用兽药参数8项,监测参数增至130项,增幅6.6%。监测品种仍重点抽检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5大类老百姓日常消费量大的大宗鲜活农产品,约110个品种4.37万个样品。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力求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今年计划中提到要加大“三前”抽样比例,就是强化从畜禽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监管监测,将监管端口前移,有利于进行风险管控。
此外,对于畜禽产品生产过程中兽药的使用,准入门槛也是越来越高,继2018年1月12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发布第2638号公告,决定停止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使用于食品动物后,今年的计划中又增加了畜禽产品中禁用兽药参数8项,监测参数增至130项,增幅6.6%,可见国家对食品动物生产中使用兽药的监管日趋严格。
对于畜禽养殖企业来说,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要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既是对自身生产经营负责,也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