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1991年首次在加拿大被发现,随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报道。2000年郎洪武等采用ELISA方法在我国未断奶仔猪中检测到PCV2抗体;2002年王忠田等采用PCR方法检测到PCV2病原。到现在为止,我国大部分省份报道发生了PMWS。
猪圆环病毒(PCV)是一种单链环状闭合的DNA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根据抗原性不同,分为PCV1和PCV2。PCV1不具备致病力,PCV2可引起仔猪的多系统衰竭。PCV2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70℃条件下可存活15 min,56℃条件下不能将其灭活,耐酸碱,但对苯酚、季胺类化合物、氢氧化钠和氧化剂敏感。
PCV2可经口腔、呼吸道等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尤其是5~18周龄的仔猪。猪感染后临床表现为消瘦、行动迟缓、呼吸困难。PCV2也可导致仔猪免疫抑制,继而继发或混发其他病毒病或细菌性疫病。近年来,PCV2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为探索其原因,对山东省养殖、流通和屠宰环节中的PCV2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材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
选择山东省16个地市的17个中小规模养猪场、19个屠宰场、10个洗消中心和17辆生猪运输车辆作为监测点,采集环境样品进行PCV2检测,详见表1。

采集17个养殖场的兽医室、生猪饮用水(水源和猪舍饮水管出口水)、猪舍(地面和墙壁)、生产区土壤、饲料、粪污等6类共199份环境样品,19个生猪屠宰企业的待宰圈、屠宰车间环境样品以及血槽血等119份样品,17辆生猪运输车辆的车厢、底盘、轮胎、驾驶室(车座和脚垫)等133份环境样品,10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内洗消后车辆的车箱、底盘、轮胎、驾驶室(车座和脚垫)、洗消污水等69份环境样品。具体样品数量见表2。

用无菌棉签蘸取PBS缓冲液,在取样部位来回擦拭3~5遍,然后放入PBS缓冲液中,低温保存;对于污水样品,每份采集量不少于5mL;对于饲料样品,每份采集不少于50g;对于血槽血样品,采用EDTA作为抗凝剂,每份采集量不少于2mL。
样品检测
将采集的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PCV2病原检测。采用MagNA Pure 96 DNA and Viral NA Small Volume提取核酸,采用PCV2病原荧光PCR试剂盒进行荧光检测。
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的63个场点中,有5个场点检测到阳性,场点阳性率为7.94%;采集的520份样本中,共检出阳性样本9份,样品阳性率为1.73%。17个养殖场中,有1个养殖场检出4份兽医室和粪污阳性样本;19个屠宰场中,有1个屠宰场检出2份待宰圈阳性样本;17辆运输车辆中,有1个运输车辆驾驶室检出1份阳性样本;10个洗消中心中,有2个洗消中心检出2份洗消后污水阳性样本(表3)。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各环境样品中,PCV2污染主要集中在养殖场兽医室、养殖场粪污、屠宰场待宰圈、洗消中心污水等环境中。

山东是养猪大省,年生猪出栏量约4000万头。PCV2是猪场常见动物疫病之一。本次调查显示,PCV2在生猪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均有污染,说明污染链条较长。
调查发现,养殖场的兽医室、粪污样本阳性率较高。这说明养猪场如果不做好病死猪及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将会存在PCV2等病原在养殖场内循环感染的风险;屠宰场的待宰圈检测到阳性样本,说明在待宰猪群中存在PCV2的潜伏感染,如果病毒进入屠宰环节,就会污染猪血球蛋白粉、血浆蛋白粉等猪饲料原料,继而将病毒带入养殖环节;运输车辆中的驾驶室以及洗消中心的洗消污水均检测到阳性样本,说明存在运输车辆消毒不彻底现象,同时洗消污水如果不做好无害化处理,也存在散播病毒的风险。
针对PCV2调查结果,建议各个环节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养殖场要严格划分出病死猪剖检区域,剖检完毕后需严格消毒,并将病死猪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病毒不会通过剖检或因病死猪处理不当在养殖场内传播;二是养殖场要做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做到净道、污道分开,不交叉;三是生猪运输车辆进场前应彻底洗涤、消毒、烘干,且消毒范围不应仅限于车厢、轮胎等外部,还应包含驾驶室以及驾驶员;四是饲料原料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高温消毒措施,以杀灭猪血中存在的病毒;五是洗消中心的洗消污水应加消毒剂沉淀后再外排,以免污染水源及环境。
结论
调查发现,山东省PCV2污染面较广,涵盖生猪养殖到屠宰各环节。养殖场的兽医室、粪污,以及屠宰场的待宰圈、运输车辆驾驶室、洗消中心的洗消污水等PCV2污染最严重,散播病毒风险较高,因此需要重点加强这些环节的生物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