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玉门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紧盯重点场户、薄弱环节,突出抓好畜禽补栏出栏、调入调出关键节点,做实“五到位”有效推动产地检疫工作深入开展。
县乡两级配合到位。市畜牧中心主管副主任亲自挂帅,多次带领动物卫生监督干部,与乡镇衔接沟通产地检疫工作,得到了乡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乡镇不断完善改进工作措施,将产地检疫申报、管理工作延伸到了村组场户,形成县、乡、村三级检疫监管体系,有力推动产地检疫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人员安排落实到位。各乡镇均实行“官方兽医+协检员”工作模式,定岗、定人、定职责,配备官方兽医1名,专门负责检疫申报资料审核、过程监管及出证记录等工作。聘用协检员若干名,负责耳标佩戴、现场检查及情况反馈上报等工作。至目前,全市各乡镇共配备官方兽医12名,协检人员21名,形成乡镇基层“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技术指导及时到位。采取下乡指导与平台交流等多种方式,系统指导乡镇人员调整电脑配置、下载出证软件、登录填写操作以及现场检查、资料保存等工作流程。建立“乡镇检疫监管交流”微信群、QQ群,及时解决出证工作的遇到的困难问题,构建起县乡两级交流沟通的桥梁平台,有力推动产地检疫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规范引导准确到位。向各乡镇下发了《关于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出证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确保乡镇出证人员人手1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认真坚持产地检疫“五个不放过”总原则,严格落实检疫申报条件标准。工作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纠正规范,持续规范出证行为,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有力推动产地检疫工作规范深入开展。
出省调运监管到位。专门安排官方兽医负责该项工作,积极与各乡镇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兽医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查拍照留影等制度规定,层层核查,科学规范,从严把关,切实把好出省动物检疫监管关口。
全年全市共开展产地检疫各类动物7100批次、107.1万头(只),其中出省检疫210批次、4.9万头(只);检测“瘦肉精”样品360份,结果均为阴性。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2641头(只)。12个乡镇产地检疫率、“瘦肉精”检测合格率、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有力保障了畜牧产业发展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县乡两级配合到位。市畜牧中心主管副主任亲自挂帅,多次带领动物卫生监督干部,与乡镇衔接沟通产地检疫工作,得到了乡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乡镇不断完善改进工作措施,将产地检疫申报、管理工作延伸到了村组场户,形成县、乡、村三级检疫监管体系,有力推动产地检疫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人员安排落实到位。各乡镇均实行“官方兽医+协检员”工作模式,定岗、定人、定职责,配备官方兽医1名,专门负责检疫申报资料审核、过程监管及出证记录等工作。聘用协检员若干名,负责耳标佩戴、现场检查及情况反馈上报等工作。至目前,全市各乡镇共配备官方兽医12名,协检人员21名,形成乡镇基层“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技术指导及时到位。采取下乡指导与平台交流等多种方式,系统指导乡镇人员调整电脑配置、下载出证软件、登录填写操作以及现场检查、资料保存等工作流程。建立“乡镇检疫监管交流”微信群、QQ群,及时解决出证工作的遇到的困难问题,构建起县乡两级交流沟通的桥梁平台,有力推动产地检疫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规范引导准确到位。向各乡镇下发了《关于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出证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确保乡镇出证人员人手1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认真坚持产地检疫“五个不放过”总原则,严格落实检疫申报条件标准。工作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纠正规范,持续规范出证行为,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有力推动产地检疫工作规范深入开展。
出省调运监管到位。专门安排官方兽医负责该项工作,积极与各乡镇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兽医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查拍照留影等制度规定,层层核查,科学规范,从严把关,切实把好出省动物检疫监管关口。
全年全市共开展产地检疫各类动物7100批次、107.1万头(只),其中出省检疫210批次、4.9万头(只);检测“瘦肉精”样品360份,结果均为阴性。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2641头(只)。12个乡镇产地检疫率、“瘦肉精”检测合格率、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有力保障了畜牧产业发展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