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河南省召开全省农业农村恢复重建工作会,就全力以赴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努力实现大灾之年全省粮食和农业取得较好收成作出具体部署。
抓好秋粮生产管理、夺取秋粮丰收。
一是抓紧抓好绝收地块改种,力争少减产。全省570万亩绝收地块改种是当前农业生产恢复最紧迫的任务。各地要加大投入,尽快排除田间积水,晒田散墒,因地制宜改种甜糯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绿豆、毛豆等短生育期粮食作物和萝卜、白菜、空心菜等蔬菜作物。
二是加强受灾地块管理,力争不减产。全省有900万亩受灾农作物过水之后土壤肥力流失严重,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农作物生长恢复,力争不减产。
三是全面搞好无灾地块管理,力争多增产。从目前情况看,没有受灾的6600万亩秋粮作物和3600万亩经济作物长势较好,呈现增产趋势,有望部分弥补受灾损失。各地尤其是豫南和豫西丘陵旱区,要动员指导农民全面抓好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控,力争多增产,以丰补歉。
突出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突击打捞处理死亡畜禽。前期全省已打捞处理死亡畜禽1024万头只,还剩240多万头只。各地要尽快打捞死亡畜禽,做到应捞尽捞、彻底打捞,确保近两天全部打捞完毕。同时,因地制宜及时进行处置。
二是全面开展消毒消杀。死亡畜禽打捞处理完后,要组织直升机、无人机等设备,对过水农田、村庄和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掩埋点等关键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同步做好杀蚊蝇灭鼠工作。
三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各级要加密疫情监测,对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的畜禽及时补免补防,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力争退水半个月内实现畜牧生产基本恢复正常。
尽快修复水毁农业设施和全面开展灾后农村环境整治。其中,对损坏较轻、需要局部修复的高标准农田,要纳入农田水利设施整治,一并进行修复;对需要重建的高标准农田,要纳入省发展改革委灾后修复、重建项目库,按项目建设程序尽快开展重建。
据悉,为了做好农业恢复重建工作,河南省已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亿多元,另外还有5亿多元将于近日下达。此外,对全省绝收地块改种所需种子由省里负责提供,对发放现金的地块要先补种、再发放;对绝收地块每亩补助50元整地费,要核实发放;对受灾较轻的904万亩农作物每亩补助25元叶面追肥,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实施。
抓好秋粮生产管理、夺取秋粮丰收。
一是抓紧抓好绝收地块改种,力争少减产。全省570万亩绝收地块改种是当前农业生产恢复最紧迫的任务。各地要加大投入,尽快排除田间积水,晒田散墒,因地制宜改种甜糯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绿豆、毛豆等短生育期粮食作物和萝卜、白菜、空心菜等蔬菜作物。
二是加强受灾地块管理,力争不减产。全省有900万亩受灾农作物过水之后土壤肥力流失严重,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农作物生长恢复,力争不减产。
三是全面搞好无灾地块管理,力争多增产。从目前情况看,没有受灾的6600万亩秋粮作物和3600万亩经济作物长势较好,呈现增产趋势,有望部分弥补受灾损失。各地尤其是豫南和豫西丘陵旱区,要动员指导农民全面抓好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控,力争多增产,以丰补歉。
突出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突击打捞处理死亡畜禽。前期全省已打捞处理死亡畜禽1024万头只,还剩240多万头只。各地要尽快打捞死亡畜禽,做到应捞尽捞、彻底打捞,确保近两天全部打捞完毕。同时,因地制宜及时进行处置。
二是全面开展消毒消杀。死亡畜禽打捞处理完后,要组织直升机、无人机等设备,对过水农田、村庄和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掩埋点等关键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同步做好杀蚊蝇灭鼠工作。
三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各级要加密疫情监测,对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的畜禽及时补免补防,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力争退水半个月内实现畜牧生产基本恢复正常。
尽快修复水毁农业设施和全面开展灾后农村环境整治。其中,对损坏较轻、需要局部修复的高标准农田,要纳入农田水利设施整治,一并进行修复;对需要重建的高标准农田,要纳入省发展改革委灾后修复、重建项目库,按项目建设程序尽快开展重建。
据悉,为了做好农业恢复重建工作,河南省已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亿多元,另外还有5亿多元将于近日下达。此外,对全省绝收地块改种所需种子由省里负责提供,对发放现金的地块要先补种、再发放;对绝收地块每亩补助50元整地费,要核实发放;对受灾较轻的904万亩农作物每亩补助25元叶面追肥,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