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的屏障管理对于非瘟的防控十分重要。笔者总结了做好从外界到猪场门口、从猪场门口到猪群、再从猪群到生物机体的这三道屏障管理是防控非瘟的制胜法宝。
一、三道屏障
(一)第一道屏障:从外界到猪场门口
做好“水流、物资流、车辆(含司机)流、人员流、媒介流”五流管控,控制好传染源,有效切断猪场与外界之间的传播途径。
1.水的生物安全
1.1饮用水管控
一定要用深水井的水,且水井口要高出地面0.5米(防止地表水进入水井),定期检测水质和非瘟病毒,水塔要高且最好做成圆形(水压对内壁四周的压力抵消为零,方形水泥的水塔迟早会漏水)且要密封(日光直射的会长青苔),水塔垂直下来的这根管道一定要粗(决定水压的关键)。水线包括水管(全部从室内走线,室外管道全部埋在地底1米左右,洗栏水管、饮水管和消毒管可根据大小型号加以区别并埋)、水槽(改为单槽)和水嘴(产房母仔猪用牛用10厘米高的平卧式水碗、定位栏用防溅水饮水器、保育和肥猪用大号水碗或装有2厘米高水位控制器且数量足够的水盘,饮水装置的安装原则是让各类猪只喝水快速和顺畅)。水线要定期和短期用有效复合酸(选择酸化剂时要考虑3个因素:pH值、有效酸度和作用时间)清洁(用消毒剂要谨慎)并定期检查水压,避免堵塞让猪喝不到水(易引起不吃料和发烧)。水槽、料槽要在每餐前后清理干净,再喂料。水嘴在空舍时,可拆下来浸泡于0.25%的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水溶液中2小时再安装回去。
1.2污水管控
全场做好雨污分离,舍内污水沟不宜贯穿多个栏舍设计,最好单栏向外导流,然后统一导向300厘米的主螺纹管做成暗沟模式,并保持1%以上的坡度以及每间隔10米做一个维修井口。
2.物资流管理
2.1饲料生物安全
饲料仓库存放甲板距离外面主干道地面1~1.1米,送货车(进场前经过二级点洗消)和场内饲料中转车均不进饲料仓库,送货车使用外部传送带传送饲料及原料入库(防非专员上外部车搬货,打料员在仓库接货,人员不交叉,司机不下车)。原料仓库最好设计2~3个密封的小单间轮换使用(方便每周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及预混料做熏蒸消毒和静置使用),如有条件可以加热到60℃维持30分钟以上,再静置5天,就可以轮换使用了,小单间的进货口和出货口卷闸门分别设在相对的两边,避免人员交叉。有条件的场内可增加一台制粒机,可避免饲料袋的洗消和交叉污染风险(特别是吨包袋)。
2.2购买疫苗药品、生活物资及工具的生物安全
生物制品(疫苗等)不能加热消毒,建议在弱光源下拆到最小包装后,用现配的0.25%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溶液浸泡2分钟,再用消毒毛巾擦拭最小的外包装,彻底消毒后方可中转进场。用过的疫苗瓶和药瓶,废掉的生物制品等要彻底有效消毒再集中销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随便丢弃。
兽药用品、生活用品(比如:大米、食用油、水果、蔬菜禽鱼等)进场前拆成最小包装,能浸泡的全部浸泡消毒,不能浸泡的先用消毒毛巾擦净表面后再行密闭环境下臭氧消毒间消毒30分钟方可中转进场,拆出来的外包装纸箱、袋子、胶布等必须立即当场用火烧尽(不得二次使用)。冷冻食品不得采购。
购买的设备、工具均要用0.25%的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溶液浸泡或喷淋消毒再干燥后,经臭氧或熏蒸消毒后方可入场使用。
3.销售或购买猪只的车辆及司机的生物安全
拉猪车辆应先确保48小时内未拉过猪,且经过有效消毒和烘干处理并检测合格后备用,到本场拉猪前,重新用0.25%的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溶液喷淋消毒(驾驶室密闭后用臭氧消毒30分钟),同时驾驶员在消毒点洗澡后更换衣服,方可继续将车开到装猪中转台。原则上是不可以靠近猪场的,更不可驶入猪场内部装猪。装猪中转台应设在场外二级消毒点或以外(淘汰母猪中转台应设在污道且不能和肉猪中转台在一起),装猪台要做好巧妙的隔离隔断和落差设计,本场员工不得靠近磅称台,更不可接近上猪台,猪只单向流动,饲养员只将猪赶出栋舍门口外即回头,分级分段赶猪。栋舍外由后勤人员和管理者继续将猪赶到过磅后,再赶到上猪台,但不能上车,车上将猪分栏关门由防非员负责,参与卖猪的管理员和后勤人员卖猪后不能直接回猪舍,应尽快洗澡更衣后隔离一晚。售猪通道由防非专员负责清洗消毒后洗澡更衣,再到二级消毒点住宿。
4.进场人员的生物安全
非生产区人员原则上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如果因工作需要,则严格按要求消毒。大门口人员消毒通道设计要求:地面垫0.1cm厚的塑料防滑垫,水深0.5厘米,现配0.5%的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溶液并每天更换消毒水。喷雾所用消毒剂同地面通道浅水池相同,喷雾要求以不低于1分钟为标准。认真洗澡10分钟时间。随身物品,特别是手机,所有东西均放在隔离室(消毒抹布擦拭后,再进行臭氧消毒),洗完澡后单向走动到生产区隔离间隔离48小时(期间洗澡1次/天,工作服更换1次/天)。进场洗澡是义务,出场洗澡是福利。每天进场只能巡栏一个区,不能连续跨区巡栏。进到生产区,不可用手抓猪只,上产床均要戴鞋套,且尽量减少次数。
5.媒介生物安全
场内不能饲养猫、狗、鸡、鸭和鹅等生物。连接室外的窗户、水帘和刮粪机进出口均要用钢丝网封好,风机口钉钢丝网会影响风速,发现风机一旦损坏要立刻修好,以免蚊蝇和老鼠等进入。围墙上方用彩钢瓦加高30~50厘米,以防猫和鼠进入,场内中转台要设一道密封门,防止老鼠进入,万一白天看见老鼠或猫进入通道要立刻消灭。
(二)第二道屏障:从猪场进出口到猪群
1.进口和出口处管理:是切断猪场与猪场之间传播的有效途径。
1.1上猪台:大风天气、阴雨天、大雾天及周边疫情暴发期不买猪,保持静默生产,并最大程度降低销售频率。路面不干,也禁止卖猪,因为路面不干,不好发现购猪车辆漏下来的尿水,消毒范围太广,不便补救性消毒,浪费人力物力。上猪台是重点取样监测点,有条件的场每周2次采样不混样送检。上猪台的消毒直接用5%的烧碱溶液泼洒(要做脸部和手部防护措施),静置20分钟后用水冲净(以免残留对下批猪的肢蹄造成灼伤),干燥后用火焰再消毒一遍(每个点停留3~5秒钟)。种猪场场外中转台分后备种猪销售中转台和淘汰母猪(商品猪)中转台二个,后备种猪中转台建设在净道上,淘汰母猪(商品猪)中转台建设在污道上。所有上猪台和中转台要求近猪场端要高于远猪场端,这样污水不容易流向猪场方向,中转台的两侧分别为场内卸猪台和场外装猪台,场内中转车和场外装猪车不能交叉。
1.2大门口消毒池:要有顶棚且两侧采用不透光板设计,四周可均匀喷雾且雾化效果要好,压力要大,池中水深20厘米,长度以最大轮胎周长的2.5倍约12米加两边的斜坡各1米共14米。两边要设电动卷闸门密封。消毒药选择标准以长效广谱为原则(2%烧碱水1天内有效,醛类在20℃以下和季胺盐类、络合碘的杀病毒效果有待证实)。
2.栋舍门口设消毒池、洗手盆:这是切断病毒在栋舍之间传播的有效途径。栋舍门口的消毒池宜避光避雨,设计在进猪舍门口外,以免工人跳过消毒池。消毒药选择标准同大门口消毒池(广谱高效长效),酸性和碱性消毒药在同一地方同一对象时不宜同时使用,且要间隔一定时间。
3.管理者和饲养员控制:饲养员不可串舍,转猪时只将本舍内的猪赶到旁边临近猪舍的交界处即回头。接猪也一样,从交界处接猪赶到本栋猪舍即可,这也是分段管理的细节。但管理者和防疫员以及统计员却不一定能做到不串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每天只到一个区工作。工作服每天清洗消毒,猪舍内的工作服不能穿到生活区,生活区的衣服也不能穿到猪舍内。
4.环境控制:批次化生产和全进全出在猪场管理和疾病防控过程中的优势逐渐显现,但具体操作也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如猪的营养健康管理(原料清洁+配方冗余)、环境控制(猪舍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清洁、卫生、干燥、舒适,垂直纵向通风比水平通风效果要好。恰当的风速、氨气<10PPM、粉尘控制到最低程度等)、转群前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参与转群的人员和工具控制、道路管控、猪只的单向流动、病弱猪的管控及数据统计等都要提前准备好)和分段赶猪,以及转群后做好分群并群后的抗应激措施,且尽量降低猪群密度,确保猪只足够的采食位和饮水时间等,如果饮水管从地下1米布管的话,还可确保猪只喝到冬暖夏凉的恒温水。
5.空栏处理:这是切断病毒在批次之间传播的有效途径。高温高压清理有机物—拆卸—表面活性剂浸泡—高温高压冲洗—有效消毒—干燥—安装—有效消毒—干燥—环境灭寄生虫—地面和部分墙壁白化封闭—火焰消毒(一个点上停留不低于3秒)—熏蒸(麻袋、药品拆掉外包装后、灯泡灯线擦净后等备用物一起熏蒸)—密封空置5~7天备用。
6.带猪消毒:这是有效切断病原在猪群之间传播的有效方法(五号病、病毒性腹泻发病期间都有实验效果),关键点是消毒设备(要求雾化—-水珠颗粒不超过80微米直径)和消毒剂的选择(每个环节的选择标准不同)以及单位面积的喷雾量等(影响有效消毒的因素有:水质、有机物、温度、光照、消毒溶液的成分和浓度及单位面积的用量、设备等)。带猪消毒的关键是猪舍内的环境卫生,如果环境中的有机物较多,那么效果是不确切的,因为有机物表面的生物膜是影响有效消毒的重要因素之一(用表面活性剂可以去除),环境卫生清洁(有效清洁可去除70%以上的病原)是有效消毒的前提条件。
7.其他公共区域消毒:公共食堂、药房、兽医室、公共厕所、堆放生活垃圾之地等地亦要求用0.5%的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溶液拖地或喷淋消毒。
8.病死猪处理:及时发现病弱残僵猪,及时无害化处理。使用焚烧炉的,如果焚烧过后的尸气返上来进入到猪舍,那本栋猪舍一定会出现呼吸道问题。室内拉死猪时,不能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直接与死猪接触,要有隔离措施,如手套、装尸袋等,过道也要用彩条布事先布成U字形,避免死猪的口鼻及阴道分泌物或粪便遗落在过道上造成二次污染。拉死猪要注意:一是不能等待,发现即要处理;二是不能直接接触死猪,要有隔离防护措施;三是要分段处理,员工只能从猪舍将死猪移到专用拉死猪污道(专人紧跟其后有效消毒处理死猪点及周围环境),再由洗澡消毒更衣后的专业环保工拉到焚烧炉中。焚烧炉周围道路要全部硬化,以便于有效消毒。接触过死猪的人都要重新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生产区隔离。
(三)第三道屏障:生物机体的体内免疫屏障
营养是构建体内免疫屏障最有潜力可挖的关键环节。从传染源着手挖掘,潜力不大。从传播途径还有潜力可挖,但大家一直做得很累,也难免百密一疏(员工的情绪决定出错率)。而提高猪只的抗应激能力(抗逆性),以及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改善和调节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可以大大提高群体的抗病力(提高猪群的感染阀值)。
预防疾病,改善免疫力无非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吃喝进去的东西安全无毒;二是要把吃喝进去的东西进行分解转化;三是将分解转化过后有用的物质有效吸收利用,把不利健康的物质和代谢产物分解转化后安全地排出体外。
1.营养策略:母猪和中大猪料用高氨基酸、高蛋白(优质蛋白原)、高纤维配方有利于基础免疫力的构建。不含氯离子的平衡电解质可大大缓解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和体内过多氯离子问题,添加高含量、高稳定性的复合酶可解决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吸收、排泄问题,特殊时候,保持细胞正常代谢对猪只活下来的意义重大,因为是直接作用于细胞并提升细胞的抗逆性,也可以提升猪的生存能力。特殊时期短期在饮水中添加有效复合酸,可以缓解来自水源方面的压力。避免在中大猪和怀孕母猪料中使用劣质蛋白源或低蛋白日粮,否则将成为大猪和母猪易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2.饲料原料(除维生素外)处理:如玉米过筛过风后,通过高温膨化热处理后,再混合并在调制品后面加装保质器制粒,以延长制粒时间到180秒钟,维生素适当以水线补给或原料热处理后再混合制粒。饲料在场内制粒最好(大环境不好时,运输途中有风险),有条件的场最好做二次制粒,并自然冷却后静置1周后使用,以减少二次污染的机会(如污染的饲料车、饲料袋、衣物和工具等)。
3.尽最大努力减少和降低猪群体的蓄积中毒指数:送到猪料槽内的饲料不能因为原料质量(霉变)、料槽卫生和料塔、料管、料线卫生发生霉变污染。
4.中药等添加剂使用:可使用中药类如板青颗粒+甘草+复合酵素(主修复内脏损失组织及调节机体免疫力且能维持细胞正常代谢之功效)+不含氯离子的平衡电解质(主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2%大蒜(前期)等辅之。
在生物安全做到极致(慎防执行力差、百密一疏导致前功尽弃),在整体损失可控、又担心清场的前提下,高效复合酸和高含量复合酵素以及不含氯离子的平衡电解质有一定的作用。
二、成功防非、抗非的一些做法分享
无论什么品种的猪只,对于非洲猪瘟病毒来说,都属于易感动物,但生物安全水平和猪群健康度不同,中招概率是有很大差别的。
1.一般来说,高海拔的猪场比低海拔的安全(水源安全);有唯一通道的比没有唯一通道的安全;场内小单元格管理比大栋舍管理的安全;密闭猪舍有自动环控设备,比半敞开式没有自动环控的猪舍安全;用焚烧炉的,比用化尸池处理死猪的安全;淘汰母猪单独中转的比共用一个中转台的要安全。
2.有“三级屏障设施、五流管控方案”的比没有防非体系的猪场安全,员工情绪管理好的比情绪管理不稳定的安全。
(1)母猪场卖猪苗的比卖大猪的安全;卖猪频率低的比卖猪频率高的安全;晴天卖猪比雨天卖猪安全。
(2)用优质蛋白原料的比用劣质蛋白原料的猪场安全;用高蛋白配方的比用低蛋白配方安全;猪群蓄积中毒指数低的比蓄积中毒指数高的安全。
(3)在疑似感染的钻石期或黄金期,对疑似发病猪只采取精准拔牙。即大栏发现一头无害化处理一栏,定位栏则拔掉前后左右2米内的3头猪只。当机立断、不容犹豫拖拉,“早、快、严、小”处理。如果有不吃料或者发热变色症状,则有可能来不及拔牙了,此时则要付出更大代价,甚至彻底清场。
(4)一旦猪场周边发病严重或预感可能会感染非瘟或疑似感染最初,建议在第一时间闭群生产、停止卖猪和减少物料采购频率。
专家点评
剩者为王!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的大环境下,猪场能否活下来、持续生产和盈利,绝不是由猪场规模大小、设施设备是否先进、生产管理团队是否高大上决定的。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从这个角度去辩证的分析,它就是一个管理型疾病;生物安全这四个字,不是高精尖技术。要看一线经营管理者、决策层对生物安全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看猪场内外全体员工组织力、向心力和快速落地的执行力如何,严格认真执行相关防范措施,把生物安全各个细节做好,就能把非洲猪瘟拒之门外!
非洲猪瘟病毒是有弱点的,本文作者围绕抓住“三道屏障、控五流、改善营养(中药等)提升感染阈值”这些关键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升猪群整体健康度和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防控非瘟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而有把握。因为最后战胜非洲猪瘟病毒的不是养猪人,而是猪群本身。
实践出真知,高手在民间。最后作者又和大家分享了成功防非、抗非的做法和要点,值得广大养猪人学习、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