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其他猪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仔猪水肿病及其有效防控

来源: 网络   2025-07-04 16:44:50   查看:  次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在各地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造成仔猪水肿病的原因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肠毒血症,造成以头部、眼睑、耳部等处水肿、共济失调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有高度致死性疾病。

  1.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因素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传递是通过小肠吸收以母乳而获得,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7-35天.所以断奶后易发病。

  2.消化功能不健全

  在仔猪阶段,猪胃肠内缺乏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难以消化蛋白质。其会损伤小肠绒毛,同时由于蛋白质不能彻底分解,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不良。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3.断奶对猪的应激

  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肠胃内的消化酶不断增加,但由于断奶应激,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有所下降。而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的水平,从而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而发生水肿。

  4.饲料因素

  与消化功能不健全原因类似。

  5.饲养条件

  突然改变饲养条件及饲养方式易使肠道微生物群发生平衡失调,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而发生水肿。

  6.其他因素

  其它诱因如过早断奶、环境改变、疫苗接种、气候突变、运输、冷热刺激等应激原刺激致使肠道正常菌群体系失调.也就导致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

  本型少见,突然发病,卧地不起,全身肌肉及四肢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呼吸极度困难迅速死亡。多数见不到症状,突然死亡,病程仅1-2h。

  2.急性型

  本型多见,常为急性发病,有的食欲减退或完全停止,体温一般正常,有的高达40.5℃,共济失调,无目的乱冲、乱撞或作转圈运动,有的两前肢跪地,后肢直立或四肢下卧,突然向前猛跃。不能站立或爬行,强迫行走时,四肢乱蹬。有时发生呕吐,皮肤有水波动感。其主要特征是:眼睑严重水肿,颈部、头部发“胖”或水肿,其次是神经症状: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病程一般12-24h。

  3.慢性型

  本型少见,头部、眼睑水肿明显,精神萎顿,卧地不起。病初时及时对症治疗可痊愈。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病程2–4天。

  三、预防及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1.减轻仔猪断奶后营养应激的影响

  合理的早期断奶可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加快仔猪的生长。但早期断奶对仔猪来说是一种应激,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母子分离的心理应激:二是仔猪从分娩舍到保育舍的环境应激;三是仔猪营养从母乳转向饲料的营养应激。为此,则应在断奶前及早开始补料来过度适应,可以减轻仔猪断奶后营养应激的影响。

  2.降低仔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

  仔猪早期断奶后胃酸分泌少。各种蛋白酶的活性低,尤其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料。因此,断奶后3周内仔猪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应高于19%,其中植物蛋白不应高于15%。

  3.补铁

  仔猪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引起继发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导致腹泻和水肿病的发生。为此,仔猪应在3日龄内股内侧注射牲血素、铁钻针、丰血宝等补铁补血剂。

  5.疫苗预防

  14-18日龄仔猪注射者水肿病的多价灭活疫苗,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6.断奶前后驱虫

  在仔猪断奶前后使用各种驱虫剂驱虫,可以避免寄生虫侵蚀肠粘膜,防止大肠杆菌侵人破损肠粘膜,从而可减少仔猪水肿病和腹泻的发生。

  7.消灭传染源

  隔离病猪,搞好猪舍卫生,每天清理粪尿,定期严格消毒,圈舍内不积尿,不存污水,安装自动饮水器等都有利于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治疗措施:

  仔猪水肿病难治,但不是不可治,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20%葡萄糖注射液20ml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万IU地塞米松注射液1mg维生素C注射液2ml,一次静脉推注,连用1-2次。

  2.安钠咖注射液1-2ml,一次皮下注射,视情况可第二日再注射1次。

  3.呋喃苯胺酸注射液1-2ml,一次肌肉注射,可于第二日酌情再注射1次。

  四、小结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少该病的发生或流行。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