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寄生虫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重视!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控

来源: 农民日报   2021-08-04 14:37:21   查看:  次

  呕吐是生猪自身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某些热性传染病、中毒性疾病、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等都能引起猪呕吐。

  猪胃虫病

  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猪胃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胃线虫少量寄生时患猪症状不明显。患猪,尤其是幼猪,在胃线虫大量寄生时,胃黏膜发炎,食欲减退,渴欲增加,腹疼、呕吐、消瘦、贫血,出现急、慢性胃炎症状,精神不振、营养障碍、生长受阻,粪发黑或混有血色。

  猪弓形体病

  又称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病猪初期体温上升达40℃~42℃,滞留7~10天,其精神和食欲不振,粪干,带黏液,断奶仔猪腹泻。之后患猪腹式或犬坐式呼吸,咳嗽,呕吐,流少量鼻液。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末期耳、鼻、身体下部出现瘀血斑,最后卧地不起,体温急剧下降而亡,患病孕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猪类圆线虫病

  由革兰氏类圆线虫寄生于仔猪小肠而引起,这种病对仔猪尤其是3~4周龄仔猪危害最大。本病温暖多雨季节多发,是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之一。

  病猪呕吐,患肠炎和下痢,继而消瘦。幼虫通过皮肤引起感染时,常引起湿疹。进入肺时,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患猪体温升高;若移入心肌、大脑和脊髓时,患猪可发生急性死亡,严重时病猪因极度衰弱而亡。

  建议自繁自养

  建议养猪场自繁自养,如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应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防止寄生虫病传入。确需购进生猪时,要从无疫情的地方购进,购前要查验检疫证明。购入的猪隔离饲养2周以上,并对粪便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有无寄生虫寄生。发现患病,须进行1~2次驱虫并做再次检查,经全面检测确认无病方可转入生产区。




  制定防治方案

  养猪场应在兽医指导下,根据本地区或本场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规律、猪场的病史及猪品种、日龄和饲养管理情况制定寄生虫防治程序。每年可在适当时机,对本地饲养的生猪进行2次驱虫。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应经常化、制度化。规模化养猪场驱虫前做好寄生虫监测工作,以监测结果为驱虫依据。

  消灭中间寄主

  消灭中间宿主,切断传播媒介是防止寄生虫病传播的有效措施。生猪易患的许多寄生虫(如吸虫、绦虫、棘头虫和部分线虫)在发育过程中都需要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参与。用化学药品或生物学方法(培养中间宿主的天敌,如养鸭、养鱼等)可以消灭中间宿主和切断传播媒介。养猪场(户)禁养猫、狗等宠物并定期做好灭鼠、驱蚊、灭蝇、灭蟑、灭虫工作,以减少寄生虫病发生机会。

  环境消毒

  饲养员的衣物、用具加热消毒;栏舍、运输车等可用杀灭菊酯、双甲脒、单甲脒、螨净等喷雾消毒。未成熟卵对干燥、高温环境抵抗力弱,猪舍应采用混凝土圈面,圈舍最好向阳。

  免疫接种

  运用新技术、新成果预防生猪寄生虫病,如猪弓形虫疫苗,可通过人工接种使猪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免疫预防猪弓形虫病的目的。

  做好定期检测

  规模猪场应定期对猪进行寄生虫病检测,饲养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测或健康检查,以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科学驱虫

  驱虫要掌握以下要领,一是驱虫前禁食。为利于猪对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前应禁食12~18小时;二是选用高效、广谱、低毒、适口性好、投药方便、无残留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打虫星、驱虫精、丙硫咪唑及左旋咪唑等。应注意药量,不能过量或用量不足;三是连续用药,为提高驱虫效果,需连续使用2~3次驱虫药。对一些体表寄生虫,如疥螨,驱虫药只能杀灭虫体,而不能杀死虫卵。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在第一次驱虫后,间隔1周再用药一次,以防此病复发;四是要在具备隔离条件的场所进行驱虫,以便清理病猪的排泄物;五是注意驱虫时间。一般应在虫体性成熟前驱虫,以防止性成熟的成虫排出虫卵、幼虫。应在秋冬季进行驱虫,此时驱虫有利于畜禽安全过冬,秋冬季较寒冷,不利于大多数虫卵或幼虫的存活发育,可以减少污染;六是在大规模驱虫前,先进行小群实验,取得经验并肯定药效和确保安全之后,再开展全群驱虫;七是注意观察驱虫效果。给药后,应注意观察猪群反应,若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八是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防止药物残留。一般来说,屠宰前三周不可用药物驱虫。(温忠栋)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