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圆环病毒病概述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动物病毒。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人们在病猪及一些无明显临床症状猪体内检测到了一种新型猪小环装样病毒。该病毒与已知的由PK-15细胞培养污染而分离的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缩写:PCV)不同。
PCV分为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猪圆环病毒4型(PCV4)型等,基因组1.7 kb,是目前发现最小的脊椎动物DNA病毒。PCV1目前为止尚未证明致病性。PCV2&3存在于多个组织,有致病性。PCV4的致病性尚未可知。
PCV1作为载体,表达PCV2 Cap蛋白,制备活(或灭活)疫苗,关于其是否致病,实验室感染,在流产胎儿肺脏中发现PCV1信号。依据ORF2,可将PCV2分为9个基因亚型(PCV2a、PCV2b、PCV2c、PCV2d、PCV2e、PCV2f、PCV2g、PCV2h和PCV2i)。2000年和2012年,全球范围内PCV2优势基因亚型发生了两次转换。PCV3的分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全基因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型,另一种则是根据Cap的氨基酸的24和27aa位点(A24V和R27K)的变化进行分型,将PCV3分为PCV3a、PCV3b和PCV3c共三个基因亚型,是一种相对经济且简便的方法。PCV4于2019年在我国湖南省表现有严重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的猪只中首次发现。
2、猪圆环病毒病新型疫苗研究
1)发表于1999年文章显示,嵌合重组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可作为携带外源表位的抗原载体,首次证实PCV2 VLPs N端NLS位置可以携带外源基因,且不影响其本身VLPs的组装;2)发表于2015年文章显示,共表达GM-CSF和PCV2b Cap蛋白的新型亚单位疫苗可增强仔猪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保护性免疫;3)武汉科前生物采用杆状病毒表达技术表达圆环病毒2型流行基因型的Cap蛋白,表达的CAP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保证抗原的免疫原性;运用免疫蛋白质组学与反向疫苗学技术筛选出HPS最佳免疫原性的外膜蛋白,成分明确,无其他无效抗原,节省免疫资源,抗原在15种血清中均高度保守,在此基础上开展圆环-副猪二联亚单位疫苗研发;4)通过病毒分离、Cap蛋白表达与生产工艺和小鼠实验进行PCV2和PCV3二联亚单位疫苗研究。

3、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措施
PCV2不同基因亚型Cap蛋白之间差异大,如何进行疫苗选择?PCV3基因组2 000 bp,PCV2基因组1 767/1 768 bp,两者Cap基因同源性39%~41%,属于不同的蛋白。PCV2与PCV3之间无交叉保护。不同PCV2基因型的Cap蛋白氨基酸均有10~15氨基酸差异,4.29%~6.43%的差异;其中PCV2b与PCV2d代表性毒株有10个氨基酸差异,4.29%差异;不同基因型PCV2之间存在着抗原差异。
临床上不同类型PCVs混合感染严重,需要控制细菌感染。临床混合感染非常普遍,PCV2不同亚型感染(2a、2b和2d)、PCV2与PCV3。临床上常与PRRSV、Mhp、SS等混合感染。
猪圆环病毒感染可降低相关活疫苗的免疫效果。PCV2感染降低了蓝耳活病毒疫苗的功效,PCV2感染降低猪瘟疫苗的功效,PCV2感染影响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再次免疫应答。猪蓝耳病病毒、支原体感染后,促进猪圆环病毒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布。
猪圆环病毒病控制主要措施是针对性地进行疫苗免疫。方案一:母猪免疫策略(建议使用高效价、高纯度的全病毒灭活疫苗,阻止或减少垂直传播或水平感染);首次2针强化免疫,然后产前1个月跟胎免疫;产房小猪不免疫;仔猪5~6周龄免疫1次。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动物病毒。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人们在病猪及一些无明显临床症状猪体内检测到了一种新型猪小环装样病毒。该病毒与已知的由PK-15细胞培养污染而分离的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缩写:PCV)不同。
PCV分为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猪圆环病毒4型(PCV4)型等,基因组1.7 kb,是目前发现最小的脊椎动物DNA病毒。PCV1目前为止尚未证明致病性。PCV2&3存在于多个组织,有致病性。PCV4的致病性尚未可知。
PCV1作为载体,表达PCV2 Cap蛋白,制备活(或灭活)疫苗,关于其是否致病,实验室感染,在流产胎儿肺脏中发现PCV1信号。依据ORF2,可将PCV2分为9个基因亚型(PCV2a、PCV2b、PCV2c、PCV2d、PCV2e、PCV2f、PCV2g、PCV2h和PCV2i)。2000年和2012年,全球范围内PCV2优势基因亚型发生了两次转换。PCV3的分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全基因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型,另一种则是根据Cap的氨基酸的24和27aa位点(A24V和R27K)的变化进行分型,将PCV3分为PCV3a、PCV3b和PCV3c共三个基因亚型,是一种相对经济且简便的方法。PCV4于2019年在我国湖南省表现有严重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的猪只中首次发现。
2、猪圆环病毒病新型疫苗研究
1)发表于1999年文章显示,嵌合重组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可作为携带外源表位的抗原载体,首次证实PCV2 VLPs N端NLS位置可以携带外源基因,且不影响其本身VLPs的组装;2)发表于2015年文章显示,共表达GM-CSF和PCV2b Cap蛋白的新型亚单位疫苗可增强仔猪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保护性免疫;3)武汉科前生物采用杆状病毒表达技术表达圆环病毒2型流行基因型的Cap蛋白,表达的CAP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保证抗原的免疫原性;运用免疫蛋白质组学与反向疫苗学技术筛选出HPS最佳免疫原性的外膜蛋白,成分明确,无其他无效抗原,节省免疫资源,抗原在15种血清中均高度保守,在此基础上开展圆环-副猪二联亚单位疫苗研发;4)通过病毒分离、Cap蛋白表达与生产工艺和小鼠实验进行PCV2和PCV3二联亚单位疫苗研究。

3、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措施
PCV2不同基因亚型Cap蛋白之间差异大,如何进行疫苗选择?PCV3基因组2 000 bp,PCV2基因组1 767/1 768 bp,两者Cap基因同源性39%~41%,属于不同的蛋白。PCV2与PCV3之间无交叉保护。不同PCV2基因型的Cap蛋白氨基酸均有10~15氨基酸差异,4.29%~6.43%的差异;其中PCV2b与PCV2d代表性毒株有10个氨基酸差异,4.29%差异;不同基因型PCV2之间存在着抗原差异。
临床上不同类型PCVs混合感染严重,需要控制细菌感染。临床混合感染非常普遍,PCV2不同亚型感染(2a、2b和2d)、PCV2与PCV3。临床上常与PRRSV、Mhp、SS等混合感染。
猪圆环病毒感染可降低相关活疫苗的免疫效果。PCV2感染降低了蓝耳活病毒疫苗的功效,PCV2感染降低猪瘟疫苗的功效,PCV2感染影响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再次免疫应答。猪蓝耳病病毒、支原体感染后,促进猪圆环病毒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布。
猪圆环病毒病控制主要措施是针对性地进行疫苗免疫。方案一:母猪免疫策略(建议使用高效价、高纯度的全病毒灭活疫苗,阻止或减少垂直传播或水平感染);首次2针强化免疫,然后产前1个月跟胎免疫;产房小猪不免疫;仔猪5~6周龄免疫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