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其他猪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夏季来临,猪热应激的危害和防制策略!

来源: 网络整理   2025-06-10 15:11:30   查看:  次

  热应激(heat stress)是夏秋季最常见的动物应激反应。猪是最容易发生热应激的动物,因为猪的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厚,不易通过皮肤散热来调节体温,环境温度升高很容易造成热应激,降低猪的生产效率。我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的大多数地区的夏秋季气温普遍高于猪适宜温度的上限,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猪发生热应激非常普遍。

  一.猪的舒适温度范围(等温区)

  猪的舒适环境温度范围又被称为“等温区(thermoneutral zone)”。在等温区内,猪的产热和散热可以通过机体调节达到平衡,可以使猪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快,抗病力最强,饲料报酬最高。猪的等温区随其年龄和生长阶段不同不同。一般而言,猪在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宜环境温度逐步降低。国家标准《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 17824.3—2008)》规定了猪舍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表1),可供参考。



  二.猪应激的预防和控制策咯

  2.1优化猪舍结构和环境控制

  根据猪场所在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及所养猪的生长阶段,调整猪场选址和猪舍设计,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猪舍南北通透,增加猪舍间隔,以有利于防暑降温。猪舍屋顶和墙壁做好隔热和防太阳辐射措施。全封闭型或半封闭型猪舍,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和降温系统。蒸发垫冷却(湿帘降温)系统、高压雾化、喷淋、提高风速、地板冷却等是国内外常用的猪舍降温方法。目前,有的现代化猪场采用更为先进的智能猪舍环境控制系统,可以做到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智能化控制。譬如,热应激风险评估系统、热敏检测设备(红外热成像及数据管理决策系统)、射频无线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设备。

  2.2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高效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和避免猪发生热应激。夏秋季节,及时监测猪舍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调整饲喂时间,在一天气温较低时(早晨和傍晚)进行饲喂、转群和免疫;保证充足卫生的饮水,适当补充青饲料、维生素和电解质。

  2.3猪热应激的营养调控

  (1)控制蛋白质和纤维的量。Renaudeau等观察到膳食纤维增加可降低热应激母猪的体重,膳食脂肪提高育成猪和肥育猪炎热期间的日增重。高蛋白质饲粮导致餐后产热反应更大,因此可在热应激期间,降低饲料的蛋白质含量。Kerr等试验发现,低粗蛋白质(12%)饲料中补充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可以减少热量产生,但不对热应激期间的体脂成分和生长性能产生影响,因此Patience建议夏季的猪饲料在平衡氨基酸的情况下,减少粗蛋白质水平。

  (2)饲料添加大豆油。高温季节,在猪饲料中增加大豆油的水平(从1.5%增加到4.5%)可以消除高温对猪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因为高油脂饲料产生较少的热量,另一方面可能与某些氨基酸消化率的改善有关(有研究表明,添加油可能改变了氨基酸比率)。

  2.4猪热应激的药物防治

  (1)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益生菌。维生素、矿物质和益生菌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特别是维生素E或硒或它们的结合物,可以减轻猪热应激时的生理反应,包括降低呼吸率、直肠温度和改善采食量。最近的研究发现,补充14 d的超营养水平的膳食硒(1.0 mg/kg)和维生素E(200 IU/kg)可以保护小肠屏障的完整性,此外,该药物提高了肠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并减少了氧化型谷胱甘肽,使抗氧化缓冲能力得到改善,减轻氧化损伤。益生菌和电解质可以改善猪热应激时的胃肠道功能和菌群紊乱,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改善妊娠母猪的分娩过程,提高产活仔猪数,提高仔猪哺乳期间采食量,仔猪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性能(提高日增重和断奶仔猪重量)。研究表明,热应激时,微量元素锌可以通过加强猪肠道细胞的紧密连接以维持肠道完整性(锌可以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和热休克蛋白);同时,与硒一样,锌还是一种抗氧化剂,减轻热应激导致的氧化损伤。

  (2)添加免疫调节剂或免疫增强剂。热应激下,猪的免疫力降低;高温高湿环境也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感染。因此,提高热应激猪的免疫力也是抗应激的有效策略。



  基于上述猪热应激防控策略,在目前抗热应激产品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回盛生物的“冰爽1+1”方案,即绿益态+板青颗粒(绿益态1 kg/吨饲料+板青颗粒1 kg/吨饲料,夏季连用),在夏秋季猪热应激防控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绿益态”是一种维生素+氨基酸+益生菌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具有显著的抗应激效果,减少热量产生,抗氧化,修复肠道损伤,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板青颗粒”是由板蓝根、大青叶组成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能,促进猪的生长,提高抗病力。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