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乳房是合成与分泌乳汁并通过哺育完成母子间营养物质传递的器官。母猪泌乳期乳房合成乳汁,及时被吸吮或挤出,乳房才能继续保持泌乳的功能。在健康状态下,母猪连续3d奶水没有被排出时,乳区的乳汁会被机体吸收,该乳区不再有泌乳功能。在病理情况下,乳汁不能被吸收利用时,乳房将会发生炎症。
规模化养殖场,乳房炎是哺乳母猪较为常见的疾病。作为泌乳和哺育的器官,乳房病变严重影响哺乳母猪和仔猪的健康及生产性能,也会打乱养殖场正常生产流程。
1 母猪乳房炎的危害
母猪乳房炎影响母猪和仔猪两方面的生产成绩,继而影响生产流程,增加养殖成本。
1.1 降低合格断奶仔猪数
母猪患上乳房炎之后,哺乳仔猪不能摄入足够优质的母乳,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增加产房仔猪的死淘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乳房功能失常
母猪乳房炎症之后,腺泡不能正常合成、分泌乳汁。奶水不足,影响仔猪生长性能。
1.1.2 乳汁中带有病理产物
母猪乳房炎症后,病理产物随着乳汁排出,如脓液、血液、积液、活菌、菌体及毒素等。仔猪吸吮后,增加其腹泻率和死淘率。
1.1.3 母猪拒绝哺乳
乳房炎症让母猪感到疼痛,拒绝仔猪吸吮乳头。仔猪得不到正常的哺乳,影响仔猪生长性能。
1.2 降低母猪的种用价值
母猪的繁殖功能体现在孕育和哺育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母猪患上乳房炎后,就相当于失去了一项重要的繁殖功能。乳房炎经过治疗之后,在以后的哺乳阶段复发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是导致种用价值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增加养殖成本
为满足生物安全和生产管理要求,多数规模化养猪场执行批次化生产。患乳房炎的母猪,会打乱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成本。主要体现在:
1.3.1 患病母猪提前断奶
患乳房炎的母猪因不能正常泌乳,留在产房没有价值。如果母猪患病乳头多,一般会给患病母猪提前断奶。
1.3.2 奶妈猪延迟断奶
为了不影响仔猪的生长,有时需要将患有乳房炎母猪所生的仔猪寄养给奶妈猪,会延迟奶妈猪的断奶时间,导致奶妈猪同批次的配种母猪数量减少。
1.3.3 延长非生产天数
1.3.3.1 患乳房炎的母猪
提前断奶的患病母猪被转到配怀舍,往往发情早于同批次的母猪,但此时子宫没有完全修复,如果马上配种,会影响下一胎的产仔性能。如果等到下个情期配种,就会增加非生产天数。
1.3.3.2 接收寄养用的奶妈猪
奶妈猪因为要接收寄养的仔猪,不得不延迟断奶,从而降低了年产胎次数。
1.3.4 发情不同步影响批次生产
用于仔猪寄养的奶妈猪,断奶后一般比正常断奶母猪发情更早,少数奶妈猪还可能在哺乳期发情,增加漏配的可能性。提前断奶的患病母猪,发情也与同批次母猪不同步。
1.3.5 提前淘汰患病母猪
母猪患乳房炎的乳区很容易在之后的泌乳期炎症复发,如果没有足够的有效乳头数量,不能胜任哺育自己产下的仔猪,就会被淘汰。
2 母猪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与病因
乳房富含血管和末梢神经,乳头有分泌管与外界直接相通,所以乳房的健康既受到身体内部环境的影响,又极易感染外部的病原而发生乳房炎。同时,泌乳期间的乳房合成的乳汁,是很多细菌理想的培养基,所以病原很容易在乳房中繁殖。母猪断奶后,不再持续产生乳汁,多数乳房炎症状消失,也是这个病理的有力佐证。
2.1 局部乳区炎症
通常为1~3个乳区发生炎症,不影响其他乳房的功能,对母猪全身健康影响不大。
2.1.1 临床表现
发病乳区和乳头外观潮红、肿涨(见图1);触摸病变部位发热、呈有边界的硬实块状感;同时病变乳房拒绝触摸和哺乳,表现出疼痛感。患病母猪无明显全身症状,精神和食欲比较正常。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消除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局部可能化脓溃烂。断奶之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
2.1.2 病因
局部乳区炎症最直接的病因为病原菌感染。目前认为导致母猪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原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引发病原感染的主要因素有:
2.1.2.1 病原传播因素
1)无外伤传播病原:环境中的病原,经过泌乳管进入乳区;仔猪口腔的病菌可通过吸吮奶头时,经泌乳管传播病原,而发生感染。
2)经外伤病原入侵:母猪泌乳期间,乳房膨大,皮肤变薄,极易剐蹭破皮;仔猪牙齿咬伤或刮伤乳头。泌乳量不足时,仔猪容易争抢咬伤乳头;产床漏缝地板也可能夹伤乳头。
2.1.2.2 乳汁淤积
母猪没有乳池,在仔猪刺激之下定时放奶。乳汁不能及时排出时,容易导致乳房炎。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乳头发育不良,影响哺乳(过小或内陷)。
2)仔猪吸吮力不足或吃奶少,乳汁分泌过多,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
3)泌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2.1.2.3 产床潮湿
母猪乳房贴着湿冷的产床,影响血液循环,也会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
2.2 整体乳区炎症
表现为整个乳区发生炎症,全身症状明显。
2.2.1 临床表现
母猪分娩后1~2d内,整个乳区快速肿胀,病猪全身体温升高至40℃以上,所有乳头几乎无乳汁分泌。病猪沉郁、饮食减少、拒绝哺乳。
2.2.2 病因
整体乳区炎症最直接的病因为病理产物引起。为了合成乳汁,母猪围产期乳房血流量增大,血液中的毒素也容易在此富集,引发炎症反应。
2.2.2.1 子宫内膜炎或产褥热
母猪分娩时消毒不严格,或者助产不当损伤生殖道,导致病原入侵感染,引起子宫炎或产褥热。内毒素通过病变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2.2.2.2 便秘
母猪围产期便秘,粪便中革兰氏阴性菌自溶,释放细胞膜上的内毒素,通过直肠壁进入血液循环。
2.2.2.3 其他发热疾病
围产期母猪乳房内已有初乳产生,高热改变乳汁的性状。不能及时排出时,成为病理产物,从而引起炎症。
2.2.2.4 围产期饲喂量过多
浓稠且量多的乳汁,没得到快速吸吮,淤积在乳区,诱发炎症。
3 预防乳房炎的措施
作为规模化的养殖场,防控母猪乳房炎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控制病因就可以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加强选种培育、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等综合措施预防母猪乳房炎。
3.1 选种培育
严格选育后备母猪,对乳房发育不良和乳头缺陷的个体坚决予以淘汰。挑选体躯深、盆骨宽的母猪留作种用,以避免难产。为保证乳房充分发育,减少难产发生率,后备猪初次配种时体重应不低于130kg,日龄不低于210日龄。
3.2 生物安全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落实好这三个环节来实现生物安全。
3.2.1 抓好猪只免疫关
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后备母猪入群前驯化合格,才可入群。
3.2.2 抓好环境消毒关
母猪分娩的时候,极易感染病原,应严格对产房彻底消毒,并保持干燥。在妊娠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将母猪周身清洗干净,避免携带病原进入产房。
3.2.3 严把分娩卫生关
围产期及时清理产床上的所有排泄物,并保持干燥。在分娩前清洗并消毒母猪的后躯和乳房部位,避免母猪和仔猪身体携带病原。
3.2.4 温柔助产
母猪难产时,严格按照流程和生物安全的要求助产。避免生殖道染菌,发生子宫炎或产褥热。
3.3 饲养管理
3.3.1 调节母猪体况
妊娠期调整母猪体况,避免过肥导致乳腺脂质沉积,乳腺发育不良。过肥还会影响母猪泌乳期采食量,而导致泌乳量不足。母猪过瘦乳腺发育不良,也会导致泌乳量不足。过瘦的母猪奶水分泌少,仔猪争抢时容易咬伤奶头,导致病原感染。另外,过肥和过瘦的母猪,产程延长、难产率高,发生子宫炎的比率更高。
3.3.2 协助初生仔猪吃奶
初生的健康仔猪,在断脐和干燥后,立即放到母猪乳房侧,让其尽快吸吮母猪乳头。有活力的仔猪刺激乳头,对维持母猪乳房健康非常重要。遇到母猪产程长或难产时,抚摸刺激乳腺并挤出部分初乳,既能用于补充仔猪初乳摄入量,又能帮助疏通乳头,减少乳汁淤积。
3.3.3 仔猪剪牙
在初生仔猪吃够24h初乳之后,给仔猪剪牙齿,避免咬伤母猪乳头。剪掉2/3的牙齿,断口要平整,避免刮伤母猪乳头。
3.3.4 选择优质的产床漏粪板
铸铁的漏粪板棱角比较锋利,很容易夹伤或剐伤乳头,导致乳房炎。用高强度树脂复合漏粪板,则可大幅度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
3.3.5 改善产房的环境
清洁卫生的环境对产房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猪舍应保持合适的温度(15℃~20℃)和湿度(65%~70%),以及拥有良好的通风。
3.4 营养调控
对母猪乳房健康的营养调控,主要与妊娠后期、围产期和泌乳期相关。
3.4.1 妊娠后期
给妊娠母猪提供适当的营养,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为分娩和泌乳打好基础。
3.4.1.1 防止乳腺脂质沉积
母猪几乎所有的乳腺组织和DNA的积累,都发生在妊娠76d以后。摄入油脂过高,会阻碍腺泡快速发育,从而影响乳房健康和泌乳量。
3.4.1.2 防止母猪便秘
给妊娠后期的母猪饲喂中等纤维含量的饲料,让母猪的肠道得到充分的刺激,以维持良好的肠蠕动功能,避免因便秘影响产程。添加益生菌或者使用生物饲料,是防止母猪便秘的有效措施。
3.4.2 围产期
为分娩顺利、母猪乳房健康和保证产后的采食欲望,围产期母猪应严格控制饲喂量。
3.4.2.1 产前减料
产前过量饲喂,可能延长产程、增加难产发生率,并引发乳房炎。产前应该适当减料,但过少的饲喂,使母猪分娩时体力不足,而延长产程。一般建议饲喂量:产前第3天3~3.5kg,产前第2天2~2.5kg,分娩当天1~1.5kg。
3.4.2.2 产后逐步增料
根据母猪的胎龄和哺乳仔猪数量,投喂不同的饲料量。一般来说,分娩当天1~1.5kg饲喂量,从第2天开始每天增加1kg饲喂量,直到自由采食。
3.4.3 泌乳期
泌乳期母猪乳腺需要快速合成大量的乳汁,应饲喂母猪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的饲料,以最大限度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母猪泌乳期乳汁分泌量不足,是仔猪咬伤乳头的一个重要诱因。
4 母猪乳房炎的治疗
母猪一旦发生乳房炎之后,应立即治疗,可选择注射头孢拉定、阿莫西林、青霉素加链霉素,或其他一些抗菌素,杀菌消炎。最好先做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素;饲喂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通络的中药配合治疗,如复方蒲公英煎剂等。为增加疗效,可以在发炎的乳区注射抗菌素。每天巡查产房,认真观察每一头母猪,发现乳房炎及时治疗,不让其发展到化脓溃烂的程度。作为规模化养殖场,乳房炎的外科手术不是优选的治疗方式。
来源/猪业科学
摘编自/昌捷,邢孔萍等
乳房是合成与分泌乳汁并通过哺育完成母子间营养物质传递的器官。母猪泌乳期乳房合成乳汁,及时被吸吮或挤出,乳房才能继续保持泌乳的功能。在健康状态下,母猪连续3d奶水没有被排出时,乳区的乳汁会被机体吸收,该乳区不再有泌乳功能。在病理情况下,乳汁不能被吸收利用时,乳房将会发生炎症。
规模化养殖场,乳房炎是哺乳母猪较为常见的疾病。作为泌乳和哺育的器官,乳房病变严重影响哺乳母猪和仔猪的健康及生产性能,也会打乱养殖场正常生产流程。
1 母猪乳房炎的危害
母猪乳房炎影响母猪和仔猪两方面的生产成绩,继而影响生产流程,增加养殖成本。
1.1 降低合格断奶仔猪数
母猪患上乳房炎之后,哺乳仔猪不能摄入足够优质的母乳,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增加产房仔猪的死淘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乳房功能失常
母猪乳房炎症之后,腺泡不能正常合成、分泌乳汁。奶水不足,影响仔猪生长性能。
1.1.2 乳汁中带有病理产物
母猪乳房炎症后,病理产物随着乳汁排出,如脓液、血液、积液、活菌、菌体及毒素等。仔猪吸吮后,增加其腹泻率和死淘率。
1.1.3 母猪拒绝哺乳
乳房炎症让母猪感到疼痛,拒绝仔猪吸吮乳头。仔猪得不到正常的哺乳,影响仔猪生长性能。
1.2 降低母猪的种用价值
母猪的繁殖功能体现在孕育和哺育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母猪患上乳房炎后,就相当于失去了一项重要的繁殖功能。乳房炎经过治疗之后,在以后的哺乳阶段复发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是导致种用价值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增加养殖成本
为满足生物安全和生产管理要求,多数规模化养猪场执行批次化生产。患乳房炎的母猪,会打乱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成本。主要体现在:
1.3.1 患病母猪提前断奶
患乳房炎的母猪因不能正常泌乳,留在产房没有价值。如果母猪患病乳头多,一般会给患病母猪提前断奶。
1.3.2 奶妈猪延迟断奶
为了不影响仔猪的生长,有时需要将患有乳房炎母猪所生的仔猪寄养给奶妈猪,会延迟奶妈猪的断奶时间,导致奶妈猪同批次的配种母猪数量减少。
1.3.3 延长非生产天数
1.3.3.1 患乳房炎的母猪
提前断奶的患病母猪被转到配怀舍,往往发情早于同批次的母猪,但此时子宫没有完全修复,如果马上配种,会影响下一胎的产仔性能。如果等到下个情期配种,就会增加非生产天数。
1.3.3.2 接收寄养用的奶妈猪
奶妈猪因为要接收寄养的仔猪,不得不延迟断奶,从而降低了年产胎次数。
1.3.4 发情不同步影响批次生产
用于仔猪寄养的奶妈猪,断奶后一般比正常断奶母猪发情更早,少数奶妈猪还可能在哺乳期发情,增加漏配的可能性。提前断奶的患病母猪,发情也与同批次母猪不同步。
1.3.5 提前淘汰患病母猪
母猪患乳房炎的乳区很容易在之后的泌乳期炎症复发,如果没有足够的有效乳头数量,不能胜任哺育自己产下的仔猪,就会被淘汰。
2 母猪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与病因
乳房富含血管和末梢神经,乳头有分泌管与外界直接相通,所以乳房的健康既受到身体内部环境的影响,又极易感染外部的病原而发生乳房炎。同时,泌乳期间的乳房合成的乳汁,是很多细菌理想的培养基,所以病原很容易在乳房中繁殖。母猪断奶后,不再持续产生乳汁,多数乳房炎症状消失,也是这个病理的有力佐证。
2.1 局部乳区炎症
通常为1~3个乳区发生炎症,不影响其他乳房的功能,对母猪全身健康影响不大。
2.1.1 临床表现
发病乳区和乳头外观潮红、肿涨(见图1);触摸病变部位发热、呈有边界的硬实块状感;同时病变乳房拒绝触摸和哺乳,表现出疼痛感。患病母猪无明显全身症状,精神和食欲比较正常。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消除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局部可能化脓溃烂。断奶之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
2.1.2 病因
局部乳区炎症最直接的病因为病原菌感染。目前认为导致母猪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原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引发病原感染的主要因素有:
2.1.2.1 病原传播因素
1)无外伤传播病原:环境中的病原,经过泌乳管进入乳区;仔猪口腔的病菌可通过吸吮奶头时,经泌乳管传播病原,而发生感染。
2)经外伤病原入侵:母猪泌乳期间,乳房膨大,皮肤变薄,极易剐蹭破皮;仔猪牙齿咬伤或刮伤乳头。泌乳量不足时,仔猪容易争抢咬伤乳头;产床漏缝地板也可能夹伤乳头。
2.1.2.2 乳汁淤积
母猪没有乳池,在仔猪刺激之下定时放奶。乳汁不能及时排出时,容易导致乳房炎。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乳头发育不良,影响哺乳(过小或内陷)。
2)仔猪吸吮力不足或吃奶少,乳汁分泌过多,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
3)泌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2.1.2.3 产床潮湿
母猪乳房贴着湿冷的产床,影响血液循环,也会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
2.2 整体乳区炎症
表现为整个乳区发生炎症,全身症状明显。
2.2.1 临床表现
母猪分娩后1~2d内,整个乳区快速肿胀,病猪全身体温升高至40℃以上,所有乳头几乎无乳汁分泌。病猪沉郁、饮食减少、拒绝哺乳。
2.2.2 病因
整体乳区炎症最直接的病因为病理产物引起。为了合成乳汁,母猪围产期乳房血流量增大,血液中的毒素也容易在此富集,引发炎症反应。
2.2.2.1 子宫内膜炎或产褥热
母猪分娩时消毒不严格,或者助产不当损伤生殖道,导致病原入侵感染,引起子宫炎或产褥热。内毒素通过病变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2.2.2.2 便秘
母猪围产期便秘,粪便中革兰氏阴性菌自溶,释放细胞膜上的内毒素,通过直肠壁进入血液循环。
2.2.2.3 其他发热疾病
围产期母猪乳房内已有初乳产生,高热改变乳汁的性状。不能及时排出时,成为病理产物,从而引起炎症。
2.2.2.4 围产期饲喂量过多
浓稠且量多的乳汁,没得到快速吸吮,淤积在乳区,诱发炎症。
3 预防乳房炎的措施
作为规模化的养殖场,防控母猪乳房炎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控制病因就可以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加强选种培育、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等综合措施预防母猪乳房炎。
3.1 选种培育
严格选育后备母猪,对乳房发育不良和乳头缺陷的个体坚决予以淘汰。挑选体躯深、盆骨宽的母猪留作种用,以避免难产。为保证乳房充分发育,减少难产发生率,后备猪初次配种时体重应不低于130kg,日龄不低于210日龄。
3.2 生物安全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落实好这三个环节来实现生物安全。
3.2.1 抓好猪只免疫关
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后备母猪入群前驯化合格,才可入群。
3.2.2 抓好环境消毒关
母猪分娩的时候,极易感染病原,应严格对产房彻底消毒,并保持干燥。在妊娠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将母猪周身清洗干净,避免携带病原进入产房。
3.2.3 严把分娩卫生关
围产期及时清理产床上的所有排泄物,并保持干燥。在分娩前清洗并消毒母猪的后躯和乳房部位,避免母猪和仔猪身体携带病原。
3.2.4 温柔助产
母猪难产时,严格按照流程和生物安全的要求助产。避免生殖道染菌,发生子宫炎或产褥热。
3.3 饲养管理
3.3.1 调节母猪体况
妊娠期调整母猪体况,避免过肥导致乳腺脂质沉积,乳腺发育不良。过肥还会影响母猪泌乳期采食量,而导致泌乳量不足。母猪过瘦乳腺发育不良,也会导致泌乳量不足。过瘦的母猪奶水分泌少,仔猪争抢时容易咬伤奶头,导致病原感染。另外,过肥和过瘦的母猪,产程延长、难产率高,发生子宫炎的比率更高。
3.3.2 协助初生仔猪吃奶
初生的健康仔猪,在断脐和干燥后,立即放到母猪乳房侧,让其尽快吸吮母猪乳头。有活力的仔猪刺激乳头,对维持母猪乳房健康非常重要。遇到母猪产程长或难产时,抚摸刺激乳腺并挤出部分初乳,既能用于补充仔猪初乳摄入量,又能帮助疏通乳头,减少乳汁淤积。
3.3.3 仔猪剪牙
在初生仔猪吃够24h初乳之后,给仔猪剪牙齿,避免咬伤母猪乳头。剪掉2/3的牙齿,断口要平整,避免刮伤母猪乳头。
3.3.4 选择优质的产床漏粪板
铸铁的漏粪板棱角比较锋利,很容易夹伤或剐伤乳头,导致乳房炎。用高强度树脂复合漏粪板,则可大幅度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
3.3.5 改善产房的环境
清洁卫生的环境对产房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猪舍应保持合适的温度(15℃~20℃)和湿度(65%~70%),以及拥有良好的通风。
3.4 营养调控
对母猪乳房健康的营养调控,主要与妊娠后期、围产期和泌乳期相关。
3.4.1 妊娠后期
给妊娠母猪提供适当的营养,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为分娩和泌乳打好基础。
3.4.1.1 防止乳腺脂质沉积
母猪几乎所有的乳腺组织和DNA的积累,都发生在妊娠76d以后。摄入油脂过高,会阻碍腺泡快速发育,从而影响乳房健康和泌乳量。
3.4.1.2 防止母猪便秘
给妊娠后期的母猪饲喂中等纤维含量的饲料,让母猪的肠道得到充分的刺激,以维持良好的肠蠕动功能,避免因便秘影响产程。添加益生菌或者使用生物饲料,是防止母猪便秘的有效措施。
3.4.2 围产期
为分娩顺利、母猪乳房健康和保证产后的采食欲望,围产期母猪应严格控制饲喂量。
3.4.2.1 产前减料
产前过量饲喂,可能延长产程、增加难产发生率,并引发乳房炎。产前应该适当减料,但过少的饲喂,使母猪分娩时体力不足,而延长产程。一般建议饲喂量:产前第3天3~3.5kg,产前第2天2~2.5kg,分娩当天1~1.5kg。
3.4.2.2 产后逐步增料
根据母猪的胎龄和哺乳仔猪数量,投喂不同的饲料量。一般来说,分娩当天1~1.5kg饲喂量,从第2天开始每天增加1kg饲喂量,直到自由采食。
3.4.3 泌乳期
泌乳期母猪乳腺需要快速合成大量的乳汁,应饲喂母猪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的饲料,以最大限度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母猪泌乳期乳汁分泌量不足,是仔猪咬伤乳头的一个重要诱因。
4 母猪乳房炎的治疗
母猪一旦发生乳房炎之后,应立即治疗,可选择注射头孢拉定、阿莫西林、青霉素加链霉素,或其他一些抗菌素,杀菌消炎。最好先做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素;饲喂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通络的中药配合治疗,如复方蒲公英煎剂等。为增加疗效,可以在发炎的乳区注射抗菌素。每天巡查产房,认真观察每一头母猪,发现乳房炎及时治疗,不让其发展到化脓溃烂的程度。作为规模化养殖场,乳房炎的外科手术不是优选的治疗方式。
来源/猪业科学
摘编自/昌捷,邢孔萍等