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猪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是将原有的连续生产管理模式(即每天或每周配种、分娩、断奶、销售)的工作改为在每周集中有规律的生产模式,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断疾病的传播、优化管理、提高人员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
1 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过渡要点
1.1 过渡前需制定方案
批次生产为满负荷生产模式,过渡前根据种群数量、圈舍数量、圈舍类型设计适合本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根据批次生产的要求对各项生产参数进行设计(如:年产胎次、年产批次、每批分娩母猪数、每批配种母猪数、每批后备母猪补充数、每批断奶仔猪数、每批保育下床数、每批育肥出栏数、各阶段栏舍数量等)。
1.2 过渡期间要新旧模式一起抓
1.2.1 首先进行后备猪补充
后备猪提前入群,在过渡期最迟在130日龄入群,认真监测母猪发情表现,做好后备猪同期发情处理。
1.2.2 从断奶开始实施批次生产
按照批次生产的断奶计划(数量、时间点)对猪群进行断奶,为了更好的实现配种、分娩时间一致性,断奶之后要用血促性素(PMSG)和戈那瑞林(GnRH),按计划间隔时间配种,经过20周的时间全部母猪均可以按照批次生产计划运转。
1.2.3 母猪群的管理
已经开始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严格按计划周转,所生产的仔猪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转群。尚未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做好健康管理,跟上批次化生产的节奏。
1.3 过渡后
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补充后备猪、同期发情、出栏、腾栏。抓紧时间做好生物安全,避免因为疫情导致批次打乱或者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猪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是将原有的连续生产管理模式(即每天或每周配种、分娩、断奶、销售)的工作改为在每周集中有规律的生产模式,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断疾病的传播、优化管理、提高人员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
1 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过渡要点
1.1 过渡前需制定方案
批次生产为满负荷生产模式,过渡前根据种群数量、圈舍数量、圈舍类型设计适合本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根据批次生产的要求对各项生产参数进行设计(如:年产胎次、年产批次、每批分娩母猪数、每批配种母猪数、每批后备母猪补充数、每批断奶仔猪数、每批保育下床数、每批育肥出栏数、各阶段栏舍数量等)。
1.2 过渡期间要新旧模式一起抓
1.2.1 首先进行后备猪补充
后备猪提前入群,在过渡期最迟在130日龄入群,认真监测母猪发情表现,做好后备猪同期发情处理。
1.2.2 从断奶开始实施批次生产
按照批次生产的断奶计划(数量、时间点)对猪群进行断奶,为了更好的实现配种、分娩时间一致性,断奶之后要用血促性素(PMSG)和戈那瑞林(GnRH),按计划间隔时间配种,经过20周的时间全部母猪均可以按照批次生产计划运转。
1.2.3 母猪群的管理
已经开始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严格按计划周转,所生产的仔猪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转群。尚未进入批次化生产的母猪群做好健康管理,跟上批次化生产的节奏。
1.3 过渡后
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补充后备猪、同期发情、出栏、腾栏。抓紧时间做好生物安全,避免因为疫情导致批次打乱或者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2 转型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母猪管理问题
主要涉及配种人员在新模式下引起的短暂性的准配率低,准产率低问题。
解决办法:为满足每批次分娩头数,要求配种环节失误率应降至最低,同时要求查情、孕检技术过硬。
2.2 后备猪管理问题
主要包括后备猪数量不足,后备猪利用率低。
解决办法:批次生产要求按计划准备后备猪来满足生产,相应的要求猪场要有一定的养殖水平,能够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高的后备猪,为了后备与计划批次同步,使用四烯雌酮做好对应的后备与经产猪的同期发情配种。
2.3 猪群周转问题
育肥猪压栏引起一系列周转紧张,甚至不能按时转群。
解决办法:批次生产对流程管理要求较高,每个流程失误率要求降至最低,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包括每周猪群周转计划、每日员工工作计划,计划不当会导致生产缺口或者圈舍过负荷,同时需要做好流程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4 转型期会有一定的生产成绩下降
由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过渡长达5个月,这5个月时间内由于工作、猪群不协调以及空怀母猪适当增多,会造成生产成绩短暂下降。
解决办法:要求公猪能够提供足够的精液供配种使用,且要求精液质量合格,因此要有良好的公猪管理措施,提高公猪利用率,满足配种需要。
3 小 结
从长远来看通过批次生产实现全年生产计划的可控性,同时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可控性,是提高人员效率,解放人员的最佳模式,有效提高猪场利润。批次生产是彻底实现全进全出的重要生产模式,批次生产能够在满负荷生产情况下合理安排出空栏时间,有效实现疫病防控,最终达到特定疫病净化的目的。猪场应根据自身管理水平与猪舍硬件条件合理设计批次生产计划,管理人员的决心和信心是实现批次生产的前提条件。
2.1 母猪管理问题
主要涉及配种人员在新模式下引起的短暂性的准配率低,准产率低问题。
解决办法:为满足每批次分娩头数,要求配种环节失误率应降至最低,同时要求查情、孕检技术过硬。
2.2 后备猪管理问题
主要包括后备猪数量不足,后备猪利用率低。
解决办法:批次生产要求按计划准备后备猪来满足生产,相应的要求猪场要有一定的养殖水平,能够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高的后备猪,为了后备与计划批次同步,使用四烯雌酮做好对应的后备与经产猪的同期发情配种。
2.3 猪群周转问题
育肥猪压栏引起一系列周转紧张,甚至不能按时转群。
解决办法:批次生产对流程管理要求较高,每个流程失误率要求降至最低,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包括每周猪群周转计划、每日员工工作计划,计划不当会导致生产缺口或者圈舍过负荷,同时需要做好流程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4 转型期会有一定的生产成绩下降
由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过渡长达5个月,这5个月时间内由于工作、猪群不协调以及空怀母猪适当增多,会造成生产成绩短暂下降。
解决办法:要求公猪能够提供足够的精液供配种使用,且要求精液质量合格,因此要有良好的公猪管理措施,提高公猪利用率,满足配种需要。
3 小 结
从长远来看通过批次生产实现全年生产计划的可控性,同时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可控性,是提高人员效率,解放人员的最佳模式,有效提高猪场利润。批次生产是彻底实现全进全出的重要生产模式,批次生产能够在满负荷生产情况下合理安排出空栏时间,有效实现疫病防控,最终达到特定疫病净化的目的。猪场应根据自身管理水平与猪舍硬件条件合理设计批次生产计划,管理人员的决心和信心是实现批次生产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