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查!哀牢山遇难者被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来源:综合共青团中央、新京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中国退役军人公众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镇沅发布 2021-11-24 15:49:36| 查看:
次
11月13日,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四名队员,进入哀牢山进行野外作业失联。经全力搜救,本月22日,四人被先后发现于2号补给点附近,不幸遇难。
11月23日21时50分,四名失联人员遗体已移交失联人员单位。由于哀牢山山形陡峭,地理环境复杂,四名地质工作人员遗体转运工作十分艰难。搜救人员带着遗体,22日一天才走了400米。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称,这些失联人员,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曾经都当过兵。
从四名调查员失联当天起,很多人十分关注搜救进度。得知四人遇难消息后,大家十分痛心。他们被困哀牢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遇难原因尚在调查,但根据搜救现场视频以及对搜救队员的采访,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四位调查员当时面临的是怎样的困境。
哀牢山有多险?
视频中,我们从搜救队的视角看到,哀牢山腹地山高林密、悬崖陡峭。进入山里的小路非常湿滑,粗壮树干直接横在道路中间。一些山坡非常陡,有的可以达到70度的坡度。即使是当地人,也很少进入哀牢山深处。
参与救援的茶城阳光救援队队长张进春说,他们救援队都是普洱当地人,之前只在哀牢山外围远看过山脉,但从未进过哀牢山,“哀牢山虽然从外面看起来绿树葱葱,烟雾缭绕很优美,但真正走进去却非常险恶。”
山中工作三大难点
野兽出没
搜救队员称,曾在山中遇到狗熊,需用爆竹、明火驱逐。
失温
地质专家说,失联人员可能面临最危险的情况是失温和脱水。
失温不只是感到冷。失温症又称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时的现象。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
失温通常在极寒冷天气下发生,但如果淋雨或在潮湿的环境下被冷水浸透,失温也可能在4~5℃的天气发生。体温过低会影响大脑的思考,造成不能及时采取防护措施,这使得失温更加危险。
茶城阳光救援队队长张进春介绍:“山林里气温比较低,山下12℃,山顶最低气温仅有2℃。”四名队员进山作业失联的第二、三天,14、15日,都有降雨。这符合失温发生的条件。
迷路
哀牢山中虽有小路,但经常有枝干、流水横在路上,难以通行。且树高林密,肉眼难以分辨出路径前往的方向。
降雨使山中能见度大大降低,更会干扰路线判断。且下过雨的山路更加湿滑难行,山上的泥土非常松软,脚踩下去就往下陷。
罗盘失灵,没有信号
4人此次进山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带有罗盘、工兵铲、铁锹等工具和约1天半的口粮。但现场发现,遇难人员所携带的罗盘失灵,4台定位设备均未打开。
参与救援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员谭章说,山顶上有雨有雾,且四位地质队员去找样点的时候,机械罗盘出现故障,所以失联队员一直在兜圈子,没有到达样点。山上没有手机信号,四位队员也没有带卫星电话,没法和外界联络。
搜救队分析,在绕路过程中,哀牢山地势险要,气温骤降,补给物资不够,四人很可能失温致死。其中一名遇难人员被找到时“衣服掀到上面,肚子露出来,脸上带着微笑”。谭章说,这是“低体温死亡的症状”。
战友得知消息很痛心
22日,曾经的战友李先生得知了张金榜的死讯。李先生和张金榜是2015年武警黄金部队新兵连的战友。
李先生回忆道:“我们是同批兵,一起入的伍,当时在新兵连,我们一起训练、聊天,他平时非常踏实,训练也很认真,我记得他是左手写字,字迹非常漂亮。”
后来,他们各自退伍转业,分别被分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下属单位,“他是昆明单位,我是成都单位。”李先生表示,他们的工作项目大致相同,都是日常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
目前,各项善后事宜正在开展,遇难原因也正在调查中。
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已换成黑白页面,对遇难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沉痛哀悼。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表示,将慰问遇难者家属,宣传遇难者先进事迹,积极帮助家属子女解决实际困难。
地质勘探员们常年忙碌在一线。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他们为掌握全国森林资源状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员的默默付出,让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我们对因公殉职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
最沉痛的哀悼!
我们向在一线展开搜救的所有工作人员致敬!
我们向所有地质工作者致敬!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