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广播电视台共同发起的《走进标杆企业解码产业天府》——德康专场活动举行。本次活动深入探访德康在智能化养殖、种源育种、屠宰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的创新实践,服务“世界餐桌”的发展故事。
活动邀请了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产业链伙伴与媒体共同参与,通过企业参观、主题沙龙、签约授牌等环节,全面展示德康集团作为“链主”企业在推动畜牧产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标杆作用。
启动仪式上,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杨晓发表致辞。她表示,《走进标杆企业》是川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国必先强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部署,紧密围绕四川产业发展大局,联手多家厅局单位,开展的具体实践。德康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多年来深耕畜禽养殖、屠宰食品加工领域,构建了从种源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并通过“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有效带动农户增收,为全省农业建圈强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次活动走进德康集团,将以一线调研、供需对接、宣传发布等形式,通过四川卫视《四川新闻联播》、四川乡村频道、四川观察APP等渠道,全方位展示德康集团的产业发展经验和四川农业优势产业建圈强链成效。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宗明在致辞中表示,四川是全国畜牧业大省,是国家唯一批准的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畜牧业是四川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企业永远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标杆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引路明灯。而德康,就是四川畜牧行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代表,是全省农牧企业可学可鉴的标杆范例。
走进“走进标杆”,是为了更好地“争当标杆”,“解码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复制推广”。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全省更多畜牧市场主体从德康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找准方向,更期待德康充分发挥行业“链主”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也希望川台等媒体朋友持续支持四川畜牧业发展,深度挖掘以德康为代表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让更多人看见四川畜牧业的新面貌、感受四川发展的新活力。
德康集团董事长王德根在致辞中分享了德康践行“新质生产力”、打造行业标杆的实践。
他表示,德康以科技创新筑牢“好猪”根基,打造猪业“中国芯”。自2013年开始构建种猪自主繁育体系以来,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德康种猪重点经济性状在全国92家核心育种场中位列第一,实实在在把“好猪出好肉”落到了实处。
德康以多赢互惠模式联农富农,绘就乡村振兴蓝图。2025年仅上半年,德康新式农场户均代养费就达80万元,充分体现了德康联农带农模式的创新效益。未来,德康将面向全国1700万中小规模养殖户,对标国际领先,节粮减排,助农增收,以“产业旺”带“农民富”助“乡村兴”,实现真正的多方共赢。
德康以欧标“好肉”守护餐桌品质,擦亮“川猪”金字招牌。德康通内斯全欧标屠宰及肉食品加工项目,是德康对标欧盟、接轨国际的关键一步,接下来将持续对标,树立川猪品质新标杆,不仅让全国消费者吃上真正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品质肉,更要助力“川猪”品牌自豪地走向世界。
智养好猪,链通未来
德康集团通过智能化养殖系统、自主可控育种体系、全程可溯源食品安全管理以及中德合作的高标准加工技术,构建起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闭环。
在现场参观环节,嘉宾们深入德康通内斯食品加工车间,亲眼见证了欧盟标准下的生猪屠宰、分割流程,感受到科技为传统畜牧带来的深刻变革。
【科普环节:如何挑选一块好猪肉?】
在活动现场,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动物营养学博士、德康集团生猪事业部营养研发经理郑辰为来宾带来了一场实用的“猪肉品质课”。想要挑到安全又美味的好猪肉,不能只看“颜值”,更要关注背后的品质管控与生产工艺。德康冷鲜肉从养殖到上市,始终坚持高标准,为您提供放心选择:
柔嫩多汁源于科学排酸:德康冷鲜肉在0-4℃环境中经过12-24小时的科学排酸处理,肉质更加柔嫩,风味物质得到充分积累,口感与营养俱佳。
八大绝招铸就高标准品质:从人道的二氧化碳致晕、精准的火焰燎毛,到智能分级、科学排酸、低温分割与全链条质检,德康以出口欧盟的标准严格把控每一环节,确保猪肉安全、洁净、品质稳定。
一码溯源,信息透明可信: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猪只来源、养殖环境、检疫报告等全流程信息,真正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让您吃得明白、吃得安心。
授牌仪式与战略签约
活动现场,四川广播电视台为德康集团颁发“产业发展观察点”标牌,标志着德康在智能化、标准化、链主化方面的实践获得高度认可。
同时,德康集团与多家供应链企业完成战略签约,未来将在优质猪肉产品供应、食品安全保障、标准共建、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川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授牌仪式后,活动还隆重举行了“畜牧产业建圈强链倡议”联合发布环节。德康集团作为链主企业,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产业链合作伙伴、科研院校、家庭农场代表等,共同构建更加高效、稳定、可持续的现代畜牧产业生态。
高质量会客厅:共话“建圈强链”
在主题沙龙环节,政府代表、企业高管、科研专家与养殖户代表围绕“建圈强链德康经验”“建圈强链四川方案”展开对话。
德康集团总裁姚海龙表示,作为四川畜牧产业“链主”企业,我们理解“链主”绝非“单打独斗型龙头”,而是引领产业升级的“行业担当者”——既是产业链“锻长补短建新”的筑基者,也是上下游贯通、左右岸协同的协同者,更是产业转型的升级者。链主引领产业升级,关键是攻坚行业“卡脖子”难题、构建“大带小”机制、搭创新共享平台,通过筑基、协同、升级,形成“龙头引领、中小协同、农户受益”生态,实现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支撑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四川农业大学朱砺教授指出,四川畜牧产业一直保持在全国的领先水平,是四川的传统优势产业。当前,制约我们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方面最亟待突破的“卡脖子”环节还比较多。我们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产业发展上来,真正围绕产业问题开展科研,做真科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猪舍里,真正实现产业融合,成果直接转化。
四川农业大学方正锋教授指出,我们不能再把畜牧业仅仅看作是养殖端的事情,而必须树立“食品导向”的全产业链思维。四川正在大力推进“1+1+8”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营养调控和技术创新如何扮演关键角色?在养殖源头,通过精准营养调控,为高品质猪肉打下坚实基础。在加工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猪肉价值的最大化提升。在产学研用协同上,共同树立品质标准,打造四川猪肉的品牌信誉。三者环环相扣,才能有力支撑起万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
本次《走进标杆企业》活动在德康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德康集团现代化实践的肯定,更是对四川畜牧产业迈向万亿级的有力助推。德康将继续以科技为引擎、以链主为担当、以品质为基石,推动四川从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贡献德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