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第九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会前论坛—猪场场长论坛( 法国维克赞助)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南京博维特健康管理公司曲向阳博士主持。
大会精彩笔记内容如下:
一、在抗击非洲猪瘟中免疫与部分清群两个并行工具,乔·康纳,迦太基兽医服务有限公司
1、 检测与剔除策略指南
在生产过程中监控农场
•最重要的任务是生猪监测
•持续监测异常猪只,直到警报解除或确认感染为止
•测试所有死亡猪只
•环境样本
•粪便
•饲料
•工具
•装载运出
•死猪只处理区
•养猪场外
•了解周边养殖场的分布和健康状况
•监控
•车辆
•员工
•物资
•洗车
•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阻断来自养殖场的风险
2、 积极观察监测
猪场监测标准
•对现场活动的动物群体有明确定义
•观察者专门负责监测疾病、毒性或其他导致发病、死亡和种群减少的证据
•观察者知道并理解生产参数、诱因调查和沟通计划
•观察是持续和频繁的(例如,在限定设施中,每天一次或两次,或在宽泛的其他管理运营工作中,每2-3天一次),并遵循预先计划的时间表
•每个场所都需要建立了一套指导方针,概述了预期的具体生产参数,以及与异常健康事件和生产参数下降有关的相应诱因调查。
3、 检测和剔除策略指南
应急方案
•一旦发现阳性猪,停止一切生产任务,包括:
•配种
•移动猪
•人员流动
•分娩辅助
•产后处理
•处理和刮粪
•处死妊娠期的新生猪仔
•对余下的正常饲喂和饮水
•夏天采取行动,遏制畜舍内的苍蝇
•如果在产房发现第1头阳性猪
•淘汰整个产房猪只
•停止移动、配种和断奶其他猪只
•如果在配繁和妊娠期发现第1头阳性猪
•淘汰接触猪
•如果猪舍设置有单排饲喂器
•淘汰前后共三排所有猪只
•尽快给仔猪断奶
•病死猪只处理
•如果初步发现阳性猪在养殖场内死亡,则将这些猪埋在养殖场的无害化处理处
•稍后发现的阳性猪,需要立即从养殖场中清除
•限制污染
•拉出淘汰猪时,用塑料遮住走廊的部分
•淘汰工作结束后,对淘汰路线进行清洗消毒
•农场应准备好物资,规划好应急撤离路线
•消毒完成后,兽医会评估并决定参与任务的工作人员是否要离开养殖场进行检疫和检测
4、 审查和修复生物安全漏洞
5、 非洲猪瘟疫苗
6、 非洲猪瘟必要的工具和总结
7、 非洲猪瘟防治总结
二、猪的繁殖-后备猪批次化管理,马占军,法国养猪研究院
1、隔离期时间随着猪场的健康状况的不同会有差异
2、 良好的隔离舍标准
3、 后备猪的驯化
入群目标
4、 后备猪饲养管理
•生长阶段 25 -110kg
• 合理限饲,让后备猪230-245日龄时达到145kg的体重和13-15mm的背膘
•推荐
•GMQ 日增重 25-110 kg =700 g/j
•GMQ 日增重110-145 kg=650 g/j
•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
•隔离舍阶段 (110kg进入配种舍)
•日增重目标 ≥600g/天
•妊娠料(没有降低能量含量):2.5-2.6kg/天
• 如果生长指标没达到,或者后备隔离舍的条件不好:使用后备猪料或哺乳料
•开配前优饲?
•根据后备猪体况开配前10-21天优饲
•目标
•提高体脂储备(后备猪偏瘦),有利于排卵
•配种前14-7天没有限制,胚胎存活率低
5、 为什么要同步后备猪?
三、非洲猪瘟后的引种管理,曲向阳,博维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1、 非洲猪瘟后的引种挑战
优秀后备种源短缺:品种、健康度、体重、日龄跨度;
Ø 引种前的健康评估:特别是对蓝耳病毒、ASFV弱毒株的排查;
Ø 引种场的准备:猪场硬件、团队、技术方案、资金等;
Ø 路途感染风险:跨区域调运限制;引种空间跨度大,数量多,社会化大环
境复杂(野毒+弱毒),故引种路途感染风险增大;
Ø 引种后,如何规避ASFV感染,建立针对蓝耳病、PEDV及猪流感等重大疫病
的抵抗力。
Ø 引种涉及的人员多,要素多,需要提前制定SOPs,培训到位,及时复盘
2、种源选择与健康评估
3、引种前准备工作
4、引种过程管理
5、后备猪隔离驯化
6、 技术总结
后备母猪PEDV的返饲技术总结
应用范围:曾经感染过PEDV的猪场或新建立的猪场。
Ø 返猪后备猪日龄:低于150日龄,最迟于分娩前2个月。
Ø 样品:利用来自本场的仔猪PEDV阳性肠道( 或场外扩增的肠道) 样品。
Ø 反饲途径:通过喷鼻、 饮水或混合饲料的途径进行返饲;
Ø 返饲病毒量:1:20至1:100倍的比例进行返饲;
Ø 返饲频率:每间隔1天返饲一次,连续返饲3次。
Ø 交叉污染:在PEDV返饲期间,隔离舍或GDU的物料、 人员等与基础群必须完全无交叉
Ø 返饲效果评估:返饲后逐头统计腹泻后备猪的比例。
Ø 跟踪检测:返饲后30天开始采集粪便样品,每次采集30份,RT-PCR跟踪检测PEDV的排
毒状态;检测阴性后,才准许入群。
Ø 加强免疫:返饲后一个月利用灭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临产前3周再次加强免疫一次。
蓝耳血清驯化实践小结
疫苗驯化组和阴性对照组、 FVI驯化80日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Ø FVI驯化190日龄、 160日龄、 120日龄、 80日龄在准胎率、 分娩率、 活产仔数分析发现,随着驯化时
的日龄减小,成绩逐渐改善。
Ø PRRSV FVI驯化160日龄和190日龄组,在准胎率、 配种分娩率、 产活产仔数等生产指标较80日龄疫苗
驯化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明显差距。
Ø FVI 驯化40日龄组,死淘率显著高于其它组,由于持续死亡,试验未结束前被淘汰。
Ø 除FVI驯化40日龄组外,其它各组临床发热期均在10w左右恢复,临床症状期配种对准胎率、 分娩率、
活产仔数均造成负面影响。
Ø 80-120日龄时PRRSV FVI驯化的猪群,在210-220日龄配种时,临床症状已基本消失,对繁殖成绩影
响较小,为后备母猪FVI的推荐日龄。
Ø 若230-260日龄配种,可以在80-160日龄之间进行PRRSV MLV驯化。
7、总结
四、扬翔楼房猪场防非与生产管理实践,刘向东, 华中农业大学

1、 此楼非彼楼
(1)智能“楼房”养猪特点
(2)此楼非彼楼,不是简单平层叠起来
(3)楼房公猪站,保障猪精安全
(4)楼房养猪模式防非成效
2、第二部分:楼房猪场防非管理与实践
(1)全封闭式铁桶设计理念
(2)楼房猪场生物安全圈搭建
(3)十二线路防非实践
(4)防非实践-猪精
3、楼房猪场的生产管理实践
(1)内循环繁育体系
(2)批次化生产管理
(3)分胎次饲养
(4)猪精全自动安全智能生产
(5)FPF养殖生产管理
产业互联网智能养猪
4、互联网智能养猪核心关键:
母猪在线
√ 个体识别;
√ 个体管理。
设备在线
√ 智能采集;
√ 智能运行。
管理在线
√ 实时数据;
√ 智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