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第九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会前论坛—生产管理– 通过批次生产防控疾病( 威隆·亚士可赞助)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田见晖教授主持。
一、批次分娩模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克莱顿·约翰逊, 迦太基兽医服务有限公司
1、批次分娩
降低断奶日龄的工具
降低每头配种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生猪数
一种使得后备猪培育更加复杂的工具
一种使得管理回报、流产和PCN’s 更复杂的工具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做呢?!?!
2、影响生猪生产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
保育/育肥死亡率
市场淘汰率
断奶后死亡率
总育肥费用(每英担,约45-50公斤)
断奶猪费用
3、批次分娩优缺点
批次分娩优点:
改善地方卫生
更快地消除疾病
疫情暴发后更快恢复至正常健康水平
最大限度发挥专门人才作用
育种
分娩
处理
批次分娩缺点:
哺乳栏使用效率较低
较小的断奶年龄
较低的PSY数量
劳动力需求激增
育种
分娩
处理
4、群体疾病管理
5、批次分娩的经验
全进全出的批次模型(5/4或4/5)通常提供最大的健康优势
激素使用必须得到完美的管理: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剂量
针对超过限位栏容量的额外配种(3-5%)
与连续产仔相比,更积极地淘汰表现不佳的母猪(循环母猪和奶水差的猪)
哺乳台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不要用在落后仔猪身上
专业劳动力的轮换能力是一个显著的优势
能够在多个养殖场使用共同的后备母猪培育区是一个显著的优势
需要一些额外的装备:
强力清洗机
运输车
6、批次分娩总结
批次分娩有明显的健康改善:
更好地控制地方疾病和流行病,以及之后的恢复
容易促进疾病的消除,特别是在与药物早期断奶和早期隔离断奶方案相结合时
批次分娩需要考虑额外的费用:
转换成本
增加的非生产日
断奶年龄影响
分娩猪数量影响
激素成本
后备猪购买费用
生产者必须战略性地评估系统影响
生产的猪肉总公斤数
断奶猪成本影响
转换成本和收入影响
二、母猪场四周节律生产案例分享
刘纪玉
国家执业兽医师、环山集团养猪事业部副总经理
山东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威海综合试验站站长
1、为什么尝试四周节律生产模式
猪场批次化生产:
猪场批次化生产是利用一系列管理手段或者生物技术手段等,根据母猪群规模及实际栏舍数量将猪群生产工作按照计划分群管理,将原先每天几乎都有的配种、分娩和断奶等连续工作集中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完成的生产管理体系。
四周节律生产:
每四个周循环一次配种、分娩、断奶等生产工作,整体猪群分为5个批次的生产管理模式。
2、如何将连续生产变更为四周节律生产
3、四周生产节律生产成绩分析
4、四周生产节律相关问题分析
4.1烯丙孕素饲喂方式问题
4.2 烯丙孕素饲喂时间
饲喂时间:
后备猪:根据情期饲喂,饲喂时间可以7-18天,避开发情期。
异常母猪:统一饲喂18天。
4.3 深部输精问题
4.4每日一次查情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