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猪场养殖过程中,猪病的防治是保障猪群健康和养殖效益的关键。不同的猪病具有不同的症状和特点,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治疗用药。本文将对常见的猪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等,按病种分类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症状、治疗用药,并附上病例图片和药品图片,旨在为终端养殖户提供全面、实用的参考。
二、常见猪病及治疗用药
(一)猪瘟症状表现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病猪突然发病,高热稽留,体温可达41℃-42℃,精神极度沉郁,皮肤和黏膜有针尖状出血点,往往来不及出现其他症状就迅速死亡。
急性型:体温升高,稽留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潮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带有黏液或血液,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如抽搐、痉挛等,病程一般1-2周。
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消瘦、贫血、生长缓慢,体温时高时低,皮肤有陈旧性出血斑或坏死痂,病程可达数月,最终因衰竭死亡。治疗用药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确诊猪瘟,通常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病毒扩散传播。
在发病早期,可尝试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黄芪多糖等,配合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如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等,同时给予病猪支持疗法,如补充电解质、维生素等,以缓解症状,但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难以从根本上治愈猪瘟,所以防控重点在于预防。
猪身呈粉白色,臀部有紫色斑块,背景为蓝色,体现了猪瘟病猪皮肤出现出血斑的症状。
(二)猪伪狂犬病症状表现
仔猪:新生仔猪不吃奶而抢奶咬架;用手抓仔猪,仔猪有疼痛感尖叫;不吃奶发烧昏睡;眼结膜充血,口吐白沫;有的前肢强直,有的壁叉,有的八字腿,有匍匐前进;有尾根,耳尖,肌肉震颤;有呕吐或腹泻而拉的是黄粘稀;有的不由自主地前冲,后退或转圈。
保育猪:体温升高至41度左右,咳嗽,腹式呼吸,流脓鼻涕,打喷嚏,鼻有分泌物,耳尖发绀,腹泻,卧地不起,有神经症状;应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这也是伪狂犬病与其它咳嗽、气喘等疾病区别之一。
怀孕母猪:产前1天食欲下降,有的根本不吃,咳嗽,稍微有点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1度左右,第二天流产,早产和产死胎,弱胎;第三天恢复食欲。
治疗用药
控制继发感染,可采用水+泰妙菌素+vc,注射双黄连+头孢噻肟钠,氧氟沙星,氟夲尼考,泰床菌素。然后强免,仔猪滴鼻0.5至1头份,中猪2至3头份,母猪3头份。建议打武汉科前HB-98株伪狂犬病活疫苗。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症状表现
急性型:主要是导致病猪的耳朵皮肤变成蓝紫色,并伴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加速,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障碍。
妊娠母猪患病后,往往会在妊娠中后期突然发生流产或者产出死胎,即使产出活仔猪,也会在一段时间后死亡。
哺乳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严重的呼吸障碍,体温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42℃左右,并伴发腹泻。
由于新生仔猪只有较弱的抵抗力,感染该病后的死亡率非常高,最高时能够达到80%以上。
慢性型:较大年龄的猪感染后往往呈慢性经过,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猪群的生育率严重下降。
断奶仔猪、育成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
另外,由于猪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体内抗体水平降低,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毒或者细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生产能力不断降低。
隐性型:成年猪感染后往往呈现隐性发病经过,有时会表现出咳嗽症状,外观与健康猪相似。
治疗用药
免疫接种蓝耳病灭活疫苗是猪蓝耳病主要的防病措施之一。对猪蓝耳病中已经发病的猪群可采用对症疗法,如强力霉素、金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连续使用数天,控制细菌感染;饲料中补充多种维生素;在发病区,对肉猪可用弱毒疫苗紧急免疫接种;非疫区和种畜最好不用弱毒疫苗,以免有后遗症。
在猪场养殖过程中,猪病的防治是保障猪群健康和养殖效益的关键。不同的猪病具有不同的症状和特点,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治疗用药。本文将对常见的猪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等,按病种分类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症状、治疗用药,并附上病例图片和药品图片,旨在为终端养殖户提供全面、实用的参考。
二、常见猪病及治疗用药
(一)猪瘟症状表现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病猪突然发病,高热稽留,体温可达41℃-42℃,精神极度沉郁,皮肤和黏膜有针尖状出血点,往往来不及出现其他症状就迅速死亡。
急性型:体温升高,稽留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潮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带有黏液或血液,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如抽搐、痉挛等,病程一般1-2周。
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消瘦、贫血、生长缓慢,体温时高时低,皮肤有陈旧性出血斑或坏死痂,病程可达数月,最终因衰竭死亡。治疗用药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确诊猪瘟,通常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病毒扩散传播。
在发病早期,可尝试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黄芪多糖等,配合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如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等,同时给予病猪支持疗法,如补充电解质、维生素等,以缓解症状,但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难以从根本上治愈猪瘟,所以防控重点在于预防。
猪身呈粉白色,臀部有紫色斑块,背景为蓝色,体现了猪瘟病猪皮肤出现出血斑的症状。
(二)猪伪狂犬病症状表现
仔猪:新生仔猪不吃奶而抢奶咬架;用手抓仔猪,仔猪有疼痛感尖叫;不吃奶发烧昏睡;眼结膜充血,口吐白沫;有的前肢强直,有的壁叉,有的八字腿,有匍匐前进;有尾根,耳尖,肌肉震颤;有呕吐或腹泻而拉的是黄粘稀;有的不由自主地前冲,后退或转圈。
保育猪:体温升高至41度左右,咳嗽,腹式呼吸,流脓鼻涕,打喷嚏,鼻有分泌物,耳尖发绀,腹泻,卧地不起,有神经症状;应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这也是伪狂犬病与其它咳嗽、气喘等疾病区别之一。
怀孕母猪:产前1天食欲下降,有的根本不吃,咳嗽,稍微有点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1度左右,第二天流产,早产和产死胎,弱胎;第三天恢复食欲。
治疗用药
控制继发感染,可采用水+泰妙菌素+vc,注射双黄连+头孢噻肟钠,氧氟沙星,氟夲尼考,泰床菌素。然后强免,仔猪滴鼻0.5至1头份,中猪2至3头份,母猪3头份。建议打武汉科前HB-98株伪狂犬病活疫苗。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症状表现
急性型:主要是导致病猪的耳朵皮肤变成蓝紫色,并伴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加速,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障碍。
妊娠母猪患病后,往往会在妊娠中后期突然发生流产或者产出死胎,即使产出活仔猪,也会在一段时间后死亡。
哺乳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严重的呼吸障碍,体温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42℃左右,并伴发腹泻。
由于新生仔猪只有较弱的抵抗力,感染该病后的死亡率非常高,最高时能够达到80%以上。
慢性型:较大年龄的猪感染后往往呈慢性经过,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猪群的生育率严重下降。
断奶仔猪、育成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
另外,由于猪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体内抗体水平降低,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毒或者细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生产能力不断降低。
隐性型:成年猪感染后往往呈现隐性发病经过,有时会表现出咳嗽症状,外观与健康猪相似。
治疗用药
免疫接种蓝耳病灭活疫苗是猪蓝耳病主要的防病措施之一。对猪蓝耳病中已经发病的猪群可采用对症疗法,如强力霉素、金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连续使用数天,控制细菌感染;饲料中补充多种维生素;在发病区,对肉猪可用弱毒疫苗紧急免疫接种;非疫区和种畜最好不用弱毒疫苗,以免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