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传染病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蓝耳病GD株疫苗的“6+1”法则田间应用

来源:  防疫一线   2021-10-19 15:52:59   查看:  次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头号病毒性疫病。2006年,我国暴发了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给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该病主要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株(HP-PRRSV)引起,与之前在中国流行的经典毒株相比,其毒力和致病性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对我国猪蓝耳病的防控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今年夏天,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GDr180株),简称“蓝耳病GD株”上市面世,为复杂多变的蓝耳病控制带来了新的福音。

  

  蓝耳病GD株作为高代次致弱、免疫原性良好的疫苗株,基本上可以解决流行毒株同源性、疫苗毒力和免疫原性等困扰蓝耳病控制的难题,但是,蓝耳病控制确实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了确保使用效果,根据当前蓝耳病流行的情况,拟定了免疫控制的“6+1”法则(切入时机的把握、猪群状况的摸底、蓝耳类型的甄别、个性方案的制定、免疫措施的执行、免疫效果的评估及免疫方案的改进)来保障猪蓝耳病得到有效控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猪群

  

  肇庆市某存栏500头母猪场(简称肇庆猪场)和汕尾市某存栏2000头母猪场(简称汕尾猪场)。

  

  1.1.2 试验疫苗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GDr180株)。

  

  1.1.3 检测试剂

  

  猪蓝耳病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为IDEXX公司产品,MiniBEST Viral RNA Extraction Kit、M-MLV反转录酶、RNasin、dNTP、Premix Taq为TaKaRa(大连)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试验前检测并进行蓝耳病类型甄别

  

  试验前,先采集猪场内各阶段猪群的血清进行蓝耳病抗体和抗原检测,并初步统计生产成绩。以存栏1000头母猪场为例,抽取哺乳母猪12只,后备母猪、空怀母猪、保育仔猪、生长肉猪和育肥肉猪各6只。为避免检测到疫苗毒株,宜在疫苗免疫后30d以上抽血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蓝耳病类型甄别,详见表1.

  

  

  微信截图_35.jpg

  

  1.2.2 实施相应的免疫方案

  

  针对不同的蓝耳病类型,采用相应的免疫方案。

  

  1.2.2.1 蓝耳病稳定场

  

  蓝耳病阴性场,禁止免疫蓝耳活苗,宜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进行防控。

  

  蓝耳病阳性稳定场,禁止免疫生产母猪与生产公猪,后备猪蓝耳病驯化建议跟老母猪混群为主,配种前1个月完成蓝耳病GD株2次基础免疫为辅。在单点连续饲养的猪场决定免疫仔猪时,母猪提前7d用药物组合做全群保健,间隔1个月经过抽检母猪血清发现S/P值仍趋于平稳时,不需要再做类似药物保健。确认保育猪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仔猪28日龄以后免疫,避免在分娩舍接种蓝耳病GD株,主要用于控制蓝耳病引发的呼吸道综合征,保持生产持续稳定。

  

  1.2.2.2 蓝耳病活跃场

  

  母猪没有明显繁殖障碍问题,仔猪出现蓝耳病导致的呼吸道问题时,禁止免疫怀孕母猪,可以在断奶时免疫生产母猪。母猪相对稳定条件下,仔猪免疫应在发病前4w。若经过单针免疫有效果,但是中后期仍然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可以考虑2针免疫,有“14日龄首免+42日龄二免”或者“21日龄首免+49日龄二免”2套方案,免疫剂量是每次0.5头份。

  

  母猪出现不稳定时,先用药物组合给全群母猪做7d保健,然后免疫各个阶段母猪各5头,每头1头份,观察3-5d,未发现明显的发烧减料等不良反应,再做全群的普免。间隔1个月,再使用1次同样的方案。以后每3个月普免1次,稳定1年以上改为4个月普免1次,并根据生产情况酌情取消怀孕母猪免疫,改为断奶母猪跟胎免疫。改善饲料低劣或霉变、设施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确保蓝耳病GD株的免疫效果,因为蓝耳病是属于条件性致病,不改善致病的条件而仅仅关注疫苗接种,难以有明显的效果。

  

  1.2.2.3 蓝耳病发病场

  

  母猪出现明显流产,甚至超过20%时,接种蓝耳病GD株缩短病程是必要的。母猪紧急免疫稳定1个月之后,然后再强化免疫1次。以后每3个月普免1次,稳定1年以上改为4个月普免1次,并根据生产情况酌情取消怀孕母猪免疫,改为断奶母猪跟胎免疫。对于已经发病的断奶仔猪不考虑疫苗接种,超过7日龄的哺乳仔猪普免1头份蓝耳病GD株,其他猪群通过药物治疗耐过病程。仔猪趋于稳定之后,先采用7日龄免疫,再根据断奶仔猪出现不稳定的时间做相应的免疫日龄调整。

  

  1.2.3 免疫后跟踪检测并进行效果评估

  

  免疫后,再采集猪场内各阶段猪群的血清进行蓝耳病抗体和抗原检测,并初步统计生产成绩。根据检测结果再进行蓝耳病类型甄别,并评估效果。

  

  2 结果和分析

  

  2.1试验前检测结果

  

  2.1.1 肇庆猪场试验前检测结果

  

  试验前,根据临床发病和抗原抗体检测情况,判定肇庆猪场为Ⅲ级,即蓝耳病活跃场(水平传播为主),见表2.

  

 微信截图36.jpg

  

  2.1.2 汕尾猪场试验前检测结果

  

  试验前,根据临床发病和抗原抗体检测情况,判定汕尾猪场为Ⅳ级,即蓝耳病活跃场(垂直传播为主),见表3。

  

  微信截图_37.jpg

  2.2 实施免疫方案

  

  2.2.1 肇庆猪场免疫方案

  

  肇庆猪场的母猪没有明显繁殖障碍问题,而仔猪出现蓝耳病导致的呼吸道问题。母猪相对稳定,仔猪在发病前2-4w免疫,即采取14天龄免疫1头份方案。

  

  2.2.2 汕尾猪场免疫方案

  

  汕尾猪场的母猪有带毒排毒状况,仔猪也出现蓝耳病导致的呼吸道问题。母猪用药物组合进行7d保健;仔猪在发病前2-4w免疫,即采取14天龄免疫1头份方案。

  

  2.3免疫效果跟踪和评估

  

  2.3.1 肇庆猪场免疫效果和评估

  

  肇庆猪场使用蓝耳病GD株后,保育仔猪发病率和死淘率均明显降低,见表4。根据临床发病和抗原抗体检测情况,判定为Ⅱ级,即蓝耳病稳定场(阳性稳定)。肇庆猪场经过免疫蓝耳病GD株后,由蓝耳病活跃场(水平传播为主,Ⅲ级)转变为蓝耳病稳定场(阳性稳定,Ⅱ级),效果明显。

  

 微信截图_38.jpg

  

  2.3.2 汕尾猪场免疫效果和评估

  

  汕尾猪场使用蓝耳病GD株后,保育仔猪死淘率比较明显降低,见表5。汕尾猪场经过免疫蓝耳病GD株后,虽然仍处于蓝耳病活跃场(垂直传播为主,Ⅳ级),但生产成绩有所提高,死淘率有所降低。

  

 微信截图_39.jpg

  

  3 讨论

  

  3.1 肇庆猪场免疫试验

  

  肇庆猪场的免疫效果明显,死淘率明显下降,猪场由蓝耳病活跃场转变为蓝耳病稳定场。这一方面说明,疫苗有效,蓝耳GD株有效;另一方面说明,猪场蓝耳病情较轻,只有仔猪发病和传播病毒,而没有母猪源源不断地通过奶水等途径传播病毒,疫苗免疫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3.2 汕尾猪场免疫试验

  

  汕尾猪场,应当先用药物组合给母猪做保健,然后免疫蓝耳病GD株,再针对其生产出来的仔猪进行免疫跟踪试验。但由于时间问题,该场给母猪做药物保健后,又对未免疫蓝耳病GD株的母猪所生产出来的仔猪进行免疫跟踪试验,奶水带毒排毒问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导致仔猪免疫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理想。

  

  3.3 蓝耳病抗体检测

  

  目前,蓝耳病抗体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还有多种形式,如间接ELISA、阻断ELISA、夹心ELISA等,不同形式各有优劣。而本试验采用的美国IDEXX公司的商品化ELISA试剂盒,为国际上血清学检测的主要标准之一。该试剂盒检测蓝耳病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蛋白)抗体水平,因N蛋白不能诱导产生病毒的中和抗体而不能反映免疫状态,但是能够提示猪群感染蓝耳病的状态,常常用S/P值来判断猪群的状态,以及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

  

  不同疫苗株免疫后抗体水平有所不同,弱毒活疫苗S/P值一般为0.4-2.0,而弱毒活疫苗中高致病性毒株抗体水平更高一些,一般为0.7-2.5。不少专家用S/P值来衡量猪场蓝耳病的状态,如IDEXX公司建议0.4-2.5占60%以上较稳定,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建议0.4-2.0占70%以上较稳定。另外,普遍认为S/P值大于2.5,野毒感染可能性较大。然而,现实的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S值和P值等均会随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变化而变化,导致同一样品在不同地方或不同时间检测结果会有不同,尤其是P值变小可能会引起S/P值升高,从而产生“野毒感染”。因此,单凭抗体检测未能准确反映猪群蓝耳病状况。

  

  3.4 蓝耳病病原检测

  

  检测蓝耳病毒通常采取猪扁桃体、肺脏、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或者唾液、血清等来进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蓝耳病毒在猪体内扁桃体、肺脏存留的时间最长,而在唾液、血清里面存留时间约1个月左右。因此,采集血清、唾液可能会“漏检”。

  

  根据蓝耳病毒nsp2基因上是否缺失90个核苷酸将其分为经典株和变异株(高致病性毒株)2种,但早有试验证明毒力强弱与90个核苷酸是否缺失无关。当前,还发现nsp2基因上各种大小缺失的毒株,如NADC-30,GM2等,单纯用是否缺失90个核苷酸的标准容易将这些毒株分类,但如果比较全基因组或gp5基因的同源性,这些毒株既不属于经典株,又不归于变异株。

  

  3.5 蓝耳病的临床防控

  

  目前,蓝耳病阴性(抗原、抗体都阴性)场较少,大多数猪场主要通过疫苗免疫来预防。然而,疫苗并非万能,唯有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再配合疫苗免疫,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疫苗的效果。

  

  在田间使用蓝耳病GD株等活疫苗,配合“6+1”法则会相得益彰。然而,有时候实际生产中未能完全按照理论指导来操作,总会有一些偏差,也导致防控效果有些降低。总之,遵循“6+1”法则来应用蓝耳病GD株活苗,效果会更好。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