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河沿子镇哈尔萨哈勒村种植户闫子光的青贮玉米地里,大型青贮收获机轰鸣作业,饱满的玉米秸秆经过粉碎、压缩后,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随行的运输车辆。闫子光介绍,今年他种植了300亩玉米,预计亩产4吨左右,目前青贮玉米已订购一空。
为了抢抓青贮饲料储备关键期,大河沿子镇积极协调机械、人力,全力推进青贮原料收获工作,为牲畜越冬备足“口粮”。该镇农业发展中心干部阿力波勒森说:“我们抢抓晴好天气抢收,共投入3台收获机、10辆运输车,预计9月中旬完成全部收割任务。”
近年来,大河沿子镇坚持把发展青贮饲料作为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引导农民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种养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有效推动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该镇不仅拥有标准化的万头牛养殖基地、万只种羊繁育基地,还建有占地3500余亩的养殖园区,有养殖专业合作社29家、养殖大户185户,存栏各类畜禽91660头(只),秋冬季每日消耗饲草料750吨。大河沿子镇党委委员仝军表示,后续将精准调配专业机械和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收割、运输、储存各环节,严格把控青贮饲料质量,以“颗粒归仓”的扎实举措,为冬季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为了抢抓青贮饲料储备关键期,大河沿子镇积极协调机械、人力,全力推进青贮原料收获工作,为牲畜越冬备足“口粮”。该镇农业发展中心干部阿力波勒森说:“我们抢抓晴好天气抢收,共投入3台收获机、10辆运输车,预计9月中旬完成全部收割任务。”
近年来,大河沿子镇坚持把发展青贮饲料作为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引导农民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种养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有效推动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该镇不仅拥有标准化的万头牛养殖基地、万只种羊繁育基地,还建有占地3500余亩的养殖园区,有养殖专业合作社29家、养殖大户185户,存栏各类畜禽91660头(只),秋冬季每日消耗饲草料750吨。大河沿子镇党委委员仝军表示,后续将精准调配专业机械和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收割、运输、储存各环节,严格把控青贮饲料质量,以“颗粒归仓”的扎实举措,为冬季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