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链球菌的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数为非致病菌,致病性链球菌由于其种类不同而引起人畜不同的疾病[1]。链球菌单个呈圆形球状细菌,单个、成对或数个呈短链或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呈串珠状的长链。本菌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有的菌株具有荚膜,革兰氏染色一般呈阳性。按Lance field血清学分群方法,链球菌分为20个菌群,与其有关的血清群是A、B、C、D、E(P、U、V)、Q、G、L、N、M、P、R(D)、S(D)13个菌群,目前A、B、C、D、E、L等6个是引起发病的主要菌群。其中与猪败血型链球菌病有关的是C群链球菌。链球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致病性链球菌对营养要求高,在加有葡萄糖、血清或血液营养基上才能生长良好,形成透明、发亮、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细小菌落。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相当强,可耐干旱数周,冰冻条件下保持6个月活力,而毒力不变,70℃保持50 min,煮沸1~3 min灭活。对一般消毒药较敏感,如20%石灰乳、0.1%新洁尔灭、5%来苏儿、2%碘酊等3~5 min灭活。
2、临床症状
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的病例,往往当晚未见任何症状,翌晨已死亡或突然减食或不食,体温41.5~42.0℃,精神萎顿,腹下有紫红斑,死亡率高,易与败血型猪丹毒混淆。急性的病程2~4 d,体温40.5~41.5℃,有时达到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低头、喜卧。个别病例一肢或四肢疼痛,站立时悬蹄,跛行或后肢不全麻痹,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尤以15 kg左右小猪多见,颈部强直,偏头或呈一个方向打转划是跳跃。病猪减食或不食,眼结膜充血,流泪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有浆液性鼻汁,呼吸浅快,一般大小便正常。个别有血尿或腹泻、便秘现象。病猪迅速消瘦、贫血,表现极度衰竭。濒死期出现角弓反张,嘶叫,全身颤抖或四肢作划泳挣扎。少数在病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呈紫色或出血紫红斑。
3、病理变化
最急性的肉尸外表多正常,气管和支气管充血,腔内充满白色或淡红色泡沫,肺门淋巴结水肿,其余没有特异变化。急性型胸、腹及四肢下端呈紫红色或有斑点状出血,有的背臀部成片出血,血液凝固不良,会厌软骨点状出血,胃底黏膜有片状出血,大小肠各部多见充血、出血。胆囊壁水肿,脾肿大。心耳、心冠多有出血斑。淋巴结肿大充血或出血。

4、综合防治
采取结合性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干净,建立定期卫生消毒制度,交叉使用消毒剂,防止产生耐药性。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不从有病的猪群引猪。切实搞好收购、宰前宰后检疫工作,同时搞好市场猪苗交易管理和防疫消毒。注意断尾、剪牙、阉割、注射和手术的消毒,防止感染。
链球菌的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数为非致病菌,致病性链球菌由于其种类不同而引起人畜不同的疾病[1]。链球菌单个呈圆形球状细菌,单个、成对或数个呈短链或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呈串珠状的长链。本菌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有的菌株具有荚膜,革兰氏染色一般呈阳性。按Lance field血清学分群方法,链球菌分为20个菌群,与其有关的血清群是A、B、C、D、E(P、U、V)、Q、G、L、N、M、P、R(D)、S(D)13个菌群,目前A、B、C、D、E、L等6个是引起发病的主要菌群。其中与猪败血型链球菌病有关的是C群链球菌。链球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致病性链球菌对营养要求高,在加有葡萄糖、血清或血液营养基上才能生长良好,形成透明、发亮、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细小菌落。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相当强,可耐干旱数周,冰冻条件下保持6个月活力,而毒力不变,70℃保持50 min,煮沸1~3 min灭活。对一般消毒药较敏感,如20%石灰乳、0.1%新洁尔灭、5%来苏儿、2%碘酊等3~5 min灭活。
2、临床症状
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的病例,往往当晚未见任何症状,翌晨已死亡或突然减食或不食,体温41.5~42.0℃,精神萎顿,腹下有紫红斑,死亡率高,易与败血型猪丹毒混淆。急性的病程2~4 d,体温40.5~41.5℃,有时达到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低头、喜卧。个别病例一肢或四肢疼痛,站立时悬蹄,跛行或后肢不全麻痹,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尤以15 kg左右小猪多见,颈部强直,偏头或呈一个方向打转划是跳跃。病猪减食或不食,眼结膜充血,流泪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有浆液性鼻汁,呼吸浅快,一般大小便正常。个别有血尿或腹泻、便秘现象。病猪迅速消瘦、贫血,表现极度衰竭。濒死期出现角弓反张,嘶叫,全身颤抖或四肢作划泳挣扎。少数在病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呈紫色或出血紫红斑。
3、病理变化
最急性的肉尸外表多正常,气管和支气管充血,腔内充满白色或淡红色泡沫,肺门淋巴结水肿,其余没有特异变化。急性型胸、腹及四肢下端呈紫红色或有斑点状出血,有的背臀部成片出血,血液凝固不良,会厌软骨点状出血,胃底黏膜有片状出血,大小肠各部多见充血、出血。胆囊壁水肿,脾肿大。心耳、心冠多有出血斑。淋巴结肿大充血或出血。

4、综合防治
采取结合性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干净,建立定期卫生消毒制度,交叉使用消毒剂,防止产生耐药性。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不从有病的猪群引猪。切实搞好收购、宰前宰后检疫工作,同时搞好市场猪苗交易管理和防疫消毒。注意断尾、剪牙、阉割、注射和手术的消毒,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