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喘气病是以猪张嘴喘气,腹式呼吸加快,伴有咳嗽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哺乳母猪和小猪,多见于妊娠后期的母猪。猪一旦发病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且此病是呼吸道传播,若控制不好病猪排泄物等病原,就会造成本病流行,势必会影响猪的生长,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掌握其流行规律及诊断要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养猪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1、发病原因
猪喘气病病原是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多种形态微生物病原体,本病主要感染猪,不论公母、年龄、品种等,只要感染肺炎支原体均可发病。诱发本病的原因很多,气温忽冷忽热、阴凉潮湿及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利于病原体存活,而夏季气候突变,有贼风的情况更易导致此病发生;病猪咳嗽、喘气和喷嚏的分泌物在空气中以飞沫的形式,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从外地购进未经检疫或引进后未采取隔离观察2个月的隐形感染猪和带菌猪;通风不畅,卫生条件差,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排泄物不及时清理,消毒不严格,个体抵抗力低等;猪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均可继发感染本病。
2、流行规律及诊断要点
1)正确把握流行特点和发病规律。本病虽一年四季都发,冬初春末多发,但通过多年的病例观察分析,夏季病例比春、秋季节还要高,一般怀孕后期母猪和哺乳或断奶仔猪多为急性型,架子猪和后备母猪为慢性型,同时要留意气温剧变、老病区及已发过本病的猪场。
2)正确掌握临床症状。本病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发病过程有三期:初期为痉挛性阵咳,有少量清鼻液,体温偏高,尿呈淡黄色;中期呼吸加快,气喘,60~80次/min,病猪前两肢撑开站立或呈犬坐式,少咳,鼻液变成灰白色,体温正常,尿黄褐色,粪便干硬;后期呼吸最快,张嘴喘气,有似拉风箱的哮鸣声,多咳,咳嗽时站立不动,拱背,颈伸直头垂下,有时流灰白色黏性或脓性鼻液,继发感染体温40℃以上,尿黄棕色,猪体消瘦,不愿走动。病程一般3~7 d,潜伏期10~16 d,少数拖延数月。临床上可将其分为急性、慢性、隐性三型,急性致死率高,慢性可导致并发症。剖检可见在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的前下部形成左右对称的淡红色或灰红色肺炎区,其硬度增加,外观似“肉样”,病变部与健康部界限明显。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断面呈黄白色。
3)正确把握有类似喘气症状的菌体感染猪病鉴别诊断。猪流感:突发,高热,迅速传染全群,伴有肌肉或关节疼痛,有轻重不同的呼吸道症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高热、严重呼吸困难,张口伸舌,耳鼻发绀;猪肺疫:发热,咽喉部发热肿胀,俗称“锁喉风”、“肿脖瘟”,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有时带有血色,急性呈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本病与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肺水肿、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有本质的区别。
3、防治措施
本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止咳平喘、对症施治”的原则,结合此病易复发的特点,在用药上首选用量大,间隔时间短,并做好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以有效遏制此病流行。
1)做好预防是关键。针对猪肺炎支原体在室温下存活时间短、耐低温及对各类消毒剂敏感的特点。
一是对老疫区和已发过的猪场实行无害化处理病猪、淘汰带菌猪、隔离观察健康猪,对病猪污染过的圈舍、场地、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可用撒立安喷洒消毒等措施确保干净卫生;
二是对污染严重的猪场分娩后母猪和仔猪应在饲料中添加牧氧吧+乌梅康肽+板青颗粒药物予以治疗控制;
三是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种,并强化检疫;
四是做好免疫接种,构筑免疫屏障,可用猪喘气病弱毒菌苗每年免疫种猪一次,后备猪配种前再免一次,也可用猪喘气病灭活疫苗肌肉注射2 mL/头,间隔14 d加强一次;
五是禁用霉败变质饲料,改善猪舍空气质量,注意季节变化,防寒保暖。
2)巧用药物,分类施治。治喘气病的药物很多,常用的药物中草药可用牧氧吧+麻杏石甘治哮喘;少数病例伴有体温偏高的,可配合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复方氨基比林等;若肺部感染可配合使用鱼腥草效果明显;若病程较长的病例,后期用药可用阿托品辅助治疗药物以缓解呼吸肌痉挛起到平喘的作用,同时可适当补充葡萄糖、维生素B 12等营养类药物增强体力。一般初次使用土霉素或卡那霉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卡那霉素4万~6万IU/kg,土霉素80~100 mg/kg肌肉注射,以后减半,2次/d,间隔6 h一次,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泰万菌素、替米考星增强疗效,平喘治愈后也可延续用药1~2 d,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